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学3.2网络传的类型.doc
7页传播学第三章 对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第二节 网络传播的类型第二节 网络传播的类型:Com.一、网络人际传播:Com.二、网络群传播体与组织传播:Com.三、网络中的大众传播:Com.人际传播的概念:★人际传播(personal communication) 是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传播活动 A、两人间传播 B、小群体传播 C、公众传播列宁在演讲一、网络人际传播:Com.1、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2、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3、网络人际传播对现实世界的影响:4、网络人际传播的利用:1、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Com.A、电子邮件:B、网上聊天:C、网恋:A、电子邮件:1、Electronic Mail(传输协议:SMTP)A、电子邮件:2、电子邮件的特点: 速度快:(相对于传统邮件) 操作便捷、异步工作方式 成本低廉 信息多样化:多媒体文件 交流对象广泛:群发、 相对安全:B、网络聊天:1、Chatroom ;2、即时通信(IM): ICQ、、MSN、SKYPE、 FETION、旺旺等;C、网恋:C、网恋:Com.A、成功率1% ;B、雅虎调查80%不满意,70%停止交往;C、网恋的动机: 超越型、实用型、游戏与欺骗型;D、??????2、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A、交流的多样性,可以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进行交流。
但主要以文字为交流手段,并辅以辅助性语言的使用;AOL收购网络聊天工具开发商Userplane.html27a2be8e16738cfd503d922e.html2、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B、交流的广泛性:C、交流的偶然性;D、交流的匿名性;E、交流的多重性;4a46b55d01000cza.html3、网络人际传播对现实世界的影响:A、对现实世界人际交往质量的影响;B、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影响;3、网络人际传播对现实世界的影响:B、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社会化”的作用:促进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掌握社会技能,培养社会角色;4、网络人际传播的利用:Com.A、促进交流B、提高效率C、缓解压力二、网络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Com.1、网络群体传播2、网络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群体传播】: 也称作团体传播,小群体传播,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介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1、网络群体传播:Com.A、BBS分析:Com.B、社区C、聊天室:D、网上同学录:1、BBS分析:★A、BBS(电子公告牌)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结构1、BBS分析:★A、BBS(电子公告牌)的结构1、响应型:发言者(回帖的作者)都同意主帖的观点,认为值得重视;2、冲突型: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冲突明显,支持一方与反对一方势均力敌;3、靶子型:主帖的观点招致群起而攻之,基本无人同意其观点;1、BBS分析:★A、BBS(电子公告牌)的结构4、无人回应型:主帖无人回复,或只有一两个;5、螺旋型:对主帖的回复是将话题引向别处,特点是回复的帖子长,又引起许多回复,形成一个新的讨论组。
即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复合的结构,主帖反倒成了次要的1、BBS分析:B、BBS的特征:★BBS的人际传播缺乏语境支持;★BBS的人际传播具有公开性,接受公众监督;★BBS的人际传播是ID对ID的传播;在BBS中,信源与信宿的转换非常自由1、BBS分析:C、BBS创造舆论的多元空间: 网络的超强互动性,使信源与信宿具有不确定性,他们都只是网中节点的两个状态这样就使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都得以实现;这种复合型的传播方式为创造出多元的舆论空间奠定了基础1、BBS分析:D、BBS多元空间的影响:1、在BBS中受众可以自己设置议题: 解构了官方媒体的“舆论一律”的状况,在BBS上 网民拥有更多的知晓权、传播权、使用权;2、在BBS在一定程度上为弱势群体提供了表达意见 的空间;1、BBS分析:D、BBS多元空间的影响:3、“把关人”的缺失,为网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平台;4、“把关人”的缺失,使议题丰富,题材广泛,甚至 不可预料; 1、BBS分析:D、BBS多元空间的影响:5、在BBS中,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彼此冲突: 信息无国界——不同的媒体的议程设置彼此干扰;信息透明度高的媒体受到信赖; 1、BBS分析:D、BBS多元空间的影响:6、在BBS中,媒体议程设置受到两级传播的重构: 在BBS中,受众依据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将媒体 议题过虑,以构成BBS中的效果议题; BBS上的消息的流通过程,此过程体现了一个交互过程: 媒体 受众1 BBS 受众2 1、BBS分析:E、BBS的语法研究:1、“偶就是稀饭 PLMM! ! ! ! ^~^”;2、“9494, 顶一个! 驴友的主意很好”;3、“真弓虽! 佩服! ! ”;4、“明天的大事, 你可要关注哦 ¥ ……++”。
1、BBS分析:Com.E、BBS的语法研究: 由于BBS的匿名性、平等性、自由性的特点,注定了BBS上的语言具有表达方式丰富多彩、缺少规范性等特点就整体风格而言,BBS中的语言具有口语化、非逻辑化、情绪化等特点,特别是在评论帖发表对主题的看法和观点:“如最最强烈抗!!!”,等等;★ 【组织传播】: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外部 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A、内部协调: B、指挥管理: C、决策应变: D、形成共识:组织内部会议2、网络组织传播:Com.A、内联网与组织传播:B、互联网与组织传播2、网络组织传播:A、内联网与组织传播:内联网的运用, 给传统组织传播带来种种影响: a 组织结构的改变 b 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改变Com.★第一阶段 :(1994-1995年),投石问路 中国网络媒体萌芽;★第二阶段:(1996--1998),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网络媒体探索未来之路;★第三阶段:(1999-2000年),热火朝天 中国网络媒体大跃进;★第四阶段:(2001-2002年),风起云涌 中国网络媒体继续壮大;★第五阶段:(2003年)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网络媒体实现跨越。
《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三、网络中的大众传播:Com.1、网络大众传播的历史:Com.2、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的特点:3、网络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1987年,美国《圣何赛信使报》开创了网上报纸新纪元; 1991年,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报刊《华夏文摘》; 1995年,内地第一份网络期刊《神州学人》;1、网络传播的历史:A、酝酿发展阶段(1995.10—1997.5):★上网媒体数量少: 上网媒体一般无独立域名建设的网站;★网上信息多为单一文字信息,且不能定时更新:★缺少交互性功能;★数据查询功能欠缺;★中国新闻最高机构还没有介入管理;1、网络传播的历史:B、加速发展阶段(1997.10—2000):★上网媒体数量迅速增加,创建品牌;★独立化,广泛采用独立域名, 建设并运行独立网站;★尝试使用多媒体,定时更新频率加快;★加强交互性功能,加强与受众的联系;★数据查询功能增强;1、网络传播的历史:C、大浪淘沙阶段(2001—):★网络泡沫的出现★确立品牌发展★盈利模式的出现A、【大众传播】: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MassB、大众传播的特点:1、传播者是专业化媒介组织;2、运用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传播信息;3、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4、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5、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 属性;CNN总部2、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的特点:★、信息发布的低“门槛”★、资源的无限性 ★、传播的跨国界★、传播的灵活性★、传播的互动性2、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的特点:★、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信息呈现方式的非线性 ★、与其他形式的传播的融合 ★、网络不仅仅是媒介3、网络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Com.A、网络大众传播者的构成:职业、非职业B、未来传播者的作用 ★、信息提供者 ★、信息指路人★、公共论坛的组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