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docx
4页小组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课题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第一节《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科目年级课型主备人课时时间地理八年级新授课145分钟课程标准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和常见的自然灾害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分布,并分析其成因3.运用具体实例,说明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个人恰当、有效的避灾方法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 运用“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识别不同区域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理解自然灾害分布的区域差异性综合思维: 综合分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何共同导致或加剧自然灾害,理解自然灾害的复杂性地理实践力: 通过模拟演练,掌握在不同灾害场景下的正确避灾方法,提升自救互救的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 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树立科学的灾害观,理解防灾减灾是实现人地和谐的重要途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分布;常见自然灾害的避灾方法教学难点: 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将防灾避灾知识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能力教材分析本章是地理课程中人地关系教育的集中体现,本节内容更是关乎国计民生与生命安全。
新教材紧密联系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国情,旨在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认识自然灾害,掌握防灾避灾的知识与技能,树立敬畏自然、科学应对的现代公民意识教学方法采用 “情境模拟法” 与 “任务驱动法” 深度融合,以 “小组合作探究” 和 “实战演练” 为主要形式,辅以“案例分析法”和“游戏闯关”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探究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加入“国家防灾减灾训练营” (5分钟)【活动设计】“灾害来袭的瞬间”视频导入: 播放一段经过处理的、无过度惊吓画面的灾害混剪短片(如地震晃动、洪水奔流、台风呼啸、山体滑坡等场景),并配上紧张有序的预警警报声和救援画面教师引言: “自然灾害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自然现象多一分知识,多一份安全今天,我们全体学员正式加入‘国家防灾减灾训练营’,我们的任务是:认识灾害、学会避险、守护生命!”组建特勤小队: 将班级分为四大防灾特勤小队:地震救援队洪水应对队台风防御队地质灾害调查队设计意图: 用短片营造紧迫感和使命感,迅速将学生带入“训练营”情境分队形式明确任务,激发团队荣誉感和学习动力二) 训练模块一:知天识地——灾害特征与分布 (10分钟)【小组活动】“灾害地图大作战”任务发布: 各小队领取对应的“灾害档案袋”(内含:“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及文字资料)。
合作探究:任务一(定位): 在空白中国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贴纸标出本队负责的灾害(地震、洪水、台风、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任务二(总结): 结合地图和资料,讨论并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如: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危害大等)成果汇报: 各小队派“情报员”上台,在电子地图上展示并讲解本类灾害的分布规律教师引导全班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的整体分布格局设计意图: 将读图任务游戏化为“地图大作战”,通过动手标注和团队协作,高效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培养区域认知三) 训练模块二:科学溯源——灾害成因探秘 (8分钟)【活动设计】“灾害成因推理室”案例聚焦: 以“长江中下游洪涝”或“四川盆地滑坡”为例,提供图文资料包(如气候资料、地形图、人类活动影像等)推理挑战: 各小队扮演“灾害分析师”,分析案例中的灾害是哪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内因/外因): 如气候(降水)、地形、地质构造等人为因素(催化剂): 如植被破坏、围湖造田、不合理工程建设等观点交锋: 小组间互相补充、质疑教师总结,强调要用综合的思维看待灾害,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风险设计意图: 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案例推理,引导学生从单一知识记忆转向多要素综合分析,突破成因分析这一难点,深化人地协调观。
四) 训练模块三:实战演练——避险技能大通关 (12分钟)【活动设计】“防灾避险实战演练”情境创设: “警报拉响!现在进入实战演练环节!”分场景演练:地震救援队: 模拟在教室遭遇地震演练“蹲下、掩护、抓牢”三大步骤,并讨论在户外、商场等不同场景如何避险洪水应对队: 模拟城市内涝演练向高处转移,并辨别“远离井盖、电线杆”等安全要点台风防御队: 模拟台风来临前后演练“关注预警、加固门窗、不外出”等系列动作地质灾害调查队: 模拟山区遭遇泥石流演练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高地逃生互评与精讲: 各小队演练后,其他小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针对关键动作进行标准化精讲,并介绍国家层面的防灾减灾措施(如监测预警、工程防护、生态治理等)设计意图: 这是本课的高潮和核心通过动觉学习(身体动作记忆),将抽象的避灾方法转化为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极大提升了地理实践力,真正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五) 结业考核与升华 (5分钟)知识竞答: 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快问快答”,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宣誓仪式: 全体“训练营”学员起立,庄严宣读《防灾减灾卫士宣言》:“我承诺,敬畏自然,科学防灾认真学习避险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守护生命,从我做起!”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不仅是学习了地理知识,更掌握了一份守护生命的技能。
希望大家能将这份知识和意识带回家庭和社区,共同构筑起一道生命的防护墙六) 课后作业(分层设计)基础性作业: 制作一份以“家庭防灾”为主题的手抄报,内容包括家庭常见灾害风险及应对措施实践性作业(二选一):家庭应急包设计: 为你家设计一个应急物资清单,并说明每样物品的用途校园安全地图: 与同学合作,绘制一份你所在学校的应急疏散路线图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