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维护费”变成门槛】-微博维护的门槛较高难度较大.docx
4页别让“维护费”变成门槛】 微博维护的门槛较高难度较大 在云南香格里拉,有一座被藏民称作“独克宗”的古城独克宗”在藏语中包含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因其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群居性建筑而备受游客青睐 据悉,云南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近日起对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维护费收费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拟按每人次30元的标准,对进入独克宗古城范围的游客收取独克宗古城维护费缴纳过古城维护费的游客,停留在香格里拉期间再次或多次进入独克宗古城的,不再缴纳古城维护费 这是继丽江、大理之后,又一古城计划开征维护费古城维护费该不该收”,再次引发争议 据云南省独克宗古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独克宗古城是位于香格里拉县城是荼马古道上的重镇和滇藏公路必经之地,现在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大片藏式民居,是香格里拉主要景点之一,也是到香格里拉的游客必游览的地方近年来,独克宗古城管理委员会积极筹集资金,对古城道路、供排水、电力、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使古城独特的藏文化得以保护和恢复,由此产生的借款是需要还贷的;古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藏文化及建筑的恢复性建设,公共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等,均需多渠道筹措资金。
在国内旅游一次真不容易,不但门票昂贵的出奇,还要被景区所在地的各级管理者征收各种税费,譬如这“古城维护费”从情理上讲,古城维护费明显说不过去――对卖东西的征税收费,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对买东西的直接征税收费,却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则当然,独克宗古城“建城距今1300多年,是滇藏茶马古道重镇及滇、川、藏物资中转、文化、经济交流中心,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群居性建筑”,是有其“历史和宗教价值的特殊性”,确该保护,毕竟名胜古迹是不可再生资源,一边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一边进行集资维修保护,确实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也确实有利于将人文遗产传承后世,且有前车之鉴这不,丽江古城早在2001年起就向游客征收古维费,截至2008年底累计征收7亿余元,为丽江古城迄今为止已投入13亿元资金进行的环境整治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但是保护的经费来源,一方面还在于财政拨款;而另一方面,向游客收取“古城保护费”,不仅在情理上让人难以接受,还没有法理依据按照当前《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这意味着,独克宗古城内所有的门票收入都须用于文物保护和修缮用途,而香格里拉作为匡内著名的旅游景点,门票收入显然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如果都用在文物保护上,怎么还需另收维修费?这些,朽关部门应该有更周全的考虑。
据2009年9月30日央视《新闻1+1》披露,黄山风景区的收益所得真正用于景区管理维护的其实只占到十分之一,而云南石林在三年中收费超过9个亿,也仅有7%用在景区的管理和维护上可见,一方面,景点事业性收入真正划拨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与《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严重不符,大部分被挪作他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文物保护上的投入不仅逐年减少,甚至于靠山吃山,堂而皇之地用属于全民的公共资源来牟利 另外,若说对游客征收了“古城维护费”就能保护好独克宗古城,笔者是不相信的其言下之意,也就是通过设置经济杠杆,控制游客流量,似乎游客一少了,古城就保护好了但是到独克宗旅游休闲度假的游客,那么大老远的过来了,路费也出了,酒店也住了,一路吃喝都是开销,出来玩还不就是图个增广见闻和开心,要是几十元“古城维护费”就能阻挡得住脚步,令其打道回府,显然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这么点“古城维护费”对于游客来说,并不会构成多少经济压力,除非征到与他们的旅行费用大致相当的地步所以说,如果古维费是想通过设置经济杠杆杆,控制游客流量,那是杯水车薪 收取古城维护费是基于一种“靠游客吃游客”的利益逻辑,需要谨慎权衡利弊,不要让“维护费”成为旅游发展的一道门槛,那就事倍功半了。
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