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大政治学考研论述题资料.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c**
  • 文档编号:299124381
  • 上传时间:2022-05-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8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南大政治学考研论述题资料 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论述题解析 2022年真题 一、论法治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置 1、法治是一个法律原那么,是指在社会中,法律是社会最高的规矩,具有凌驾一切的地位,不得轻慢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反映出的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势和进展方向,表达为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阿尔伯特?戴西在其著作《宪法法律研究介绍》中,概括指出法治包含了三个根本原那么:第一,法不溯及既往原那么其次,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上,法律面前人人对等原那么第三,法庭的抉择是维护人权的结果防线 2、法治的价值取向:第一,维护社会公正公正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价值体系,是社会健康有序进展的灵魂和纽带司法是社会正义的结果守护神,只有司法独立、公正才能确保社会公正 其次,崇敬和保障人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进展法治的核心就是模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法治的精义在于规矩统治故,法治应当崇敬并保障公民个人权利,防止公权力对私权利的进犯 第三,化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优化权力监视制约机构,促进司法功能发挥最大效益。

      司法独立是法治的根本原那么,同时只有加强对公权力的监视与制约,才能实现法治 第五,追求必要的效率价值,同时也重视社会公允价值法治应当得志适当的物质需要,同时也重视非物质的精神享受;确认合理的外在功利,同时也重视内在生命意义的追求;维护适当的社会竞争,同时也重视人际的互惠合作 3、法治的制度安置:制度设置安置凝聚着法治的争议价值,即“文明有赖于摈弃专横的、固执的自我看法,而代之以理性” 第一,创办社会主义宪政民主制度,将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养护人权和公民的根本权利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宪法强调法律具有凌驾于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的法治的必要性没有法治也就没有宪政民主也可说是法治的必要前提和实质内涵之一 民主制度的内涵也包含了落实法治原那么法治对民主的保障与人权一样是通过实质法治表达的狭义法治并不包括民主内涵就民主制度而言,法治是使民主制度能发生实际效力的方法 其次,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创办,落实人大制度,发挥政协的参政议政的成果,建立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机制,实现理性参政 第三,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的公正与独立 第四,完善政治监视体系,实现国家监视、政党监视和社会监视的有机统一。

      1 二、根据自己的理解,如何公正地对待社会差异? 三、根据政治参与理论,分析群体性事情高发的理由 2022年真题 一、扼要说明易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框架,并作评论《宏观政治学》) 1、政治系统理论模型是伊斯顿最早提出,它提示我们思维公共政策的另一种方向政治系统理论将公共政策视为政治系统的输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受到外在环境压力时,所作的一种回响而其主要内涵为: (1)政治系统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一个政治系统不必然就是一个国家,小到市政府,大到国际体系,只要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调配」的互动体系,都是政治系统 (2)政治系统一如生物系统,最重要的是维持生存第一,由于政治系统处于一个环境之中,本身会受到这个环境的影响,又会对这个环境有所回应其次,环境会对政治系统产生压力,即输入项,包括要求与支持第三,为了延续下去,政治系统须缓和这些压力政治系统透过转换的过程,针对环境输入的要求与支持,产生输出项:权威性的决策及活动第四,政治系统产生输出项,社会成员又对输出项作出回响,这种回响的讯息反应为新的要求与支持结果,政治系统作出下一步的可能行为。

      第五,新一波的输出、回响、讯息反应,和系统再转换而作出的输出,形成周流不息的反应圈 (3)、一旦需求与支持等输入项,超出政治系统的负担,政治系统将有崩溃之虞 2、政治系统论的优缺点: (1)政治系统论的优点:最主要是以整体来查看与分析,涵盖范围广;经由系统与环境,或系统与次级系统等概念,将不同领域或议题的现象联结起来;又超越了传统制度研究的限制 (2)政治系统论的缺点:范围过于浩瀚,反而没有解释力,政治系统只被动地采纳输入项,与实存政治现象不符 二、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权力制约有哪些主要做法?试做分析 1、权力制约的含义与必要 权力制约是人类社会基于对权力特性以及人类本性的深刻洞察而自觉建立起来的一种对于权力的特定限定和约束关系即人类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行为形成的特定限制与约束关系,以使权力的运用真正符合人类社会的目的 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权力一般表现出制约性、等级性、扩张性和工具性等具有普遍性的根本特征,使得它具有为权力主体谋取利益的独特优势,拥有权力就拥有了使权力客体的意志和行为按照、服务于主体利益实现过程的气力。

