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第三部分第一单元第一课课后训练与检测.pdf
10页第一单元第一课 课后训练与检测 一、选择题 1.2015 年 7 月 25 日,骨雕、核雕、广绣等非物质文化 遗产项目手工艺人在广州城市地标广州塔现场展示非遗手 工艺品制作,使中外游客深刻感受了广州千年商都及岭南文 化集成地的魅力这表明()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 享用文化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 发展有促进作用 A.B.C.D. 解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工艺人现场展示非遗手工 艺品制作,表明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也说明人们在社会实 践中创造文化;使中外游客深刻感受了广州千年商都及岭南 文化集成地的魅力,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享用文化,故 符合题意 在材料中未体现不同性质的文化作用不 同,说法错误 答案: A 2.山东煎饼源于泰山,非常薄, 以五谷杂粮为原料制成, 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葱或其他蔬菜肉类,可以吃得津津有 味蒲松龄特地为它创作煎饼赋,可见其对煎饼感情之 深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山东煎饼后,不少商家看到了商 机,纷纷打着“舌尖上的中国” 招牌卖煎饼 材料表明 ()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物质产品可以附着文化的内容 A.B.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说法 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说法错误;均正确切题,故选D 答案: D 3.2015 年 5 月,李克强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中国 著名作家莫言、铁凝、麦家等一同参加一些西方媒体却将 此解读为中国用软实力攻入美国后院这表明()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C.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D.文化霸权主义日益盛行 解析: 中国著名作家参加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被一些 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用软实力攻入美国后院,体现了文化与 政治相互交融,A 项符合题意 B、C、D 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4.桂林的摩崖石刻有上千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 艺术价值,是桂林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尤以宋代 摩崖石刻数量和质量为国内首屈一指,有“唐碑西安,宋刻 桂林 ” 之誉材料说明了() 文化越古老就越具有价值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 变迁而改变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文 化总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B.C.D. 解析: 文化是否具有价值,要看它的存在能否促进社会 的发展,错误;文化的价值要因时而变,错误。
答案: D 5.2015 年 6 月 8 日,文化部公布了第23 批违法违规互 联网文化活动查处结果,29 家网络动漫经营单位遭行政处 罚, 8 家违法动漫网站被关停之所以要查处违法违规互联 网文化活动,是因为文化() 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个人成长的助推器 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对社会和个人有深刻影 响 A.B.C.D. 解析: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说 法错误; 正确指出了文化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答案: C 6.2015 年洛阳牡丹花会的主题为“花开中国香邀世 界” 牡丹花会以花为媒,对助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开放 招商、牡丹产业及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表明 ()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C.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 D.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解析: 材料未提及文化的产生问题,A 与题意无关; B 表述错误,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促进经济的发展;D 说法错 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答案: C 7.青岛2015 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吉祥物“莱哥” “西妹 ” (见右图 ),以青岛莱西历史悠久的木偶戏人物为原型,憨态 可掬,形象健康阳光。
相关产品一经推出,就深受消费者喜 爱这说明() A.文化创造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传统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解析: 文化不是基础,经济和科技实力才是综合国力的 基础, A 观点错误;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只有优秀的传统 文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C 观点错误; B 说的是文化的产生, 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8.2015 年 5 月 14 日,中宣部在深圳召开文化产业发展 座谈会时提出,要完善政策制度保障,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 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 业这表明() A.我国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 B.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 C.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D.文化消费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消费方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推 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体现了国家对文化产 业的高度重视,A 符合题意; B、D 说法不符合我国文化产 业发展及文化消费的现状;C 与题意无关 答案: A 9.从“蒜你狠 ” “豆你玩 ” 到“姜你军 ” ,再从“糖高宗” 到“苹什么 ” 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出不穷在对物价的戏说 中,透露着网民的无奈。
这说明() A.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C.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D.外来文化严重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解析:“在对物价的戏说中,透露着网民的无奈” ,说明 文化是经济的反映,B 项符合题意 A、D 两项材料体现不 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C 项说法错误 答案: B 10.创意点亮生活, 文化成就时尚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原因有()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给予经济发展以巨大的动力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文化创意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 突出 A.B.C.D. 解析: 先进文化才能给予经济发展以巨大的动力,推动 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说法错误 观点 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D 11.2015 年 7 月 15 日16 日,黑龙江省海伦市文广新局 邀请艺术团到当地开展消夏文化演出活动,艺术团为百姓们 献上了二人转张四姐临凡猪八戒拱地 包公赔情以 及歌曲小苹果 大地飞歌等十几个节目,赢得了当地 百姓的阵阵掌声这表明,消夏文化演出() 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确保社会 和谐稳定有利于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能够提高 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A.B.C.D. 解析:开展消夏文化演出活动,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稳定, 但不能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故不选。
开展消夏文化演 出活动,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是 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故不选均正确切题 答案: B 12.2015 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 如果请你为在英国举 办的“ 2015 中英文化交流年 中国文化季 ” 活动写一篇新闻稿 件,合适的标题是() A.传播中华文化,消除文化差异 B.汲取世界各国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C.加强文化交流,增强文化渗透 D.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解析: 在英国举办 “2015 中英文化交流年 中国文化季 ” 活动,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力,D 项符合题意 “消除文化差异 ” 违背尊重文化多样性原 则,A 项说法错误 对世界各国文化应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B 项说法错误 C 项中 “增强文化渗透 ” 说法不妥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2015 年 6 月 7 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意大利出席 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时表示,中国馆以“希望的田 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贯穿“天、地、人、和”的设计 理念,展示了中国农耕文化、现代农业科技和中国有效利用 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努力。
中国愿通过米兰世博会与世界 各国交流互鉴,并增进中意人民友谊,深化多领域合作,促 进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举办世博 会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案: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举 办世博会,有利于加强经贸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 友谊,推动经济发展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影响政 治举办世博会,有利于促进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 的和平与发展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 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 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参加世博会,有利于各国提升本 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共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 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 电 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面对美国文化的大 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 能为力而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的方式捍卫自己的 文化,如法国就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 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应如何应对? 解析: 第( 1)问,要从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文化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回答第(2)问较简 单,依据教材直接答出我国应如何应对当前的文化竞争即 可 答案: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 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在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 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而且在文化发展上也 面临严峻挑战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 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 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