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COPD患者康复治疗方案.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80044979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7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OPD患者康复治疗方案一、 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及肺气肿有关的普 遍性气道阻塞.气道阻塞是指在用力呼气时气流阻力增加,属不完全可逆且呈进 行性发展康复治疗采用多层次、多方式、连续的综合措施,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 生理、精神病理和功能障碍进行训练和再训练,稳定或逆转肺部疾病弓I起的病理 生理和精神病理学的变化,以期在肺障碍程度和其生活地位允许的条件下恢复至 最佳功能状态,提高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预防或延缓呼吸 功能障碍的发展,降低住院率,减少经济消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二、 作用机制1、 提高机体能量储备,改善或维持体力,增强运动耐力2、 纠正病理呼吸模式,增加最大肺通气量和潮气量,改善肺通气功能.3、 改善和促进痰液排出4、 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全身状况5、 改善心理状况,缓解焦虑、抑郁、紧张、暴躁等心理障碍三、 临床应用1、 适应症: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2、 禁忌症: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不稳定心绞痛及近期心肌梗死;认知功 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明显肝功能异常癌转移;近期脊髓损伤;肋骨骨折、 咯血等四、康复方案1、重建腹式呼吸模式(1) 体位摆放:用以放松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减少呼吸肌耗氧量,缓解呼吸 困难症状。

      ①前倾依靠位②椅后依靠位③前倾站位(2) 暗示呼吸法:通过触觉诱导腹式呼吸,常用方法:①双手置于腹部法 ②两手分置胸腹法③下胸季肋部布带束胸法④抬臀呼气法(3) 缓慢呼吸:这是与呼吸急促相对而言的缓慢呼吸这一呼吸有助于减 少解剖无效腔,提高肺泡通气量因为当呼吸急促时,呼吸幅度必然较浅,潮气 量表小,解剖无效腔所占的比值增加,肺泡通气量下降,而缓慢呼吸可纠正这一 现象,但过度缓慢呼吸可增加呼吸功,反而增加耗氧,一次每分钟呼吸频率宜控 制10次左右.通常先呼气后吸气,呼吸方法同前2、 缩唇呼气法此法可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传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持一 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为增高的胸膜腔内压过早压瘪,增加肺泡内气体 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其方法 为经鼻腔吸气,呼气时将嘴缩紧,如吹口哨样,在4—6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3、 姿势训练(1) 增加一侧胸廓活动:患者坐位,以扩展右侧胸为例,先作向左的体侧 屈,同时吸气,然后用手握拳顶住右侧胸部,作屈向右的侧屈,同时吸气.重复3-5 次,休息片刻再训练.一日多次.(2) 活动上胸及牵张胸大肌:吸气时挺胸,呼气时两肩向前、低头缩胸。

      亦 可于仰卧位训练3) 活动上胸及肩带训练:坐于椅上或床上或站立位,吸气时两上臂上举,呼气时弯腰屈髋同时两手下伸触地,或尽量下伸重复5—10次,一日多次对 于卧床患者,则鼓励支持其前伸够脚4)纠正头前倾或驼背姿势:站于墙角,面向墙,两臂外展90度,手两侧 墙(牵张锁骨部)或两臂外上举扶于墙(可牵张胸大胸小肌)同时再向前倾,做扩 胸训练也可两手持体操棒置于后颈部以牵伸胸大肌和做挺胸训练对于卧床患 者则辅助其做相应牵张训练以上训练每次2—3分钟,每日多次4、排痰训练 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击、震颤及直接咳嗽目的是促进 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降低气流阻力,减少支气管肺的感染1) 体位引流:主要利用重力促进各个肺段内积聚的分泌物排出,不同的 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引流体位,目的是使此病变部位的肺段向主支气管垂直引流. 引流频率视分泌物多少而定,分泌物少者,每天上、下午各引流一次,痰量多者宜 每天引流3—4次,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间5-10分钟,如有数个 部位,则总时间不超过30—45分钟,以免疲劳2) 胸部叩击、震颤有助于粘稠、浓痰脱离支气管壁其方法为治疗者手 指并拢,掌心成杯状,运用腕动力量在引流部位胸壁上双手轮流叩击拍打30—45 秒,患者可自由呼吸。

      叩击拍打后手按住胸壁部加压,治疗者整个上肢用力,此 时嘱患者作呼吸,在深呼气时作颤摩振动,连续作3-5次,再作叩击,如此重复2-3 次,再嘱患者咳嗽以排痰3) 咳嗽训练:COPD患者咳嗽机制受到损害,最大呼气流速下降,纤毛 活动受损,痰液本身比较粘稠因此更应当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以促进分 泌物排出,减少反复感染的机会.①先进行深吸气,以达到必要吸气容量;②吸 气后要短暂闭气,以使气体在肺内活动那个最大分布,同时气管到肺泡的驱动压尽可能保持持久;③关闭声门,当气体分布达到最大范围后再紧闭声门,以进, 步增强气道中的压力;④通过增加腹内压来增加胸膜腔内压,使呼气时产生高速 气流⑤声门开放,当肺泡内压力明显增高时,突然将声门打开,即可形成由肺内 冲出的高速气流,促使分泌物移动,随咳嗽排出体外.5、全身训练 主要采用有氧训练和医疗体操,包括下肢训练、上肢训练, 以改善肌肉代谢、肌力、全身运动耐力和气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卧床 期患者则主要进行主被动训练、循环抗阻训练等1) 下肢训练:下肢训练可明显增加COPD患者的活动耐量,减轻呼吸困 难症状,改善精神状态.对于可下地行走的患者则主要进行快走、划船、骑车、 登山等有氧运动。

