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9 登勃朗峰(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4页19 登勃朗峰1.了解文中所写景物、人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生活态度2.把握作者综合采用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的写作技巧,体会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3.欣赏课文的语言,品味“马克·吐温式的幽默”一、导入新课勃朗峰,位于意大利、法国边境,是西欧的最高峰,法语意为“白色的山峰”这里地势高耸,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不融化,山峰雄伟,风光旖旎,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滑雪、登山今天,让我们随着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一起游览勃朗峰,感受作者笔下的奇景奇事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穹顶”“颠簸”“纷至沓来”等重点字词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作者简介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2.目标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勾画表示地点转换的词句,理清作者的游踪马蒂尼—黑首—V字山口—阿冉提村—沙蒙尼旅馆◎作者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讲述了哪些见闻感受?结合课后“阅读提示”和文章内容,运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进行概括温馨提示(1)游记中的“所见”,通常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
2)可以从作者所见之景和所遇之人、事及其特点来把握作者的见闻感受1)所见之景及特点:①马蒂尼—阿冉提村:一路上的游客(络绎不绝);沿途风景(美不胜收)②勃朗峰:白雪穹顶(独踞苍穹);周围群峰(奇形怪状);峰巅云彩(色彩斑斓、瞬息万变、洁白轻薄)2)所见之人、事及特点:①车夫:驾前纵饮;自封“车夫之王”;一路颠簸,不改其色(自信、狂妄、热情、洒脱)②车夫朋友:自称“勃朗队长”(自信、狂妄、热情)3)作者感受:①骑骡乘车的游客可怜可悯②峰巅的云彩像“肥皂泡”一样美丽精致又短暂③“我们”超过其他游客先到达旅馆,感觉遇到“车夫之王”很幸运◎根据课文内容和运用的表达方式,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6):写登山的见闻与感悟第二部分(7—11):写乘车的经历与感受3.目标任务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体会散文笔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散文笔法来描写勃朗峰之景的温馨提示可以从观察视角、感官描写、对比衬托、修辞手法、简笔勾勒、浓墨重彩等角度品析1)以移动的视角描写景物,表现勃朗峰的壮美之景:俯瞰峡谷—远望勃朗峰—登上勃朗峰望群峰—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观察视角)(2)“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写出人们爬山时出现的一种错觉,因为越往上爬,周围的天空就显得越寥廓,而山峰在寥廓天空的背景下就越发显得高了,表现勃朗峰威严的“王者之风”化静为动)(3)“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将山峰比作“美女的纤指”“塔糖”,形象地写出勃朗峰周围的山峰奇形怪状、陡峭险峻的特点,既展现了群峰插天的景观,又烘托了勃朗峰的雄伟壮观,尽显大自然的奇伟力量感官描写、比喻手法)(4)“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把峰巅的云彩比作色彩华丽、奇幻无比的“肥皂泡泡”,联想丰富、独特,表现出峰巅云霞景观如梦似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联想、比喻手法)◎赏析小说笔法在写登山的见闻与感悟时,作者综合运用各种手法描写景物,突出勃朗峰的雄奇壮美下半部分则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有趣的旅行、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小说笔法叙写奇人奇事的,并做好批注温馨提示可以从情节设置、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角度进行品析1)情节设置:“我们”因美餐一顿而落于人后,能否先至?车夫驾前纵饮,一路颠簸,能否安全到达?最后将两重悬念一起揭开,读来引人入胜。
2)语言描写:“不必为此烦恼……你看着吧!”“车夫之王”的语言表现了他自信洒脱、为人热情、乐于与人交谈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3)神态描写:出发前“把握十足”;途中飞速行车时“神情威严”;险遭不测时“面不改色,和颜悦色”这些细节写出了“车夫之王”高超的驾车本领,飞速行车时的镇定从容以及关心他人的特点4)环境描写:“近来的几场暴雨冲毁了几处路面……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通过写路面的不平整、行车的惊险,反衬“车夫之王”的气定神闲,突出“车夫之王”驾车技术的高超小结:本文运用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融描绘山中奇景与叙述奇人奇事为一体:黑首道上风景“奇美”,勃朗峰主峰“奇伟”,旁边的群峰“奇险”,峰巅云朵“奇幻”,赶车的车夫是“奇人”,乘车的经历堪称“奇遇”全文都扣着“奇”来写,意脉相通、连为一体,使幽默风趣的车夫的奇异与勃朗峰的奇美相得益彰4.目标任务四:跳读课文,品析语言◎幽默讽刺是马克·吐温作品的主要风格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本文幽默的语言风格小结:作者用漫画式的手法表现“车夫之王”和“勃朗队长”,把这两个人写得颇为可笑,但“车夫之王”的奇言奇行是建立在他高超的驾车技巧和对路况的充分把握的基础上的,他并非嗜酒莽撞、荒诞可笑,实是自信、热情、洒脱;“勃朗队长”虽然有点“颠三倒四”,却同样自信而热情。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两个人的欣赏之意,是因为他们表现出的对待生活、对待自我的态度与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有许多契合之处结束语:作者在文中讥讽那些骑骡乘车的游人,是因为他们的本意是雇佣车马为己所用,却反被车马所限制,从而丧失了游山玩水的自由从文中可以看出马克·吐温幽默、坦率的个性和积极、乐观、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普通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他警惕甚至批评生活中过于“文明化”、过分优雅的东西,赞同富有活力、简单自由的生活理念透露出散发着人道主义的好奇心与幽默感,体现出一种虽有些粗粝却随性豪放的姿态三、作业布置课外阅读马克·吐温的《傻子出国记》中关于法国铁路和威尼斯的篇章,并写下读后感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设计中首先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游记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最后布置课外阅读,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赏析学生有法可用,自主阅读就不会流于形式本单元是游记单元本课教学设计紧扣单元目标,突出游记的文体特点和文学素养两条线:把握游记要素,熟悉游记写法;揣摩品味语言,领会独特风格本课教学设计尤其重视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作者采用散文笔法描写山中奇景和运用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的戏剧效果,也为后面学习游记写作中如何丰富文章的内容做好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