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媒大学21秋《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平时作业1答案参考91.docx
21页中国传媒大学21秋《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平时作业1答案参考1. 简述南通社的业务状况及其发展历程简述南通社的业务状况及其发展历程新南斯拉夫通讯社建于1943年,解放后发展成为国家通讯社南斯拉夫实行自治后,南通社由国家通讯社改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但仍起着官方舆论机关的作用南通社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在六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的首府设立总分社南通社每天抄收四十多个国家的通讯社发送的五十多万字的新闻,用英、法、俄、德、西班牙5种文字向世界各地发出大约170条新闻 南通社还是不结盟国家通讯社联合组织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该社成立于1975年,它为转播不结盟国家通讯社的新闻提供翻译和设备,协助不结盟国家培训记者和技术人员南通社在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原则基础上不断改善物质条件,提高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活动领域不断扩大,成为一个国际上公认的、可信赖的新闻机构和信息来源 近年来,南通社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经济部还编印出版了八十多种专题的经济参考资料,帮助各经济部门和企业了解信息,扩大业务往来这在东欧各国是独树一帜的1985年3月,南通社还发起成立了不结盟国家经济联社,五十多个国家的通讯社参加了联社这为获取世界各地的经济新闻,扩大南通社和其他国家通讯社的信息联系创造了条件。
2. 我国驻外记者历史的回顾怎样培养驻外记者?怎样做到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我国驻外记者历史的回顾怎样培养驻外记者?怎样做到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1)我国驻外记者历史回顾 驻外记者指受国内新闻单位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我国报纸驻外记者的历史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清末,在国外延聘记者(访事、访员) 1897严复创办的《国闻报》,1904年创刊的《时报》和1905年的《申报》改革都表达了在国外延聘“访事”、“访员”的意向,意识到国外报道的重要 ②民国时期,从国内派驻外记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使报纸不再满足于外国通讯社发的消息,亟需自己记者发的报道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和天津的《大公报》都十分注重派驻外记者 ③新中国时期,驻外记者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逐渐壮大,上世纪90年代在建立世界性通讯社进程中取得巨大成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也陆续在一些国家派有常驻记者有的驻外记者不仅通过自己的报道,让中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了世界,而且通过自己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帮助我国政府发展了外交关系。
(2)培养驻外记者 当好驻外记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政治和业务素质驻外记者由于身处异国他乡,又生活在一个并不风平浪静的国际环境中,随时都有可能碰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培养驻外记者,不仅要使之具有一般记者的素质,还要十分熟悉我国的外交政策,要有丰富的国际知识,要有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斗争面前应付自如的能力,要熟练地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等 (3)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①首要的是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建立,打破由经济实力决定的话语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②具体而言,在西方几大通讯社、大报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不惜巨资在世界各地派驻大批记者,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为了加强我国新闻媒体在国际方面的报道,更好地参与竞争,需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驻外记者,不断增强本国新闻媒体在国际报道中的效率和权威,这是我国新时期新闻战线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3. 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 )A.特写B.近景C.全景D.中景参考答案:C4. 内容策划的本体主要指的是( )。
A.电视节目与栏目B.电视制作者C.电视台D.电视频道参考答案:A5. 一般情况下,过多地使用分隔手法,容易造成作品结构的松散和节奏的拖沓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 记者要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应当注意哪些方面?记者要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现代新闻事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对记者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躺在病床上,再好的理想也难以实现,再出众的才华也难以施展记者要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应当注意下述三点: (1)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记者也常有不顺心甚至遭受委屈的时候,然而,越是在这个当口,记者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越要保持乐观、积极,要学会及时排除烦恼和忧愁,否则,长期被不良的情绪缠绕,对健康十分不利 (2)尽力养成良好、有序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记者的工作与生活有其特殊性,其他行业的工作可以是八小时,但记者工作时间远不止这些时间;别人到了晚上九、十点钟,可以安然熄灯睡觉,但记者则可能要赶写报道,有的则可能还在外面紧张地采访记者是很累的,一时不调整,则可能影响第二天工作的效率;若是长期不注意凋整,则一定损害自己的健康因此,记者必须在动荡不定的工作、生活环境中,不断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同时,尽力制定出自己作息时间表。
