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生素A与水产养殖.docx
5页维生素A与水产养殖摘要:维生素A是动物体内体重要脂溶性维生素之一,对胚胎发育、生殖、免疫以及生长等 方面均具有极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综述前人对维生素A在不同动物身上的作用研究来探究维 生素A对水产动物养殖的影响关键词:维生素A;水产动物;养殖;功能;维生素是一类水生动物代谢所必需且需要量极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体内一般均不能合 成,而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其前体国内外有关不同品种鱼类的维生素需要量及缺乏症 研究较多1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维生素A (VA)为具有0—白芷酮的饱和醇,具有三种活性型式:视黄醇、视黄醛、 视黄酸,常见的有A1和A2两种,其区别在于A2较Al在白芷酮环的C3上多一个双键维生素A 在动物体内常与脂肪酸形成酯而存在,其中Al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和海水鱼的肝脏,而A2 则主要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维生素A的重要生理功能在于维持正常的视觉,它通过视黄醛使视网膜中的感光物质 视紫红质再生VA对上皮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起着调控作用,科学家对大西洋庸蝶小肠上皮细 胞进行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DNA比(protein/DNA)和小肠刷状缘膜酶分析,发现VA 缺乏导致大西洋庸蝶肠细胞增殖增多,但分化减少;此外,有科学家对杂交条纹鲈做了相似 的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VA不足或过量均使得杂交条纹鲈的肠细胞增殖减少。
维生素A还参与黏液的产生与骨骼的生长,对牙鲆稚鱼投喂用高浓度的VA富营养化的 卤虫,发现高浓度的VA导致牙鲆脊椎骨畸形,并且畸形的频率非常高;也有科学家发现过量的 VA导致尼罗罗非鱼的脊椎骨损伤;同时,草鱼在饲料中缺乏VA时出现脊柱歪曲.VA缺乏时通 常会导致鱼类黏液分泌减少此外,VA参与脂肪的代谢,随着饲料中VA含量升高玳瑁石斑和牙鲆全鱼脂肪含量降低, 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VA影响了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合成而导致的维生素A缺乏和过量症鱼类与其他脊椎动物一样不具备自身合成VA的能力,需要从食物中补充VA以满足生长 需要VA缺乏通常导致鱼类生长减慢,食欲降低,饲料效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眼周、鳍、 皮肤充血溃烂等疾病此外,在对尼罗罗非鱼的研究还发现,VA缺乏还会产生躁动、运动失 衡、失明、腹胀等症状出现尽管VA是鱼类的必需营养素,但过量的VA会对鱼类产生毒性作用,前人发现过量的VA 阻碍了牙鲆的生长,尼罗罗非鱼还表现出皮肤充血,尾鳍溃烂,肝脾增大等VA过量症,同时 过量的VA导致牙鲆和尼罗罗非鱼骨骼形成受损2维生素A对水产养殖的影响2.1维生素A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陆生动物繁殖和胚胎发育对维生素A的需求已有很多报道,但是关于水生动物对维生 素A需求的研究较少。
前人研究发现,维生素A能促进养殖凡纳滨对虾性腺的成熟并提高 繁殖成功率已有研究表明,亲鱼的营养状况影响亲鱼的繁殖性能,鳙鱼饲料中棕榈酸维生 素A含量达到1000 0IU/kg可显著提高其繁殖性能F uru ita等研究发现饲 料中缺乏维生素A会使牙鲆亲鱼产卵期缩短,产卵量、浮性卵和正常仔鱼的比例降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可以减少脂质的过氧化反应,从而增加脂肪酸的含量当 维生素A缺乏时,机体的抗氧化屏障缺失,细胞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自由基及活性氧发 生链式反应,被氧化生成饱和脂肪酸,不仅导致胚胎或卵子可利用的能量资源减少,还造成 其细胞膜破坏,影响胚胎及卵子质量黄利娜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大菱鲆 的繁殖性能实验中中的研究发现,在亲鱼配合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可以显著改善亲鱼的产卵 量、卵子上浮率、受精率及初孵仔稚鱼体长;提高亲鱼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及卵子中不饱和脂 肪酸的含量韩磊等( 2 0 0 4 )研究表明,适量补充维生素A可以提高机体维生素A的储 存水平,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烷化损伤另有研究表明,大鼠完全或者轻度缺乏维生 素A,可使其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增强,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弱。
黄利娜2013)的实验同样 验证了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A可提高亲鱼抗氧化能力、有效降低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程 度2.2维生素对水生动物免疫的影响2.2.1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主要是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所有细胞,主 要包括T细胞、B细胞、杀伤细胞(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吞噬 细胞等虽然鱼类和哺乳动物进化上相差甚远,但很多研究表明,鱼类存在类似于哺乳动物 的T、B样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2.2.1.1吞噬细胞 鱼类吞噬细胞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与哺乳动物类似,主要具有吞噬 异物及清除坏死组织的功能吞噬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具有吞 噬作用和呼吸爆发作用,其作用方式主要通过吞噬作用破坏异物,其溶酶体中含有丰富的溶 菌酶、蛋白水解酶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等,并且这些酶对大多微生物是致死性的,而呼 吸爆发作用则能产生高度反应性的氧代谢产物,这些氧代谢产物对微生物也有很大的毒性 (杨奇慧2004)维生素A能提高虹鳟白细胞呼吸爆发率(Thompson等,1995)和大西 洋鮭巨噬细胞的活性(Thompson等,1994)上述可见,维生素可影响水生动物吞噬细胞 吞噬功能和呼吸爆发率。
