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资料教程.pptx
62页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国外篇,,通货膨胀往往是战争和革命之后社会与经济遭到极大破坏的结果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几乎大幅贬值,完全丧失了价值贮藏的功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正常经济关系遭到破坏,经济完全停滞以致金融货币体系和经济完全崩溃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来逐一了解吧德国:经济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20世纪20年代初,“一战”硝烟散去未久,古老的德国笼罩在一片几乎毫无希望的风雨凄迷之中人们尚未来得及摆脱战败的沮丧和羞辱,严峻的生计问题就紧逼了上来 战争结束后,同盟国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德国人拿不出钱来,法国人就伙着比利时人,毫不客气的进占了德国经济命脉鲁尔工业区,史称为“鲁尔危机”情景再现,宏观描述 随着印刷机的全速开动,1921年1月31日,世界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如同张开翅膀的死神,扑向了奄奄一息的德国经济从21年1月到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已惊人的比率上升当时美元与马克的比率从21年的1:64,到23年已崩溃到1:4.2万亿到23年底,200000000(两亿)马克只能够买一个面包有着“当代爱因斯坦”之称的物理学家霍金在讲述宇宙膨胀时,也戏谑得引用了这个例子,他说道:“膨胀不一定是坏事(指宇宙的膨胀),虽然通货膨胀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微观写真 我们再来看一看当时德国人的生活在那段时期,所有的企业主,薪水必须按天发放不然,到了月末,本来可以买面包的钱只能买到面包渣了发工资前,大家通常都要活动一下腿脚,准备好起跑姿势,钱一到手,立刻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市场与杂货店那些腿脚稍微慢了几步的,往往就难以买到足够的生活必需品,而且会付出更高的价格1923年,每日快报上刊登过一则轶事:一对老夫妇金婚之禧,市政府发来贺信,通知他们将按照普鲁士风俗得到一笔礼金第二天,市长带着一众随从隆重而来,庄严地以国家名义赠给他们1 000 000 000 000马克(一万亿马克),而当时这一万亿马克仅仅相当于0.24美元或者半个便士苏俄:跨越两个政权的通货膨胀,在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的财力、物力乃至人力等都已十分紧张,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趋向已相当明显,市场供应与居民货币之间的缺口已达50%左右1所以,80年代末苏联人民在银行有大量的存款此时,苏联领导人和人民开始相信自由市场、金融开放、“自由”选举取消政府监管才是苏联繁荣的基石于是,他们开始首先进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这样每个人可分到大概1000015000卢布的国有资产,按当时的汇价就是三四万美元。
与此同时,苏联金融也逐渐开放,大量外资银行进入苏联2,于是人民把大量的卢布从苏资银行转存到外资银行,同时,外资银行有通过各种灰色手段向苏联的中央银行、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大肆套取卢布款项各种工程项目的贷款等在完全是借贷来的苏联储户和苏联国有银行的卢布弹药的数量充足后,一场在市场开始的行动展开人们纷纷卖出没有什么分红能力的国有企业债券股票,致使债券股票暴跌同时,市场上外资银行开始悄悄的私有化债券的收买行动3 这时美国的友好金融专家小组提出了有“友好目的”的建议:进一步放宽对卢布和美元自由汇兑的监管来“对抗”黑市交易当时的苏联正是民主化,美国以及苏联的“金融专家”和“独立媒体”反复对“行政金融监管手段”肆意嘲弄,把正常 的央行对金融监管权力和做法都说成“集权式的行为”,而人们对于新的道德政治民主非常兴奋,在这种友好的建议下,于是金融管制放开了,可是危机在悄然来到情景再现,宏观描述 在实现了市场经济时,人们自由的买卖生活用品,在货品奇缺的条件下,原有的商品就是涨价,长期的货品短缺和货币过剩,在市场经济开放的短时间内爆发出来,于是超级通货膨胀就开始了这时,人们自然会想到如何保值,而换成稳定的美元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兑换市场的恐慌情绪加重而很快到来了卢布从1卢布兑换2.8个美元,迅速崩盘突破了100卢布换1美元外资银行的外债瞬间变得微不足道通过媒体对恐慌性的渲染,苏联的人们更是纷纷抛出每一张卢布,买进美元卢布市场很快毫无悬念的崩溃了!