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办法.docx
15页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以下简称 “观察与沟通”)管理,逐步消除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依据管道局《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 理办法》,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项目部所有工 作场所及办公和生活服务区域,也包括分包商的相关工作场 所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行为安全观察,是指对一名正在工 作的人员观察 30秒以上,以确认有关任务是否在安全执行, 包括对员工作业行为和作业环境的观察第四条 观察与沟通的重点是观察和讨论员工在工作地 点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安全观察既要识别人的不安全 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也要识别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 状态第五条 公司机关部室科级以上领导和分公司、项目部 机组长(站长、队长、车间主任、)及以上领导都应开展观 察与沟通,不得由他人代替第六条 观察到的所有不安全行为和状态都应立即采取行动第七条 行为安全观察不替代日常安全检查,其结果不 作为处罚的依据第八条 公司所属各单位应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进行 随机观察与沟通第二章 职 责第九条 各单位、项目部负责汇总、统计、分析观察与 沟通报告的信息和数据,每季度向本单位领导、HSE领导小 组汇报,并统计结果上报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
第十条 公司机关各部室负责收集本部门的分析观察 与沟通报告,每季度上报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第十一条 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每季度负责汇总、统计 分析观察与沟通报告的信息和数据,向公司 HSE 委员会汇 报第十二条 公司机关科级以上领导负责安全环保联系 点所属区域或作业现场的观察与沟通;分公司、项目部机组 长(站长、队长、车间主任、)及以上领导执行其所属区域 或作业现场的观察与沟通;分析观察与沟通报告结果;制订、 执行并跟踪观察与沟通报告整改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资源第三章 观察与沟通计划第十三条 观察与沟通分为有计划的和随机的两种形 式1)有计划的观察与沟通是指制定观察与沟通计划,并 且按照计划实施观察与沟通行为观察与沟通计划应至少包 括:区域、频次、日程安排,并纳入个人安全行动计划中2)随机的观察与沟通是指计划外的第十四条 观察与沟通频次要求,公司机关科级以上领 导每季度不应少于一次;分公司、项目部机组长(站长、队 长、车间主任、)及以上领导每月不应少于一次第十五条 观察与沟通的执行人员应以下列方式进行:1)以请教的方式与员工平等的交流讨论安全和不安全行为,避免双方观点冲突,使员工接受安全的做法;2)应说服并尽可能与员工在安全上取得共识,而不是使员工迫于纪律的约束或领导的压力做出承诺,避免员工被 动执行;3)应引导和启发员工思考更多的安全问题,提高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 观察与沟通应按六步法实施:1)观察现场观察员工的行为,决定如何接近员工, 并安全地阻止不安全行为;2)表扬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表扬;3)讨论与员工讨论观察到的不安全行为、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后果,鼓励员工讨论更为安全的工作方式;4)沟通就如何安全地工作与员工取得一致意见,并 取得员工的承诺;5)启发引导员工讨论工作地点的其他问题;6)感谢对员工的配合表示感谢第十七条 观察与沟通应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内容:1)员工的反应:员工在看到他们所在区域内有观察者 时,他们是否改变自己的行为(从不安全到安全)员工在 被观察时,有时会做出反应,如改变身体姿势、调整个人防 护装备、改用正确工具、抓住扶手、系上安全带等;2)员工的位置员工身体的位置是否有利于减少伤害 发生的几率;3)个人防护装备员工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合适, 是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4)工具和设备员工使用的工具是否合适,是否正确, 工具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非标工具是否获得批准;5)程序是否有操作程序,员工是否理解并遵守操作 程序;6)人体工效学办公室和作业环境是否符合人体工效 学原则;7)整洁作业场所是否整洁有序第五章 观察与沟通报告与结果统计分析 第十八条 观察者应在观察与沟通过程中填写观察与沟 通报告表(参见附录 1)。