2.2.1.2红细胞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巨大的固有免疫细胞,在清除循环系统免疫 复合物、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在活化适应性免疫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起重要的 作用国内外关于维生素对水生动物红细胞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多研究表明,建鲤和凡纳滨 对虾摄食维生素A缺乏的饵料,血液中红细胞数量降低而导致贫血(杨奇慧,2007、2005) 冯仁勇(2006)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能显著提高建鲤红细胞数量2.2.2体液免疫鱼类体液免疫因子一般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和特异性免疫因子维生素 可直接作用于B淋巴细胞,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参与促进抗体的合成,促进淋巴细胞的转 化,刺激白细胞介素和干扰素的分泌,诱导淋巴细胞增殖与维生素A相关的报道集中在血 清溶菌酶、补体方面2.2.2.1血清溶菌酶 溶菌酶是一种低分子量不耐热的碱性蛋白,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 参与血清的非特异性防御过程Flekher(1973)对鲽科鱼类研究发现,血清溶菌酶的含量 和活性在免疫后均大幅度提高,且溶菌酶还可以与几丁质一起作用于细菌或病原的细胞壁, 更有效地攻击病原目前,关于维生素A添加水平与血清溶菌酶活力的关系在一些水生动物 上研究报道较多。
杨奇慧等(2005)研究发现,维生素A对幼建鲤血清溶菌酶活力有显著影 响杨奇慧等(2007)在对凡纳对虾的研究中发现,血清溶菌酶活性随着维生素A添加水平 由0上升到36 mg/kg时显著升高,但随着维生素A水平由36 mg/kg增加到72 mg/kg饲料, 溶菌酶活力显著下降可见,维生素摄入量的不同,对血清溶菌酶活力的影响也不一致2.2.2.2补体 补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因子,它是存在于鱼体血清和组 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可以通过经典途径或旁路途径激活的细胞溶解作用,和由被激活 的补体组分释放的片段所行使的调理作用,补体激活后产生的各种中间产物能够增强吞噬功 能,中和及溶解异物,清除免疫复合物,在鱼类早期抗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维生素 能提高水生动物补体功能Zhou(2008)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维生素A能显著提高美国红 鱼血清补体活性,能明显地影响美国红鱼补体的抗体依赖性溶血活动2.3维生素A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维生素A是水生动物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能够调节 节体内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促进动物体的视觉功能,并参与某些特殊物资, 如对虾的虾红素的形成。
2.3.1水生动物生长与维生素A的关系 张璐(2006)研究表明,在精制基础饲料中添加不 同含量的维生素A饲养鲈鱼9周后,发现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不足时,鲈鱼的增重率显著降低, 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进一步增加维生素A的含量后,鲈鱼的增重率,饲料转化率和 蛋白质效率都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鲈鱼摄食不添加维生素A的饲料后表现出死亡率升 高,眼球膨胀和鳍基充血等维生素A缺乏症,补充维生素A后这些症状全部消失这说明 维生素A是鲈鱼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一类维生素,饲料中必须添加足够的维生素A来满足 鲈鱼的需求2.3.2水生动物代谢物与维生素的关系 动物生长期,骨骼碱性磷酸酶(AKP)是血清AKP 的主要来源(索兰弟,2002)维生素A进入机体,不仅影响钙、磷的吸收和沉积,还可加强 破骨细胞的活动,致使AKP活性升高(金久善等,1994;索兰弟,2002)Kaul等(1993)研究 指出,小白鼠缺VA使血清、肝脏和肾脏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降低48. 6%、65.8%和61.9% Kramer(1980)认为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可能是骨病或肝病的结果,并指出血清碱性磷 酸酶具有临床诊断的重要意义在鱼类,有学者推测,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的升高,水 生动物骨细胞的代谢作用逐渐加强,骨细胞内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到血清中从而引起血清碱性 磷酸酶含量升高(杨玉菊,2001)。
张璐(2006)研究表明,维生素A缺乏情况下鲈鱼肝脏 会受到损伤,使脂肪合成能力降低,同时又会引起肝脏中脂肪向血液的运输障碍,从而导致 脂肪肝的发生3结语水产动物和维生素A的关系虽然研究颇多,通过维生素A调控水生动物生长是仍是水 产动物营养研究的重点大量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水产动物的免疫、繁殖、生 长发育的影响均表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但仍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维生素对水 生动物发挥免疫功能的有效剂量、维生素间的互作效应等,另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各项生 长指标的测定方法参考文献[1] 周辉霞,甘维熊.维生素A、E、C对水生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中国饲料,2013,06:3 5-37.[2] 魏玉婷.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对饲料中蛋氨酸、精氨酸、维生素A及维生 素E需求量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3] 黄利娜.饲料中不同水平维生素A、E对大菱鲆繁殖性能的影响[D] •上海海洋大学,2012.[4] 周歧存,麦康森.水产动物对脂溶性维生素的营养需要[J].中国饲料,1997,18:27-30.[5] 梁萌青,季文娟.中国对虾幼体发育阶段维生素A营养需要的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1998, 01:86-90.[6] 张璐.鲈鱼和大黄鱼几种维生素的营养生理研究和蛋白源开发[D].中国海洋大学,2006.[7]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汪之顼.维生素A——不一般的维生素[N].中国食品报,2012- 05-01008.[8] 冯仁勇.维生素A对幼建鲤消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