整个旧卢布最低实际贬值112000倍 这样,美国人只用了几亿美金就买下了价值28万亿美元的原有苏联资产俄罗斯休克疗法4的惨败 休克疗法的重头戏,是放开物价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政府规定,从1992年1月2日起,放开90的消费品价格、80的生产资料价格与此同时,取消对收入增长的限制,公职人员工资提高90,退休人员补助金提高到每月900卢布,家庭补助、失业救济金也随之水涨船高5放开物价后,通货膨胀如脱僵野马,一发不可收政府一度采用“双紧”的政策来抑制通胀,可是却并没有换来预想的成效由于税负过重,企业生产进一步萎缩,失业人数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济补贴和直接投资,财政赤字不降反升紧缩信贷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企业间相互拖欠,三角债日益严重政府被迫放松银根,1992年增发货币1.8万亿卢布,是1991年发行量的20倍在印钞机的轰鸣中,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流产了休克疗法的第三步棋,是大规模推行私有化。
政府认为改革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国有企业不是市场主体,竞争机制不起作用,而国有企业改革,最省事的办法莫过于私有化政府将国有企业按人均分配,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是,到私有化正式启动,已是1992年10月,时过境迁,此时的1万卢布,只够买一双高档皮鞋,无偿私有化成了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后来,政府又想通过低价贱卖国有企业,可是这种方法换来的只是使国有企业落入了特权阶级和暴发户手中,他们又并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想转手获利,因此,企业效益每况愈下 至此时,俄罗斯经济与改革前相比,消费物价指数竟高达2600%,1992年1995年物价上涨了8500倍,休克疗法宣告失败6 这也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地跨越了两个政权的超级通货膨胀微观描述 一位曾经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战士这样说道:“通货膨胀像一只巨兽,张牙舞爪的向我猛扑过来我倾毕生心血苦苦积蓄起来以备养老的存款,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一只向往的新生活也变成了泡影”这位苏联退伍老红军,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原打算给孙子买一部车的,没曾想赶上了苏联解体,经过俄罗斯经济休克疗法及其招致的恶性通货膨胀之后,老人惊愕的发现,攒了一辈子的积蓄现在只能够买一部玩具车了。
阿根廷:激进改革引发的通货膨胀,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面临着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为此,从70年代中期开始看,阿政府实行了包括外汇改革在内的综合金融改革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实行“爬行钉住”的汇率安排;取消了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大部分管制;中央银行公布了“比索期货汇率”,以影响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综合金融改革计划的实施使银行信贷量猛增,通货膨胀率大幅上涨,通货膨胀加速了比索贬值,比索贬值又进一步推动通货膨胀,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阿根廷政府放弃了金融改革计划,恢复了外汇管制,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对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实行不同的汇率安排等措施1991年,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恢复货币信用,阿根廷政府启动“兑换计划”,开始实行货币局制度 2002年1月,阿根廷议会通过了经济改革法案,决定放弃比索与美元1:1的固定比价,实行比索贬值由此,阿根廷实行了11年之久的不规范货币局制度终于宣告结束由于经济的全面比索化设计各方面利益,因而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因此,有关阿根廷经济究竟应以美元化为主还是比索化为主的争论目前仍在继续中1情景再现,宏观描述 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年通胀率平均达到450%。