观察与沟通报告表中不得记录被观 察人员的姓名第十九条 各单位、项目部对观察与沟通结果应每半年 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主要包括:1)对所有的观察与沟通信息和数据进行分类统计;2)分析统计结果的变化趋势;3)根据统计结果和变化趋势提出安全工作的改进建议 第二十条 各单位、项目部针对统计分析结果,认真进 行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发生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每年6月底和 12月底前将本单位观 察与沟通结果统计表(参见附录 2)和分析报告报公司质量 安全环保部门第六章 附 则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附录:1、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记录表2、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结果统计表3、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常用话题举例4、有效开展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的提示单位:观察区域:观察日期:观察观察人(签名):员工的反应员工的位置个人防护装备工具和设备程序观察到的人员的异可能未使用或未正□不适合该作□没有建立常反应□被撞击确使用;是否完业□不适用□调整个人防护装□被夹住好□未止确使用□不可获取备□高处坠落□眼睛和脸咅B□工具和设备□员工不知道□改变原来的位置□绊倒或滑倒□耳部本身不安全或不理解□重新安排工作□接触极端温度的物体□头部□其他□没有遵照执□停止工作□触电□手和手臂行□接上地线□接触、吸入或吞食有害物□脚和腿部□其他□上锁挂牌质□呼吸系统办维□□□□□□观察观察区域不安全行为或状况的描述不安全行为或状 态的类别示例:办公室双脚离地坐在椅子上员工位置示例:维护车间员工在未佩戴眼睛保护装置的情况下执行打磨操作个人防护装备示例:生产装置员工在转动设备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打开设备防程序附录 2观察与沟通结果统计表单位: 观察区域: 时间:观察类别可能造成的伤害(轻伤/重伤/死亡)其他事故全部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轻伤重伤死亡其他事故不安全行为数量不安全状态数量不安全行为/小时不安全状态/小时员工的反应员工的位置个人防护装备工具和设备程序人体工效学整洁总计附录3观察与沟通常用话题举例A.1 观察管理人员的常用话题举例A.1.1 您的员工是否发现一些规章和程序难以遵守和执行? 为什么?A.1.2 您的员工了解您对他们的期望吗?A.1.2 您能告诉我您所辖区域有关安全方面有哪些投入吗?A.1.3 近几年,您发现您所辖区域的安全状况有什么变吗?A.1.5 您如何开展安全培训?A.1.6 为实现无事故的表现,您正在采取哪些行动?A.1.7 近期您会着重关注哪方面的安全问题?(如:员工安全 意识、劳保着装等)A.1.8 为什么您会关注这些问题?您采用什么方法了解这些 问题?A.1.9 您认为哪些区域、工作、行为或者哪件设备需要留意 安全问题?为什么?A.1.10 您认为您的员工最担心哪些与安全有关的任务或者工作?为什么?A.1.11员工为什么会违反XXX规章制度或程序?A.1.12 员工是否受到过伤害?A.1.13 您如何评估员工的安全表现?A.1.14 您的员工在安全方面有哪些需求?A.1.15 您的上级对您在安全方面有哪些期望?您如何了解 这些期望?A.1.16 您与您的上级讨论安全问题吗?是定期还是不定期 的?什么情况下讨论?A.1.17 您的上级了解您团队的安全表现吗?通过什么方式 了解的?您了解您的上级对您(或团队)的评价吗?A.1.18 您的上级和您一起进行观察吗?观察的频率如何? 您从此行为中有何受益?A.1.19 您使用处罚措施去纠正违规行为吗?您曾经这样做 过吗?何时?A.1.20 您进行过工作前安全指导吗?您都讲了哪些内容? 您执行检查以确保规定的要求得到遵守吗?A.1.21 您曾经努力预测下一次伤害事故吗?您认为其将在 何处以什么形式出现?A.2 观察普通员工(承包商员工)的常用话题举例A.2.1 您的岗位所需经过的安全培训有哪些?您经过培训了 吗?A.2.2 您的工作区域内有哪些重大危险源?您的工作会涉及 哪些风险?A.2.3 您工作中最担心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A.2.4 您了解您的主管对您在安全方面有哪些期望吗?A.2.5 为什么会违反规章制度和程序?A.2.6 您是否发现一些规章和程序难以遵守和执行?为什 么?A.2.7 您发现哪些工具和/或者设备不易于使用,或者使用起 来具有危险性?为什么?A.2.8 您的主管经常关注哪些安全问题?采取什么手段?A.2.9 您认为现场实际上是由谁在负责推行和维持良好安全 表现的?A.2.10 您什么时候接受过相应的安全培训?培训的方式有 哪些?您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A.2.11 在您的工作中有没有采用过违背安全做法的捷径? 您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A.2.12 您曾经为安全措施、方法或者规章制度及程序的制定 工作做过贡献吗?A.2.13 您针对安全问题提出过合理化建议吗?内容是什么 您的建议被采纳了吗?A.2.14 您如何评价您的主管组织的安全活动?A.2.15 您喜欢哪些安全活动?为什么?A.2.16 如果是您负责执行该安全活动,您将做出哪些改变? 怎样改变?为什么?A.2.17 当您碰到安全问题时您向谁求助?A.2.18 在您的区域内,哪里最可能发生严重伤害事故?A.2.19 有关操作的哪些方面最易于出现问题?A.2.20 是否参加过安全会议?这些会议值得开吗?它们提 供双向沟通的机会吗?附录4有效开展观察与沟通的提示B.1 观察与沟通技巧B.1.1 原则上,不应当着员工的面记录观察的结果。
B.1.2 观察时,应重点关注人的行为B.1.3 观察与沟通活动不应仅得出一份整改措施的清单B.1.4 在开始讨论之前应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观察B.1.5 应充分与员工交流、沟通,花费一些时间营造轻松、 愉快的氛围,不能急于求成B.1.6 与员工交流时,应采用请教或询问的方式,目的是让 员工认识到改善其安全表现的必要性讨论应采用一定的技 巧进行引导,而不是采取强制、指教的方式B.1.7 讨论应开放、真诚、直接,而不应形成争论或者对峙 的场面且须将讨论活动当作一次相互之间的学习机会B.1.8 应鼓励员工对安全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并书面记录(记 录应在与员工讨论之后进行且不应当着员工的面记录)此记 录可作为隐患整改的参考建议B.1.9 对遵章守纪、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等的员工行为应鼓励 或提出表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