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恢复).ppt
23页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赤道 北半球热力环流(单圈) 北半球单圈环流模式 极 地 热 热 冷 高压 低压 低压 假设:1 地球不自转 无地转偏向力 2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不变 3 地表均一 2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不变 3 地表均一 假设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赤道 北纬30度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 转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堆积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被迫下沉 30°N 0° 60°N 90°N 30°S 60°S 90°S 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 30°N 0° 60°N 90°N 30°S 60°S 90°S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东风带 西 风 带 西 风 带 东 北 信 风 带 东 南 信 风 带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空气积聚下沉 空气幅合上升 空气遇冷收缩下沉 热力因素 动力因素 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 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 练习 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 B、地形的障碍 C、地转偏向力 D、摩擦力 AC 下面四个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风向的是( ) A、 B、 C、 D、 B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A n.3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 压带 B.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 左右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 流下沉,多云雨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夏至日移到最北,冬至日移到最南 3 地表均一 假设2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幻灯片 14不变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 的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愈大, 等量的太阳辐射散 布的面积愈小,地 表单位面积上获得 的太阳辐射能量愈 多 L1 大气上界 地 球 L1 L2 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 短-------大气削弱 少 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 长------大气削弱 多 根据下图所示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判断: (1)图中所示的节气是 北半球的( ) A 、夏至日 B、春 分日 C、秋分日 D、冬 至日 (2)地球上气压带和风 带的移动规律是:夏季 向 移,冬季向____ 移 3 地表均一 假设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亚洲高压阿留申 低压 冬季 冰岛 低压 冰岛 低压 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一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 尔高 压 夏季 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七月 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夏两季,海陆上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 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假设:1 地球不自转 无地转偏向力 2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不变 3 地表均一 全球性大气全球性大气环环流是如何形成的呢流是如何形成的呢 ?? n全球性热力差异是形成全球性大气环流的 根本原因 n但全球性的大气环流还受地球自转、地表 不均一、太阳直射点移动等因素的影响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