1990年初之前的12个月其通胀率更飙升至20000%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1990年,阿根廷共发生了7次货币危机,每一次货币危机都伴随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投资者对阿根廷货币失去信心,导致了经济的完全美元化在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里斯,银行门外排一整夜队,然后将位置卖给急于购买美元的人,这成了此间失业者一个新的挣钱门路 各商店无视必须明码标价的法律规定,纷纷将商品价签撤掉 加油站张贴出暂不接受信用卡的通告微观写真 一位阿根廷商人这样描述道:“通胀使你终日战战兢兢公司所在的产业只能给你4天到5天得赊账保护你的流动资产比包括技术在内的长期目标更重要人均而言,目前我们比1975年贫穷了25%南联盟:通货膨胀史上的奇迹,南联盟1的两个共和国(塞尔维亚和黑山)自80年代末生产便开始出现负增长1990年以后国家分裂进程加剧,丧失了其他共和国的市场,生产下降幅度增大,到1992年6月国际制裁前,生产已比80年代末下降45%国际制裁2的实施则进一步使生产下降加速,一年半时间内实际产值又下降45%这样,南联盟19891993年的工业实际产值共下降23左右,社会产值从1990年的320亿美元降至将近100亿美元,人均社会产值从3000多美元降至不足1000美元。
3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随后的国家分裂,终于导致了这场超级通货膨胀的爆发情景再现,宏观描述 前南斯拉夫8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随后国家的分裂,使1991年以后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各独立国家都继承了通货膨胀的遗产1989年前南斯拉夫的年通货膨胀已达四位数(2500%) 1991年国家分裂,南联盟地区(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全年通货膨胀率开始上升,但仍保持了三位数(221%)1992年4月南联盟正式成立,随后遭到国际制裁,全年通货膨胀率重新达到四位数,并呈迅速上升趋势 1993年南联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趋势加剧,从1月的101%上升为了月的432%,8月达到四位数,9月因暂时冻结物价使月通货膨胀率降为643%,但此后又直线上升,1012月分别为四位、五位和六位数(1896%、20190%和17882%)如今,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的钱币中,其中第一个栏目就是前南斯拉夫时期的5000亿第纳尔,而当时的票面价值才值10个马克,约合现在的5欧元微观写真 当时由于货币贬值,南斯拉夫人买台电视需要用车拉钱,甚至买一个面包也要用好几沓钱 如果你到咖啡馆要一杯咖啡,马上付钱和喝完付钱是不一样的。
津巴布韦:最切近的通货膨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津巴布韦曾被划归在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有“非洲粮仓”之称,整个南部非洲都从津巴布韦进口粮食 从2000年开始,津巴布韦实施新的土地政策,强制没收前白人殖民者拥有的农场但政府无法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贷款、设备、培训和合法的土地证明,所以,这一年津巴布韦从粮食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之后,津巴布韦又通过“本土与振兴法案”,要求所有公司51%的股份必须有津巴布韦人掌控这使得一些外资控股过半的矿业公司停止了勘探和投资于此同时,局势动荡和暴力事件也吓跑了旅游者1 随着三大支柱产业的倒塌,到2007你那,津巴布韦的国民生产总值不足2000年的40%税收枯竭市政府无法支付各项预算,中央银行不间断地印刷钞票,从而加快了恶性通货膨胀的步伐情景再现,宏观描述 目前,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64900%这意味着,8年前可以购置一栋豪宅的钱,到今年1、2月只够买一听可乐,而到了3月份,他只能买1/4听可乐了 现在的津巴布韦,一块砖的钱在十年前可以买到哈拉雷上层街区的一套公寓津巴布韦劳动部部长尼古拉斯-戈奇承认说,他给那些在他从百人手中夺过来的农场里工作的工人支付的总工资为1万津巴布韦元,约合20英镑,正是一份报纸的价钱。
创意产业之父 约翰霍金斯先生形容津巴布韦目前的市场状况说:“到处都是货物短缺,但生产商发现自己无力生产微观写真 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街上经常可以见到扛着山一样成捆的钞票购物的人在餐馆结账,点钞需要耗费半个小时 在民生不堪重负之下,津巴布韦政府早些时候调整了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标准,从3000万津元上调到3亿津元 巨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