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资本主义”概念的起源和传播.docx
5页浅谈“资本主义”概念的起源和传播 日本学者重田澄男(Sumio Shigeta)在德刊《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论丛新辑》2004年卷发表《“资本主义”概念的起源和传播》一文,对“资本主义”概念在学术史上的起源、演变和定型作了深入而简明的梳理,文章还特别对马克思使用“资本主义”及其相关概念的情况作了考证现将文章翻译如下另外,重田澄男2007年在同一刊物上对自己的论述作了补充,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了马克思使用相关术语的频率,译者节译了相关内容附在文后 一、关于“资本主义”概念的起源 对“资本主义”这一概念进行研究,首先应当搞清楚,是谁引入这一概念的其次应当解释,这一概念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被当作现代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同义词而确定下来的 第一个对“资本主义”这个词语的起源进行的研究是理夏德帕索夫在《资本主义:概念和术语的研究》(耶拿1918版)中作出的,该研究详细考察了资本主义概念的起源和传播根据帕索夫的研究,“资本主义”这一术语首先出现在路易勃朗1850年的着作《劳动组织》(巴黎第9版)中(帕索夫,)而让杜布瓦在他的着作《法国1869-1872年政治和社会词汇》(巴黎1962年版)(伦敦1975年版)中举出了一个更早的使用该词的例子;埃里克J,霍布斯鲍姆在其《资本的年代:1848-1875》中将这部着作评价为“详尽的研究”(霍布斯鲍姆,)。
根据杜布瓦的研究,“资本主义”这一术语已经由皮埃尔勒鲁在他1848年的着作《马尔萨斯和经济学家:是否总有穷人?》(布萨克,巴黎)中使用了(霍布斯鲍姆,第319页;杜布瓦,第25页)以《牛津英语辞典》为根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1997年第2版(主编为托姆博托莫尔,莫尔登,牛津,墨尔本版),则声称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1854年的着作《新来者:一个最值得尊敬的家庭的传记》(企鹅出版社,1996年伦敦、纽约、维多利亚、多伦多、奥克兰版)是最早使用“资本主义”一词的文献(第72页)这些分歧甚大的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研究表明,国际学术界还未能确定地回答,实际上是谁引入了“资本主义”这一术语 为了推进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必要更加仔细地看一看同资本主义概念的出现相关的文本以及该文本中出现的术语 皮埃尔勒鲁被认为是法国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大卫欧文伊文斯在他的着作《浪漫社会主义——皮埃尔勒鲁和他的同时代者》(布萨克1948年版)中引用了勒鲁的《马尔萨斯和经济学家:是否总有穷人?》下面一段文字作为使用“资本主义”概念的证据:“资本主义工业(I’industrie capitaliste)让我想起布雷斯特和土伦的划桨苦役。
我看到整个整个被奴役的民族,在资本主义(capitalisme)的皮鞭下劳作勒鲁,1848年版第25页;伊文斯,第81页)然而在勒鲁该着作的第二版中,“资本主义”一词消失了,同一段文字是这样的:“我看到整个整个被奴役的民族,在资本家(capitaliste)的皮鞭下劳作勒鲁,1849年版第28页)在这里,“资本主义”一词换成了“资本家”由此可以推测,“资本主义”这一概念对于勒鲁来说同“资本家”这一术语的含义一样 在法国二月革命期间,路易勃朗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进入政府内阁的社会主义者,在他那里“资本主义”概念是这样使用的:“让我们看看,构成巴师夏先生全部论证的基础的诡辩是什么这种诡辩就是经常混淆资本的有用性和我称之为资本主义(capitali、me)的东西,而资本主义,也就是说,一部分人占有资本,而把另一部分人排除在外……因此你就可以高呼:资本万岁!我们维护资本,而我们以更大的热情反对资本主义(capital-isme),即资本的死敌下金蛋的母鸡万岁!保卫下金蛋的母鸡,反对企图杀鸡取卵的人!”(《劳动组织》第9版第161-162页)他使用“资本主义”这一术语,是为了表达资本是排他性的占有物这种性质。
威廉萨克雷是查尔斯-狄更斯之外维多利亚时代英国长篇小说家的代表,他使用“资本主义”概念来指称资产阶级的情感:“资本主义(capitalism)的感觉使保罗德-弗洛拉克清醒,适于表达他的情绪《新来者: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家庭的传记》第4章《1854年12月》,伦敦1996年版第488页) 此外,法国革命家奥古斯特布朗基可能写于1869-1870年的文章《社会批判》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这一概念:“窥伺时机、追求利润的资本主义(capitalisme)抓住了协作这个工具……”(《布朗基选集》巴黎1971年版第147页)后面还写道:“然后,资本主义(capitalisme)站在窗前,心安理得地看着人民在水沟中挣扎第164页)显而易见,布朗基在这里使用的“资本主义”一词是同“资本”和“资本家”相关联的 所有的例子都表明:1850年前后勒鲁、布朗和萨克雷,以及将近60年代末布朗基,都使用了“资本主义”概念,用以表达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合状况,这种状况的特征在现代经济制度产生的背景下,出现劳动阶级的贫困化;资本主义企业家为赚取利润而肆无忌惮;社会上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在这些地方,“资本主义”还没有像今天最终形成的定义那样,用来表达现代社会的独特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形式。
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概念的使用 马克思将他在《资本论》中研究的问题领域,并没有归结为“资本主义”(Kapitalismus)概念,而是归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kapitalistische ProduktionswEise)尽管如此,还是能够证明马克思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地方使用了“资本主义”这一术语然而,在马克思自己出版的着作、文章当中,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这一概念即使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概念,也是在1860年以后——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着手撰写《资本论》以后——的手稿中才出现的在此前的文本中马克思是在其他概念下讨论资本主义经济学问题的下面本文予以简要解释 