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环境保护与发展教学设计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s****6
  • 文档编号:614272428
  • 上传时间:2025-09-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6.4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地理年级八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针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对应本条“内容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认识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以及我国应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防与治的措施,生成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内容要点说明【积极应对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而产生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其中每一类问题还可划分具体的类型,资源短缺包括水资源短缺、能源资源短缺等,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辐射污染等,生态退化包括水土流失、草地退化、荒漠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丧失、森林破坏等由于环境问题种类繁多,需结合全国及各地实际情况,选取重要的问题开展教学,认识其现象和危害即可,无须面面俱到2.让学生初步认识发展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教材图5.9是1952—2022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量的变化图,通过观察线段的斜率,可以看出不同时段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不同。

      其中,21世纪10年代能源消费增长迅猛,支撑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材以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化石能源开发和利用为例,说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不仅会引起土地资源的破坏、能源资源短缺,还会导致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同时也可以启发思考:为什么21世纪10年代后自然资源消耗量大,却不是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时期?引导学生理解有效的环境防治、积极应对环境问题的作用和价值3.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达到足够的浓度,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的现象由大气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包括:雾霾、光化学烟雾污染、酸雨、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破坏等教材图5.10左图示意雾霾天气导致的能见度降低,对交通安全等产生威胁可以由学生自己说出大气污染危害,不要求统一全面认识教材图5.11的背景是:2000年以前我国主要污染成分为二氧化硫、颗粒物、飘尘等,这一时期大气污染导致的酸雨影响了南方广大地区;2010年后雾霾、浮尘天气增多;2013年后我国实施多轮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成效显著对于教材图5.11,学生只要能了解我国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大气污染问题,我国一直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并且取得成效即可。

      4.水污染是指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水污染造成的危害表现为河湖水质恶化,变黑变臭,危害水生生物乃至人类健康,加剧水资源短缺等教材图5.10提到的“藻类暴发”,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大批水生生物无法生存,尤其是由于分解者大量死亡,会导致有害物质积累,进一步危害水生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5.生态退化是指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以及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下降以及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土地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滥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下降,等等教材图5.10提到的“石漠化”是生态退化的一种,指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及土壤受到严重侵蚀后,出现大面积基岩裸露劣地的现象,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可耕地面积减少等危害,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6.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或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导致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被破坏和损失的现象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分布广、面积大,不仅导致区域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流失的泥土还会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蓄功能,加剧水旱灾害发生的强度;水土流失对山区人民生活、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

      教材图5.12中不同时期实施的措施,比如坡地改为梯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都是防范和减少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经过数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和防范,我国已经取得了水土流失面积、强度持续“双下降”的成效7.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在计算森林覆盖率时,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由于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因此森林覆盖率既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又是反映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森林覆盖率降低,往往反映森林退化,这可能会引起林木资源短缺和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教材图5.12中的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次森林清查,反映了我国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和持续开展植树造林的成就8.发展清洁能源,不仅可以优化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从“以煤为主”向“清洁化、多元化”发展,同时提高能源供给安全的保障,还加快能源发展向清洁、低碳转型,有助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

      到2030年,我国新增的能源需求将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走向生态文明】1.生态文明是我国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报道、科普宣教和思想政治等课程中均有体现,学生较为熟悉从地理课的视角,应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满足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双重需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自然恢复,是指生态系统依靠其自然恢复潜力可以实现自我恢复,是生态修复首要考虑的原则要避免将自然恢复为主误以为完全放弃人工干预、完全顺其自然生态修复的目的在于通过协助已退化、受损或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获得改善、恢复或重建,增强其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功能,维护生态平衡因此,对于已经严重受损或破坏的生态系统,仅仅依靠自然恢复往往难以实现有效修复或周期过长,需要科学结合人工修复措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新课导入【播放】播放视频视频内容: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一天,一位来自成都的雪山摄影爱好者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提问】摄影师提到2013年时只拍到七八次雪山,而近几年拍到雪山天数持续增加,这反映了什么现象?新课学习【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小结】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态退化等承转】这些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的成因与我国的能源结构有较大的关系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5.9,思考下列问题1)自1952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量有怎样的变化特点?(2)我国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小结】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也带来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5.11,归纳我国不同阶段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及成效阅读教材图5.12,归纳我国不同阶段的生态建设措施及成效小结】通过以上措施,我国已进入了环境质量整体持续好转、稳中向好的时期展示】介绍四川省生态环境问题成功治理的典型案例讲述】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能源结构的调整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学生活动】运用地图资料,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角度,说说我国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分布特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材第120页的“活动”小结】风能发电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这些地区地势开阔,风力资源丰富太阳能发电基地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的高原和荒漠地区,如青海、新疆和甘肃等地,这些地区日照充足,适宜太阳能发电。

      水电发电基地主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这些地区多山,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承转】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措施之一美丽中国的建设不仅需要更多积极的措施,也需要先进理念的引领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5.14,概括我国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展示】有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成就的视频或图文资料,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讲述】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因地制宜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5.16,完成教材第123页的“活动”小结】因地制宜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原则之一展示】我国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的案例,如从穷山沟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又如从重度土地污染到绿色中药材园区的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白坪村讲述】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全民共同努力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5.15,概括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提问】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做些什么?【小结】同学们的分享都很棒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我国积极应对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学习了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和积极影响,从中学生的角度讨论了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为了建设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美丽中国,要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板书设计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地理】工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初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发展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 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视自由+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让家更美好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农业 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数学】代数式第1课时代数式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回顾与思考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docx 【初中政治】提高防护能力+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政治】友善待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惜师生情谊+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