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wen****18
  • 文档编号:596297057
  • 上传时间:2024-1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5.38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练习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学习任务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①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②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③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④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北宋•苏轼《范文正公集叙》节选)【丙】江上渔者⑤【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注释】①尧夫: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②彝叟:范纯礼,字彝叟,范仲淹第三子。

      ③德孺:范纯粹,字德孺,范仲淹第四子④待:依靠⑤此诗是范仲淹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主政苏州时,为治理水患,在苏州一带察看水情时所作1.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2.请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文言字词方法关联点解释读之至流涕勾连成语法痛哭流涕①   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课内迁移法属予作文以记之②   乃克为之查阅字典法“克”有以下义项:①能够②战胜③克制④约定或限定(时间)③   (填序号)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4.“渔夫”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赋予隐士的形象,但范仲淹《江上渔者》里的“渔夫”却另有内涵请根据提示,补充下列表格诗句创作背景渔夫形象探究结果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驾舟访友,即兴唱和从容自适,悠然脱俗不同的内涵源于不同的关注点张志和、柳宗元笔下的“渔夫”都是隐者的形象,而从范仲淹对渔夫的关注点来看,范仲淹具有④   的政治家胸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谪居永州,寄情山水①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②   ③   5.乙文中“岂非命也欤?”“岂非畴昔之愿也哉!”都用到了“岂非……欤/哉”的句式文章内容,说说这一句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范仲淹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小语在做范仲淹的专题探究时发现司马迁说“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认为“文正”是谥号之顶级因此,小语号召同学们对“范仲淹为何能谥号‘文正’”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政治成就】范仲淹自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后,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政治抱负奔波,更是因直言进谏而“四起四落”请阅读下面材料,感受范仲淹的为政情怀甲】仲淹以进士解褐①,为广德军司理②,日抱具狱,与太守争是非守或怒临之,公不为屈,归必记其往复辩论之语于屏上比去,至字无所容仲淹)服除③,至京师,上宰相王曾书,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余言,王曾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 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立仗,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为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

      殊惭无以应节选自司马光《涑水纪闻·卷十》)【乙】我有生兮,累阴阳之含育;我有质兮,处天地之覆露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斤不我伐,弹不我仆④母之鞠⑤兮孔⑥艰,主之仁兮则安度春风兮,既成我以羽翰;眷庭柯兮,欲去君而盘桓思报之意,厥声或异警于未形,恐于未炽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故告之则反灾于身,不告之者则稔祸于人主恩或忘,我怀靡臧⑦ 虽死而告,为凶之防 亦由桑妖于庭,惧而修德,俾⑧王之兴;雉怪于鼎,惧而修德,俾王之盛天听甚逊,人言曷病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 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节选自范仲淹《灵乌赋》⑨)【注释】①解褐:进入仕途②司理:主管狱讼的官职③服除:守丧期满④仆:倒下⑤鞠:养育,抚养⑥孔:很⑦臧:好,善⑧俾(bǐ):让⑨《灵乌赋》:当时范仲淹被贬饶州,梅尧臣以乌鸦为喻劝范仲淹不必直言取祸范仲淹作此篇借乌鸦之言答之6.为读懂材料记叙的范仲淹的政治事迹及主张,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提示方法解释文中加点字词原文语句方法示例加点词释义日抱具狱课内迁移法:小大之狱(《曹刿论战》)⑴   遂除馆职查阅词典法:①去掉;②改变;③任命;④台阶⑵   (填序号)思报之意语境推测法⑶   厥声或异字源推断法:昂本义:奇特;奇怪。

      《说文解字》)⑷   7.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鲜明地体现了范仲淹的为政思想,请你帮小语翻译并回答他的问题①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为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这句话是范仲淹对晏殊的回复,范仲淹的态度很值得品味,你看到了怎样的范仲淹呢?)②故告之则反灾于身,不告之者则稔祸于人乙】文表面写“灵乌”,实际是在写什么?)8.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主张给后代文人带来很大影响,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范仲淹是如何展现该风骨的9.请结合文章的具体事例(至少三件)和【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选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政治情怀?【链接材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节选自《岳阳楼记》)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郑夑(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①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夑开仓赈济,或阻之,夑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注:①公之余:公事之余节选自《清史列传•郑燮传》)10.下列加点词含义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或阻之 B.上下天光/上有谴C.饮少辄醉/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D.即发谷于民/野芳发而幽香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进亦忧,退亦忧②室无贿赂,案无留牍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迁客骚人是因外物美丽和个人得意而乐,古仁人们是因天下之乐而乐。

      B.【乙】文中郑夑与文人畅饮咏诗,众人已然忘记他是官吏了,说明郑夑与民同乐C.【甲】文将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悲喜观对比,最终是为了突出古仁人的旷达胸襟D.【甲】文问“吾谁与归”;【乙】文道”上有谴,我任之”,都是因被贬感极而悲的话13.有人说,【乙】文中的郑夑应该属于【甲】文中范仲淹提到的“古仁人”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请结合【乙】文说明理由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甲】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范仲淹①西湖载客恣游从②,湖上参差半佛宫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③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丙】延州诸砦④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先是,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⑤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用种世衡策,城青涧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有无。

      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鄜城⑥为军,以河中、同、华中下户税租就输之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籴⑦十之三,他所减不与诏以为康定军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注释】①北宋皇佑二年,吴中发生饥荒此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他发动各地整修寺院,翻修官仓,借工程雇佣大批饥民②从:同“纵”,放任③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循吏,曾任蜀郡守,政绩卓著④砦(zhài):同“寨”,守卫用的栅栏、营垒⑤钤(qián)辖:节制管辖,宋代武官名⑥鄜城:地名⑦籴(dí):买进(粮食)14.读完诗歌后,小语制作了下面表格,请你完善信息①画面提示风光无限请展开想象,描绘【甲】《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颈联呈现的画面   ②情感表达触景生情诗人不禁发出“向此行春无限乐”的感叹,诗人为   而乐15.请用“/”标出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将 不 择 人 以 官 为 先 后 取 败 之 道 也16.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微斯人   ③使更出御贼   ④诸砦既废   1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18.苏轼这样评价范仲淹:“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乙】文中范仲淹也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请你结合【甲】【丙】两文谈谈范仲淹政治情怀的具体体现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题目甲】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时龙大渊、曾觌①用事,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地理】工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初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发展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 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视自由+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让家更美好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农业 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数学】代数式第1课时代数式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回顾与思考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docx 【初中政治】提高防护能力+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政治】友善待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惜师生情谊+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