在我们今天称为“资本主义”的问题领域内,马克思所研究的是现代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独特的历史形态,他认为这种独特的历史形态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决定因素,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对于马克思来说,这种独特的历史形态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中表现出来的马克思在致安年柯夫的信和《哲学的贫困》中首先通过“资产阶级生产形式”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这种表达赋予这一思想以具体的形态这些说法指的是现代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独特历史形态,因此它们同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期间阐发 的概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一致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发现”是在致安年柯夫的信和《哲学的贫困》中开始的 把这种思想译入德文发生于1847年的文章《道德化的批判和批判化的道德》,在这篇文章中出现了“资产阶级生产”、“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等概念(译者未在该着中找到“资产阶级生产”[bargerlicheProduktion]这一术语——译注)这种表达方式在随后十年里,从《共产党宣言》或者《雇佣劳动与资本》直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1859),在马克思的着作里确定下来,在对现代社会中的经济关系进行分析时被用来说明关键问题 直到1857-1858年马克思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时,这种情况才有了变化马克思在《大纲》中力求寻找“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替代概念在《资本章》的开头马克思研究了资本在生产中的职能,也就是在雇佣劳动的依附性中资本进行的运动;在这种职能中对资本的定义完全不同于在资本同商品和同货币的关系中对资本的定义在这个阐释过程中我们反复遇到如下表达方式:“建立在资本上的生产关系”、“受资本统治的生产关系”、“以资本为前提的生产方式”、“典型的名副其实的资本生产方式”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概念马克思几乎已经不再使用。
这里对“建立在资本上的”生产或者生产方式所尝试的各种不同表达方式,马克思用来取代以前使用的概念“资产阶级生产”或者“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从这个特点来说,它们在术语发展上代表通向《资本论》的中间阶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资本主义生产”或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概念赋予资本主义问题领域以新的术语形态 这两个概念是马克思在1859年1月到1861年夏天他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二分册(后来以不同的方式在《资本论》中得到采用)的时候阐发的这部阐释资本的本质的着作以《大纲》的《资本章》为基础这里阐发的术语随后在《资本论》的一部庞大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以及在《资本论》本身中一再出现,而且,正如其很高的使用频率所体现的,作为固定的表达方式确定下来资产阶级生产方式”马克思再也没有使用过 如果要回答为什么马克思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biargerliche ProduktionswEise)的概念改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kapitalistiseheProduktionswEIse)这个问题,那么就一定要看到同“资产阶级的”(buirgerlich)这一概念相联系的含义所具有的局限性。
用这个词不可能表达出现代社会中以其现实形态出现的生产关系的全部问题领域对“资产阶级的”(bargeflich)概念的这种不足的日益加深的认识,促使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kapitalistisehe Produktionsweise)的概念,从这一概念中后来出现了“资本主义”(Kapitalis-mLIS)这一术语 三、“资本主义”概念的阐述和扩展 1870年,即马克思发表《资本论》第一卷三年后,接近德国经济学历史学派的阿尔伯特E.F.谢夫莱发表了他的着作《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Kapitalismus und Sozialismus)谢夫莱除了在标题中,还在正文中反复使用了“资本主义”概念国民经济学上的形态学”中的“经济联系的形式”成为他理解现代社会的关键因此谢夫莱在术语上用“资本主义”来称呼作为“当今国民经济的支配性组织形式”和不同的个人组成的“社会综合秩序”的企业 当然我们并不清楚,谢夫莱的“资本主义”这一表达源自何处上文已经指出,马克思并没有使用这一术语然而谢夫莱本人引证了马克思的话并声明说,马克思是在同他自己极其相近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为了避免误解,我要指出,马克思把资本理解为私人资本,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解为在统治上与雇佣劳动者相对立的独特的经营形式。
……因此,他的资本主义(Kapitalismus)概念比我迄今所使用的这个词的概念要窄第310页) 怎样才能解释谢夫莱对马克思的令人感到矛盾的引证呢?谢夫莱在同《资本论》进行争论的时候,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制度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理论理解由此出发,他用自己的理解解释了马克思的结构性的阐述谢夫莱由此得出自己的理解: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的经济制度的结构性概念面对他本人的阐述显示出意义上的局限性 另外一个阐述来自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同英国正统的学术观点不同,霍布森认为,工人阶级的过低消费引发了经济危机他在1894年发表的着作《现代资本主义的演化:机器生产研究》(伦敦版)中,将“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理解为“机器生产”的不断扩展从这个角度出发,他研究了作为机器生产的结果的工业、企业和市场的各个方面的变化霍布森在他的着作的第一版中这样表达他对“资本主义”概念的理解:“是现代工业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中心因素由一个专门用于现代工业的描述性称号——资本主义——表示出来)在霍布森那里,工业生产中机器的运用形成资本主义概念的中心因素;“资本主义”由此被用来表达工业的技术性质这一概念的社会因素,即表达人的社会关系的生产关系和建立在赚取利润的基础上的独特的对价值的理解,在这种定义中就没有得到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