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考点十二我国的分配制度.pdf
3页考点十二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原因: 根本原因 :是由现阶段我国 生产力 发展水平决定的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生产力 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 的状况决定了我国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行公有 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应地就必然实行实行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客观要求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以追求最佳效益 只有让不同资源所有者获得应有的收入,才能充分调动所有者 的积极性因此,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发展市 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发展 实践证明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的 劳动热 情,促进了社会 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 社会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 要求: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 ,并创造更 多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 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 (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等获得的收入 工资性收入,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 况工资 转移性收入 ,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性支付和家庭间 的转移性支付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 位对个人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 经营性收入, 又叫商业买卖收入, 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 的收益包括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所产生的收入; 农民通过经营家庭承包的土地而获得的实物收入和货币收入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基本内容和要求:在 公有制经济 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 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 个人消费品 ,多 劳多得,少劳少得 适用范围: 公有制经济 包括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等;但 并不是公有制经济中的所有收入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还存在着福利性分 配和社会保障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分配对象: 个人消费品 。
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 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 分配的 基本原则 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 按劳分配 在我国所有分配 方式中占 主体 地位 原因: 必然性: 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 经济条件 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是实行按 劳分配的 前提 ;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物质 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 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直接原因 意义:实行按劳分配, 劳动者 的个人收入 与自己付出的 劳动数量和质量 直接联 系在一起 ,有利于充分 调动劳动者的 积极性 和创造性 ,激励劳动者努力 学习科学 技术 ,提高劳动技能 ,从而促 进社会生产 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 社会主义性质 的 分配制度 ,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 的根本否定 ,是消灭剥削 和消 除两极分化 的重要条件 ,它体现了劳动者 共同劳动 、平等分配 的社会地位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劳动者的 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 共产主义劳动, 是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者为了社会需要而进行的不计报酬 的劳动。
具有自觉性、普遍性、全面性、乐生性和直接社会性共产主义劳动已 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人都从事劳动 按劳分配的原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具体形式: 按劳动要素 分配:指在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 奖金、津贴收入 按资本要素 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储蓄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股 息分红,债券利息等 按技术要素 分配:指技术要素所有者将自己拥有的技术投入生产经营所取得的 收入如: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 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 分配的形式如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管理者 按信息要素 分配:指信息要素所有者提供信息时所获得的收益如,中介公司 收取的信息费 按土地要素 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内在要求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 生产要素所有 权存在 的合理性 、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 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 、知识、 人才 、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 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 增加 居民收入 、推动经济发展 。
按生产要素分配也可能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 占有和使用权不等、 使用的效率不同,会导致分配结果的悬殊和收入差距的扩大, 甚至出现两极分化,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整体发展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所有制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等非公有制经济 分配方 式 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 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 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 费品 劳动者向企业提供劳动, 企业按劳动者的 劳动价值支付劳动报酬 相同点都是合法的劳动收入 ,都受国家法律保护 合法的劳动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 劳动收入 , 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 劳动所 获得的各种报酬包括按劳分配 、 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 按劳动要素分配 合法的 非劳动收入 ,是指劳动收入以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各种收入包括按 资本、技术、管理、土地、信息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也包括通过政府转 移支付获得的福利性收入、 养老保险金等社会保障性收入和接受慈善机构、企业、 个人捐赠获得的收入以及购买彩票中的奖项等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和按土地要素分配:我国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所 有,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属于公有制经济范畴,因此,农民承 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 属于按劳分配 ; 但通过 土地使用权流转 获得的收入属于 按 土地要素分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