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历史(下)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三).doc
1页七年历史(下)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目标(三) 一.突厥(投影映出) 1.习俗和特点:游牧、冶铁、创字(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突厥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特点?他们和以前讲过的哪个古代民族习俗相似?(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看课本P23“突厥骑兵”图画,并回答)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5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提示学生在“唐前期疆域图”标出它的地理位置),他们放牧马、牛、羊、驼,饮奶吃肉,强健剽悍,擅长骑射,风俗习惯和匈奴大体相同突厥人学会了冶铁,善于制作刀矛和甲剑在我国古代北方各族中,突厥人第一个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强调指出突厥文字自5世纪开始创制和使用,到8世纪时,突厥文字结构已相当完整,词汇也相当丰富2.突厥汗国的兴衰(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突厥汗国何时建立?何进分裂?(指导学生看书,回答)6世纪中期,空厥强大起来552年突厥首领土门(副板书)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突厥汗国最盛时曾控制了东起辽河上游,西到中亚里海的广阔地区(指“唐前期疆域图”)但由于突厥汗国是建立在强力征服的基础上,汗国内部各种矛盾尖锐复杂,被征服的各族人民不断反抗,贵族之间争斗加剧。
6世纪末,突厥分裂为厥和西突厥以阿尔泰山为界,山以东直到兴安岭,是厥辖地;山以西直到里海的广大地区由西突厥控制(指“唐前期疆域图”)唐朝初年,厥颉利可汗(副板书)趁机多次南下骚扰,对唐威胁很大630年唐军在阴山一战打败厥,俘获颉利唐太宗对颉利等芝突厥统治者优以相待,让他们住在长安,赐给田宅,授予官爵,颉利等十分感激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讲述时,可指导学生看课本P23“渭水之盟”图画和相关小字部分,使学生弄清:由于厥多次南下骚扰,严重威胁了唐的安全,唐太宗才决心用战争解除这种威胁,灭掉厥他的开明之处在于:在打败厥以后,又给以妥善安置,优礼相待西突厥在唐初控制了西域广大地区,奴役当地各族,阴断中西商路,对唐构成威胁为维护对西域的管辖和保护中西商路,唐高宗时,利用西突厥内部纷争加剧,趁机进兵,于657年灭掉西厥3.唐对突厥故地的管辖(边讲述,边放投影片)厥亡后,唐太宗在其故地任用原厥首领进行管理对西突厥:640年,唐太宗为打击西突厥,派兵攻占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设置安西都护府,控制了西域天山南路包括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西突厥亡后,武则天又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
讲述时,出示两都护府投影片,使学生明其管辖范围) 两个都护府是唐管辖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都护府的官员由唐政府任命,其中一些官员由西域各族首领担任,并统辖着几万边防军唐朝通过两个都护府的设置,有效地巩固了西北边疆,保障了中西商路的畅通,西域和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的两个都护府管辖的广大地区,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应向学生强调两都护府设置的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