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网上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单选题1.docx
2页2023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网上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单选题1 ; 2023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网络知识竞赛单项选择题1、下列是一位心理教师与学生在个案时的一段对话 学生:我下了则多功夫,但为什么学习总是不好?老师:这表明你功夫未到位,还要再刻苦一些这位教师没有做到有效 (3) 选项1: 倾听 选项2: 询问 选项3: 共情 选项4: 影响性技术2、有人将学习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学习层次有着不同的学习效果下列哪个学习层次的学习效果最好〔4〕 选项1: 接受认知 选项2: 思考明白 选项3: 行动实践 选项4: 习惯自如3、以下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3) 选项1: 青春期特点包括性与成长 选项2: 青春期的孩子尚处在心理断乳期 选项3: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没有童年期的特点了 选项4: 青春期的孩子不成熟、难沟通4、“策略式教学〞不但知道“教什么〞,也知道“怎么教〞,更知道〔1〕 选项1: 如何有效地教 选项2: 何时教 选项3: 用什么办法教 选项4: 教得怎么样5、个体心理咨询中的要素包括尊重、真诚、共情等,共情也叫 〔3〕 选项1: 共享 选项2: 同情 选项3: 同理心 选项4: 理解6、当生活环境的条件改变时,个体试图采用忍耐环境的这种适应方式是〔2〕 选项1: 积极适应 选项2: 消极适应 选项3: 主动适应 选项4: 拒绝适应7、下面不是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与组织的原那么的是〔2〕 选项1: 主体性原那么 选项2: 保密性原那么 选项3: 民主性原那么 选项4: 参与性原那么8、 一个人不仅有平安感,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和谐,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对外部环境进行适应,他的行为合乎特定的社会文化需要,我们可以判定这个人处于〔3〕的心理状态 选项1: 心理困扰 选项2: 心理障碍 选项3: 心理健康 选项4: 心理异态9、根据Super的生涯开展理论,中学生处在生涯开展的〔2〕 选项1: 成长阶段选项2: 探索阶段 选项3: 建立阶段 选项4: 维持阶段10、教师的课堂角色中,最为主要的是〔2〕? 选项1: 组织者角色 选项2: 传授者角色 选项3: 发明者角色 选项4: 协调者角色11、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知识就是力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学习的主要渠道是 〔2〕 选项1: 向同事学习 选项2: 向书本学习 选项3: 向专家学习 选项4: 向学生学习12、重视学生的意见,并且最大限度地表示理解这体现了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与组织的〔2〕原那么 选项1: 主体性原那么 选项2: 民主性原那么 选项3: 参与性原那么 选项4: 多样性原那么13、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4〕 选项1: 做学生工作的问题 选项2: 找办法让学生听话的问题 选项3: 帮忙学生矫正不良心理状态选项4: 基于关心学生和教师,从学校组织和环境对师生健康开展的影响看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及其处 置的策略与办法14、〔1〕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同一受测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选项1: 信度 选项2: 效度 选项3: 难度 选项4: 辨别度15、七年级团体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2〕能力选项1: 自控 选项2: 独立 选项3: 耐挫 选项4: 贡献16、某中学二年级想做一次关于人际交往的团体,下面哪个团体名称较为适宜?〔3〕 选项1: 携手起航 选项2: 心理之旅 选项3: 牵手你我他 选项4: 放飞希望17、某教师在心理过程中出现诸如“你有自恋倾向〞、“你的行为方式是病态的〞等言语,这是属于共情障碍中的哪一种表现 〔4〕? 选项1: 直接的引导或指导 选项2: 简单的判断和评价 选项3: 空洞的说教和劝戒选项4: 贴标签和下诊断18、心理学家指出,人们的情绪与( 2)正比,与〔2〕成反比。
选项1: 努力值;实现值 选项2: 实现值;期待值 选项3: 努力值;期待值 选项4: 实现值;努力值19、华明在初二期中考试时成绩为班级14名,期末考试时成绩下降到30名,由于成绩的下降,华明受到了家长的批评和责骂则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起落,应该如何正确对待?〔3〕 选项1: 是学生存在骄傲心理,不好好学习的结果,应该说服教育 选项2: 对学习成绩下降不能容忍,批评教育后送班加强学习 选项3: 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是成长的契机选项4: 成绩下降是个危险信号,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要慎重对待 20、在国外心理咨询业较兴旺的国家,一位心理咨询师平均〔2〕就要接受一次心理督导 选项1: 咨询一次 选项2: 1—2周 选项3: 一个月 选项4: 一年21、信度只受〔2〕的影响 选项1: 系统误差 选项2: 随机误差 选项3: 恒定效应 选项4: 概化理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