      在人类生活中务必大力倡导对权力举行制约的理念,并相应辅之以有效的制约机制和方式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异化 2、权力制约的理论根基 2 权力因其特性而产生“权力悖论”:权力用好了,能够推动社会进展和进步,增进公共福祉;用不好,它会阻碍社会进步,祸害社会福利,成为社会公害正因如此,才有必要限制和监视权力 政治学家对公共权力为什么务必受到制约与监视做了大量探讨和研究,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权力扩张和官僚低效、官员腐败和政府俘获(权力寻租的高级形态) 权力制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最早由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洛克在《政府论》中将政府看作是“必要的恶”,明确提出“有限政府”概念,强调以公民的自然权利——生命、自由和财产——为政府设置“底线”,以法治和民众的“革命权”来抗衡政府暴政英国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的名言“权力使人腐化,十足的权力十足使人腐化”(Power tends to corrupt;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说领略权力分立和制约的重要性潘恩在《常识》中进一步看法,以宪法至上的共和原那么来降低政府“祸害”的程度。

      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建立起完整的权力制约理论体系: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相互约束和制衡孟德斯鸠说,“一条万古不易的政治阅历是,握有权力的人轻易滥用权力,直到遇到某种外在限制为止”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加激进,把国家成为社会的“累赘”和“肿瘤” 社会变革和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腐败现象警示我们,不受制约和监视的权力必然会走向腐败防止掌权者滥用权力,务必将权力置于有效的监视和制约之下,确保“让民众监视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好人统治与好制度安置:梦想主义者对人性持乐观态度,相信人性本善,追求公益他们看法“德治”,看法“好人统治”,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而现实主义者对人性持悲观态度,看法性恶论,对人性高度机警,弥漫“幽暗意识”,看法“以恶制恶”他们认为,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置,这种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坏人”无法“作恶” 3、权力制约的模式:以权力制约权力模式、以权利约束权力模式、法律模式、制度模式和道德模式等 (1)权力制约权力:就是让承受不同功能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分立、相互制约,即“分权制衡”这是一条主要的路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以防止人和一格权利籍贯专权。

      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分权制衡还表达在中央和地方的适当分权,即纵向分权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目的在于建立多元化的权力布局,使权力相对分散,防止权力过分集中而导致的专权,尽可能地分散化解权力“作恶”所带来的风险 (2)权利约束权力: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广泛享有的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民主权和社会经济权等各项权利,并赋予其维护自身权利的手段,通过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行动来抗拒政府权力部门和当权者滥用权力 当代美国出名法学家德沃金在其著作《专心对待权利》中指出,“权利可以防止政府和政治官员将制定、实施和运用法律用于自私或者不正值的目的”在权利约束权力的路径下,现代社会对政府权力形成了广泛的社会监视机制,包括:公民监视、社会团体监视、舆论监视 (3)法律模式 (4)制度模式 (5)到的模式 3 三、论程序公正在现代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意义 四、试析常态政治管理同危机管理的联系与识别 五、从政治学视角,谈谈你对“进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理解 2022年真题 一、试析民主政治条件下的公共舆论。

      二、实习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及其化解之道 2022年真题 一、论政治按照 二、论政治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及其相互关系 2022年真题 简答题 一、为什么要举行政治监视? 二、如何理解政治统治的法治方式? 三、简述政治权利的特性 1、政治权利具有主体的相对个体性政治权利的相对个体性,是指政治权利属于相对共同意义上的社会个体的政治权利,它也是政治权力的主体利益性在社会成员政治资格上的转化政治权利的主体相对个体性,使得政治权利的形式具有相对个体性,而内容具有公共性,所以政治权利的存在具有相对个体性,而其行使具有公共性 2.政治权利具有法定模范性政治权利的模范是由政治权力的强制约束性转化来的法定资格,并以政治权力为后盾,因此它是一种强制性模范政治权利主体的模范性,也是政治权力的强制约束性在政治权利主体法定政治资格上的转化 3.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主体的自主性政治权利主体的自主性,是由该权利主体所处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单一性转化而来的政治权利主体的自主性,也 4 是政治权力的专属排他性在政治权利主体法定资格上的转化。

      4.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义务统一性政治权利的权利义务统一性,肇始于共同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不成分割和对应存在的 5.政治权利具有自由价值性政治权利的自由价值性,也是政治权力多重职能性在政治权利资格上的转化表达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根本内容:自由权、诉愿权、参政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根本内容:自由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视权和罢免权、诉愿权 四、作为消极参与的政治冷漠可能出于哪些理由?(《政治学根基》) 第一,经过长期政治浩劫后,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疲惫反感或对于政治目标失去信仰 其次,政治权力的权威根基和效力下降,由此引起政治参与的功能下降 第三,政治权力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由此引起政治参与积极性下降 第四,社会制度完善的国家,在正常处境下,由于政治机构已替其成员解决大片面的问题,故有些公民认为参与政治与否无所谓,故不加入政治 政治冷漠也会影响政府决策,使政府轻易产生专断的决策,故应当留神他的负效应 五、多项分进式改革的特征是什么? 论述题 一、论现代政府体系中的执行权 二、论民主政治良性运作的约束机制。

      2022年真题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