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日照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11页1 -山东省日照市山东省日照市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第ⅠⅠ卷卷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和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 1-2 题1. 关于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 与近地面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保持一致B. 分布呈由低纬向高纬均匀递减的规律C. 此分布规律没有考虑大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D. 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不到北极地区的 2 倍2. 关于我国年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太阳辐射较强 B. 江南丘陵因多山地形,太阳辐射较弱C. 西藏比云南纬度高,太阳辐射较强 D. 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熏烟驱霜是指霜冻来临前点火生烟,以减轻霜冻冻害(如图)。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 3-4 题 2 -3. 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A. 削弱大气逆辐射 B. 削弱太阳辐射C. 增强大气逆辐射 D. 增强地面辐射4. 右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A. ①-②-③ B. ①-④-②C. ②-③-④ D. ③-④-②读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风带 1 与风带 2 风向不同),完成 5-6 题5. 图中气压带表示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6. 若某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特点是A. 全年炎热干燥 B. 全年寒冷干燥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温和湿润下图为我国某区域 12 月某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 7-9 题 3 -7. 此时影响 A 地的天气系统是A. a B. b C. c D. d8. 据图预测甲地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A. 严重雾霾 B. 大风降温 C. 高温暴雨 D. 晴空万里9. B 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下图表示某地地层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4 -10. 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11. 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判读正确的是A. 甲为背斜成山 B. 乙处适合修建水库C. 丙与泰山成因相同 D. 甲地适合开采地下水读某海区洋流示意图,完成 12-13 题。
12. 据图中等温线判断箭头所示洋流A. 北半球寒流 B. 北半球暖流C. 南半球暖流 D. 南半球寒流13. 关于图中洋流描述正确的是A. 对沿岸降温减湿 B. 常年受西风吹拂而成C. 位于大陆的东岸 D. 冷海水上泛形成渔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秦岭南坡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4-15 题14. 同学们在山麓看到的自然带是A. 温带草原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5. 同学们观察到秦岭南坡的垂直带谱,与某水平方向的自然带谱相似该方向是A. 所在经度向沿海方向 B. 所在纬度向较低纬度方向C. 所在经度向内陆方向 D. 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 5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16-17 题。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聚落最可能出现在④ B. 人口可能大量从④向①处迁移C. 人口与聚落最密集的区域是③ D. 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河流17. 目前①处人口老龄化程度很高,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处A. 生态环境好 B. 生育率低 C. 死亡率低 D. 进城务工多读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回答 18-20 题18. 老城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 背靠山坡,环境优美 B. 靠近铁路,交通便捷C.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D. 人口密集,市场广阔19. ①②③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6 -A.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D.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20. 若甲处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比较适合的是A. 花园别墅,城市中央 B.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 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D. 视野开阔,俯瞰全城读甲、乙、丙三地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完成 21-22 题。
21.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 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大 B.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C.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 常年温和湿润的气候22. 乙类农业分布的典型地区是A. 墨累一达令盆地 B. 西欧地区C. 美国中央大平原 D. 四川盆地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 23-24 题23. 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气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7 -24.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郊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 稻田 B. 鱼塘 C. 果园 D. 菜地花圃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回答 25-26 题。
25. 模式一对应的是A. 水果加工 B. 石油化工 C. 电子装配 D. 时装设计26. 下列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B. 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C. 目前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D. 在布局时受科技因素影响较大下表中数字 1-4 表示海运、航空、公路、铁路 4 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劣的大体排序(“1→4”表示“优→劣”)分析表格数据,完成 27-28 题27. 某地突发严重的地震灾害,调运救灾物资最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28. 为了联系更多的城镇,应选择建设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8 -A. ① B. ② C. ③ D. ④下图为我国某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读图完成 29-30 题。
29. 甲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 能源 B. 原料 C. 市场 D. 技术30. 该生态产业园生产模式A. 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 D.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第第ⅡⅡ卷卷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在海边住上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的体验:晴朗的白天,常有风从海上吹来;而到了夜晚,风又从陆地吹向海洋这种有规律循环出现的风就是气象上所说的海陆风下面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 9 -(1)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形成陆风的热力环流,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 分)(2)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4 分)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一般认为,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只是土壤侵蚀的过程实际上,在土壤侵蚀的同时,地貌,植被,地方气候也在同步变化。
因此,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1)描述黄土高原地貌的主要特点2 分)(2)简述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8 分)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 19 世纪中期战争造成人口大規模西移;第二次是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东北五大湖工业城市;第三次是 20 世纪 20 年代到 60 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 10 -因使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随着南部宇航、西部电子等新兴工业的兴起,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1)20 世纪初美国东北部处于城市化进程的_____________阶段,说明此阶段出现的城市化问题6 分)(2)分析美国国内第四次人口迁移的拉力4 分)34. 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 分)(1)说出辽中南工业区的区位优势4 分)(2)参考鲁尔区的综合整治经验,提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6 分)- 11 -山东省日照市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