中午,要尽可能争取打个盹,哪怕十来分钟闭闭眼睛也好;晚间,除了必要的采写任务或应酬以外,应当争取早早入睡,那种“宴请天天有,卡拉OK三六九,不喝、不唱到下半夜不罢休”的生活方式应当纠正;早上,则争取早些起床,坚持体育锻炼,每个记者都至少有一二项自己爱好的体育锻炼项目,或是跑步,或是打太极拳 (3)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 营养对一个人的健康很重要,其道理无需详述但是,忽略营养这个健康要素的记者却不在少数有些记者早上不睡到“最后一分钟”不起床,顾不上吃什么就往编辑部里赶;中午又常常因为赶稿子,啃个面包了事;晚上有单位宴请了,就猛吃猛喝一场久而久之,没有不坏身体的 总之,记者的其他修养和条件是重要的,但若是缺少良好身体素质这个最基础的修养和条件,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7. 观众对电视作品具有观看的心理反应,但是在电视作品编辑的过程中,并不能反应或满足观众的这一心理要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8. 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第( )种声音A.一B.二C.三D.四参考答案:C9. 《南华早报》《南华早报》正确答案:香港现存英文报纸中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家。
1903年11月7日创刊以股份公司的名义出现由英国出版商肯宁哈姆主办英资汇丰银行拥有该报大部分股权1915年该报收购香港主要英文报纸之一《士蔑西报》影响越来越大1987年该报被澳洲报业大王默多克收购1991年该报收购创办近70年的《华侨日报》1993年《南华早报》又被马来西亚富豪郭鹤年收购该报长期以来支持港英政府的政策香港现存英文报纸中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家1903年11月7日创刊,以股份公司的名义出现,由英国出版商肯宁哈姆主办,英资汇丰银行拥有该报大部分股权1915年,该报收购香港主要英文报纸之一《士蔑西报》,影响越来越大1987年,该报被澳洲报业大王默多克收购1991年,该报收购创办近70年的《华侨日报》1993年,《南华早报》又被马来西亚富豪郭鹤年收购该报长期以来支持港英政府的政策10. 电视剪辑最起码的要求是( )A.合适的剪辑入点B.合适的剪辑出点C.流畅D.切参考答案:C11. 1980年,国务院决定由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管理全国广告1980年,国务院决定由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管理全国广告正确12. 简述中国新闻业的基本方针简述中国新闻业的基本方针正确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这一方针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基本特性所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的根本价值取向\r\n (1)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指新闻传播业要以自身特有的手段充分发挥自身的实体功能和传播活动的多样性功能特别是报道新闻、监督社会、引导舆论的基本功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n (2)为人民服务是指新闻传播业要以自身特有的手段全面发挥自身的功能反映人民的生活满足人民的需求充当人民的耳目喉舌永远把人民的共同利益(表现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置于崇高的地位人民是否满意应该成为检验新闻传播是否有效、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一方针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基本特性所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的根本价值取向1)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指新闻传播业要以自身特有的手段,充分发挥自身的实体功能和传播活动的多样性功能,特别是报道新闻、监督社会、引导舆论的基本功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贡献力量2)为人民服务,是指新闻传播业要以自身特有的手段,全面发挥自身的功能,反映人民的生活,满足人民的需求,充当人民的耳目喉舌,永远把人民的共同利益(表现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置于崇高的地位。
人民是否满意应该成为检验新闻传播是否有效、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13. 城乡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受众对传媒产品的需求不同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4. 随着大众传媒与社会界面产生越来越复杂多样的关系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随着大众传媒与社会界面产生越来越复杂多样的关系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举例说明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并谈谈你自己的见解正确答案: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规范是由媒体根据行业协会的规范蓝本经媒体内部反复讨论由机构内全体新闻从业人员共同制定的用以指导记者和编辑行为的成文规则它包括大的新闻原则如尽量报道真实、减小伤害、独立、负责具体到每条准则中以提供原则、尽量具体、可操作执行为标准新闻工作要和不同的领域打交道编辑、记者每天都要面对一些从未发生过、没有现成经验可参照的新问题仅一部伦理规范确实无法囊括所有的可能性但是社会的发展、新闻与其他行业的交往毕竟具有某种规律性规范就是要把已经知道的这些规律描摹出来给媒体员工提供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权衡尺度甚至解决方案但现今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多种思潮的不断涌动传媒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争夺发行量、收视率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许多传媒从业人员不顾一切地“抢”新闻曝猛料甚至不顾事实真相人为地捏造事实来吸引受众眼球严重违背了职业伦理道德其中突出的现象有以下几种:\r\n (1)在采访中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已成为中国新闻界近年来失范行为之一种经常现象。
这一问题上世纪80年代已提出并得到重视但是对于一些刚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来说利益的驱动和单纯“职业主义”的追求使得新的侵权案例仍然不断地产生当前传媒越来越呈现出商品化的特征为迎合某些读者的\r\n口味报刊上刺激性煽情性报道越来越多读者喜欢看荧屏上的催泪剧报纸也在深挖生活中的悲情故事为追求强烈效果一些报道甚至弄虚作假严重背离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种违规和背离职业道德的行为显然会立刻导致批评和谴责同时由于过去“典型报道”的传统不少被报道的典型人物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某些隐私权被侵犯中国的老百姓对记者和传媒心存畏惧在大多数情况下传媒只考虑是否违法而往往漠视道德伦理要求记者应当通过新闻报道体现社会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