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6页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2.让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能够主动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点】 1.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教学难点】 1.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教学时间】 1教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导入:前两次课我们阅读了《我家的小狗》与《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文章,大家对文中的"王子”和杨梅一定记忆犹新吧?其实,能够让文中所描写的事物如此生动形象,少不了文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世界永远是五彩缤纷的,需要我们用心观察和品悟 同学们,你觉得你生活的世界美丽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美丽的事物,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相信你一定有了更多有趣的发现,对吗?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出示课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二、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1.师:当然,我们不可能写下整个世界的模样,出示题目,请自由朗读文题,看看今天我们要写什么呢? 2.这次习作写什么?(相机板书副标题:一种事物、一处场景) 写作范围是怎样的?(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的?(一种或一处) 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学生认真回顾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情况,从中聚焦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想一想自己都是如何观察的,又观察了事物(或场景)的哪些方面? 课件适时出示教材中的三幅插图(大树、上学路上的情景、课堂上的场景),引导学生有所启发,准确进行回顾整理 2.将整理好的观察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师深入到小组间了解他们的交流情况,适时予以点拨指导,引导他们注意将自己对事物特点的了解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清楚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然后针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再予以询问、质疑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 生:我认真观察了我家小区里的一棵桂花树,一开始我只是闻到了香味,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后来我认真寻找观察,才发现香味原来是桂花树散发出来的。
师:老师不是很明白,这段时间已经过了桂花开放的时间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刚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问妈妈,她告诉我这是“月桂",一年会开很多次花,只是香味淡一些罢了 师:你通过认真观察、询问等方式有了新的发现,增长了知识,不错! 5.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再次提醒他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真观察 ,又要运用到多种方式(看、听、摸、闻),同时,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时段发生的变化 课件出示要求: (1)观察时要细致一些; (2)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3)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引导学生再次根据本单元学到的几篇文章简单理解要求的意思: 预设: 《我爱故乡的杨梅》描写杨梅时,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用眼睛去观察它的大小、颜色、外表的刺;用舌尖去碰触,感觉到细腻而柔软;味道 是那鲜嫩多汁、酸甜可口 《我家的小狗》作者捕捉到了小狗的淘气可爱,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选取的两件事,也是主要描写它行为的变化,而非静态地描摩“王子”,“王子”的一举一动让人忍俊不禁。
《搭船的鸟》一文中,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最后是从翠鸟的外形、捕鱼时的动作两个方面来展开描写,突出了它颜色鲜艳、动作敏捷的特点 《金色的草地》本文写的是生活在乡下的两个小朋友在窗前草地上玩耍时,无意间发现草地在不同时间里会变色,并通过进一步观察和思考,了解变色原因的故事 师:要写好任何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细致认真的观察 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观察并不意味着只用眼睛看,你们可以用鼻子闻、用手去触摸、用舌头品尝、甚至充分调动你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去不断完善你的观察结果,如果事物本身在变化,你的观察也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你随物动,因为很多事物并非是墙上的一张画,静立在那不动的 四、补充一些写作要求 (一)要写好一种事物: 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课件出示片段)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草地的特点 2.抓住最突出的特征(板书:抓住特征) (课件出示) 《我家的小狗》:淘气可爱 《搭船的鸟》:颜色鲜艳、捕鱼本领高强。
3.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板书:理清顺序) (课件出示片断) (1)空间顺序: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跳动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里设备齐全最后就是我们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2)时间顺序: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二)要写好一处场景 1.场景哪里找?(出示课件)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学校里,在上学的路上,在市场、商店或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场景只要我们认真回想这些场景的全过程,如场面的环境、气氛,参加的人有什么表现,神态怎样然后在其中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场面,作为习作材料 写作时,首先应确定这个场面是围绕一个什么意思来写,也就是要表现一个什么中心,围绕中心写出的场面才会生动具体,让人看后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阅读例文(课件出示例文) 随着欢快的下课铃声,两栋教学楼的楼梯顿时涌出了数不清的学生,如爆发的火山操场上,人声鼎沸,到处都是欢快的声音,到处都是人影打球的,踢球的,追赶的……都玩得不亦乐乎只见操场中央围了一大群人,走过去一瞧,原来是在看高一的几个女生比赛跳绳,其中一个小个子跳得脸上红扑扑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她的手不停地摇动跳绳,脚尖在碰地的一瞬间又离开了地面,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蝴蝶最终她以一分钟150个的成绩取得了胜利,围观的人都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她喘着粗气,脸上却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各小组交流总结写作方法,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提示: (课件出示) 第一:交代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描述场景要抓住场景氛围和特点 第三:对场景描述要抓住场景中代表性人物的神态、言行 第四:在描述中还可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触 (板书:场景发生的时间 地点 氛围 特点 人物神态、言行) 五、自主练写,交流评价 1.学生将自己对事物或场景的观察写下来,提醒他们用上课件和黑板上出示的方法,从不同方面写清楚自己的观察与发现。
课件出示要求: (1)观察时要细致一些; (2)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3)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2.学生独立撰写习作初稿,教师巡视了解习作练写情况,及时予以个别学生点拨指导 3.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自主评价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习作初稿,边读边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错别字,并能够针对不通顺的语句进行修改 (2)小组同学互相读自己的习作,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3)小组评选出优秀习作,小作者读文章,老师、学生评议这篇习作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重点抓住写作者对事物(或场景)的特点有没有进行具体描写来评议 另外,还要对语句及内容的条理性进行评价 六、课堂小结 苏联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出示:观察、观察、再观察),说出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不仅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自然奥妙,同时,也能提升我们的习作能力呢!孩子们,让我们继续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这样世界才会呈现给我们五彩缤纷的样子。
【板书设计】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描写事物 抓住特征 厘清顺序 场景发生的时间 地点 氛围 特点 描写场景 人物神态、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