      运动训练频率2-5次/周,到靶强度运动时间为10-45分钟, 疗程4—10周.为保持训练效果,患者应坚持终身训练有运动诱发哮喘的患者 可以在监护条件下,进行小强度运动训练,让患者逐步适应运动刺激.最终多数患 者可以进行一定的运动而不导致哮喘发作这也是一种〃脱敏”治疗COPD卧 床期患者,下肢肌力减退,患者活动受限,下肢训练则主要进行力量训练,以及 循环抗阻训练2) 上肢训练:由于上肢肩胛带部很多肌群既是上肢活动肌,又为辅助呼吸 肌群,如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前锯肌、斜方肌等均起自肩带,至于胸背部 当躯干固定时,起辅助肩胛带和肩关节活动的作用;而上肢固定时,这些肌群又 可作为辅助呼吸肌群参与呼吸活动°COPD患者在上肢活动时,由于这些肌群减 少了对胸廓的辅助活动而易于产生气促,从而对上肢活动不能耐受所以上肢训 练对于卧床期COPD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行上肢负重训练,例如提 重物训练等,以运动时出现轻度气急,气促为宜.提重物训练:患者手持重物,开始0.5kg以后逐渐增至2—3kg,做高于肩部的各个方向活动,每活动1—2分钟,休息2-3分钟,每天1次,监测以出现轻微呼吸急促及上臂疲劳为度。

      6、 呼吸肌训练 呼吸肌训练可以改善呼吸肌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1) 吸气训练:采用口径可以调节的呼气管,在患者可以接受的前提下, 将吸气阻力增大,吸气阻力每周逐步递增2-4cm水柱.开始训练3-5分钟/次, 3-5次/天,以后训练时间可增加至20-30分钟/次以增加吸气耐力.(2) 呼气训练:(1)腹肌训练:腹肌是最主要的呼气肌.COPD患者常有腹 肌无力,使腹腔失去有效压力从而减少对膈肌的支托及减少外展下胸廓的能力. 训练时患者取仰卧位,腹部放置沙袋作挺腹训练(腹部吸气时隆起呼气时下陷), 开始为15kg,以后可以逐步增加至5—10kg,每次腹肌训练5分钟, 也可仰卧位下作双下肢屈髋屈膝,两膝尽量贴近胸壁的训练似增强腹肌;(2)吹 蜡烛法: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口前10cm处,吸气后用力吹蜡烛,使蜡烛火焰飘动 每次训练3—5分钟,休息数分钟,再反复进行每次1-2天将蜡烛与口的距离加 大,直至距离增加到80-90cm ; (3)吹瓶法:用两个有刻度的玻璃瓶,瓶的容积 为2000ml,各装入1000ml水将两个瓶用胶管或玻璃管连接,在其中的一个 瓶插入吹气用的玻璃管或胶管,另一个瓶再插入一个排气管.训练时用吹气管吹 气,使另一个瓶子的液面提高30mm左右.休息片刻可反复进行.通过液面提高的 程度作为呼气阻力的标志。

      每天可以逐渐增加训练时的呼气阻力,直到达到满意 的程度为止7、 物理因子疗法 超短波治疗有助于消炎、抗痉挛、利于排痰保护黏液 毯和纤毛功能超短波治疗的方法是应用无热量和微热量,每日一次,15—20次 为一疗程8、心理行为矫正 COPD患者焦虑、沮丧、不能正确对待疾病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残障程度,因此心理及行为干预非常必要指导患者学会放松肌肉, 减压及控制惊慌可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及焦虑,另外家人、朋友的支持也必不可 少9、 教育和宣传 患者教育是COPD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内容除了 一般知识如呼吸道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药物作用、副作用、剂量及正确使用; 症状的正确评估等10、 注意事项(1)方案个体化;(2)循序渐进;(3)持之以恒,锻炼终生(4)环境适宜, 避免在风沙、粉尘、寒冷、炎热、嘈杂的环境锻炼呼吸时最好经鼻,以增加空气温度和湿润度,减少粉尘和异物的刺激;(5)警惕 症状,锻炼时不应该有任何症状锻炼次日晨起时应该感觉正常如果出现疲劳、 乏力、头晕等,应该及时处理6)训练适度,避免过度换气综合症或呼吸困难;(7)适当吸氧,严重的患者可以边吸氧边活动,以增加活动信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