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积极与消极影响.docx
8页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积极与消极影响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积极与消极影响20__年2月初,CNNIC发布了《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 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以较为权威可信的数据说明了前一 年中国网民数量的变化情况截至20_ —年底,中国网民规模 已达6.49亿人,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 为47.9%.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__年底增加5672万 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如此多的网民存在,网 络语言盛行就不足为怪了网络语言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从诞 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可谓“神速”.在 使用传统文字的基础上,网络语言还包括使用拼音或者英文字 母的缩写,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 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 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覆盖国 家信息化各领域的基础性资源,其信息处理的技术和使用水 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广大网民应该 正确认识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扬长避短,使现代汉语 不断丰富与发展一、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积极作用网络语言目前深受到广大学生和网民的欢迎,也就说明它 是有强大生命力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 的发展。
它的存在和流行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丰富了现代汉语网络语言丰富了现代汉语网络用语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 我们日常生活,进入了我们的语言体系和文字书写体系,让网 民们无比惊喜每年都有一些新词被编入汉字字典,而这些字 都主要有网络兴起和传播的,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话语圈里进 行交流和沟通,代表着时代的气息和潮流,也代表着语言“与 时俱进”.譬如20―年的《新华字典》第11版就将“房 奴”、“网民”、“秀场”、“学历门”等新词收入网络语 言指的是它以汉语为基础,夹杂英文、图像还有符号所形成的 语言混用语还有两个特色跟传统语言不一样第一个是网络 语言通过非语言线索,它能够让我们传统的对话更显得生动活 泼,这是传统语言达不到的第二个是网络语言,它补充了所 谓的社会临场感,也就是社会语言上所谓的Socialpresence. 这两个特色呢,它可以让语言的对话产生更多面对面的效果, 丰富了传统语言,让语言更加多姿多彩2. 促进词汇和词义的发展词汇和词义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 的变化紧密联系着的旧事物的消亡,新事物的产生,观念的 变化,认识的深入……都必然会在词汇和词义中打上印记。
网 络交际属于实时交流,既要简单易用,又要节约时间为了实 现快速输入,人们把符号、数字、汉字、拼音、英文字母杂糅 在一起,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网语”.网络语言除用字较少 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 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各 种图形符号、字母词、数字词等,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 语言模式在目前的6.49亿网民中,绝大多数是思想活跃的年轻 人,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构思巧妙,遐想无限,最大限度 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极具创新性,促进词汇和 词义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 演变1)新词的产生语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丰富, 网络中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涌现出许多新词如:正能 量:“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其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 查德•怀斯曼的专着《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 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 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正能量”一词迅速被广大人民群 众接受,成为20——年年度热词,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 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在新闻联播中多次使用,为社 会集聚起更多的“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就强 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 革的强大“正能量”.席丝:在网络中常指一个人符合穷、丑、矮、矬、撸、 呆、胖这些特征。
席丝(或写作“吊丝”),是中国网络文化 兴盛后产生的讽刺用语,开始通常用作称呼“矮矬穷”(与“高富帅”相对)的人其中“席丝”最显着的特征是穷,房 子、车子对于席丝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20_ —年初,“席丝” 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流行起来,年轻人群体间的语言文化中更 被广泛应用相对于席丝最初的定义,如今却已成为一种社会 性的自嘲现象拍砖:指提意见、批评、点评等菜鸟:新手驴友:“旅友”的谐音,都指喜欢旅游的朋友,一般指背 包一族2)词义的演变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 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现实现象的变化自然会引起词义的变 化如:“亲(亲)”qin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双亲(父母)婚姻:亲事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本身,自己的:亲睹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qing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而网络中的语言“亲”,源自淘宝体,卖家对买家亲热的 称呼,之后逐步流传开来,演变为一种对对方的昵称,旨在拉 近对话者双方的距离,使谈话更自然又如:“同”,这个“同”字原本是光明的意思,但在网 络上却用来表示一个无奈、呐喊的表情,简单一个字,清楚、 明了。
3. 极具形象幽默网络上常用的图形符号就像是“象形”字象形就是造 字时,用描摹客观实体的外形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这些图形符号包括表情、动作的图形等,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 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仅仅一个 图胜过千言万语,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直接这就是网 络语言的创意,这就是网络语言在传达当中带来的高效率如:各种表情念还有热极一时的“土豪”一词,用于讽刺那 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尤其是通过装穷来炫耀自己有钱的 人近年来,城市建设中的拆迁户,花钱大方,喜欢攀比,用 “土豪”二字形容,简直太恰当不过了二、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消极影响在网际交流中,人们通过对语言的创新使用体现个性、追 求新鲜感,这使得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新奇性;网言网语轻松 幽默的风格,还迎合了紧张忙碌的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需要但 不可忽视的是,网络语言在拥有上述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诸 多问题,最突出的是以下三个方面:1. 错别字流行很多网民使用错别字作为一种时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最大的误区特别是小孩子,正是一笔一划学语言的 时候,他们基础还都没有打好,可是没有人也没有办法约束的 网络用语对他们的渗透。
孰是孰非,真假难辨青少年正在接 受教育的阶段,如果长期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会使自己对 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降我们在中国各大主流媒体上 都看到过这样的文章,无数的中学老师、小学老师,甚至是大 学教授,都在表达对于目前中小学生语言文字失范的担忧曾 经有一位大学教授表示,在2007年以后入学的大学生,他们 的文笔中,错别字出现的概率明显地提高2. 语义模糊网络语言中,有很多语义模糊的词这些词,如果不接触 网络,很难明白其中的含义如:“什么不叫什么,叫--虾米”.“喜欢不叫喜欢,叫- 稀饭”.又如:“普大喜奔”是“普天同庆、大快人心、喜闻 乐见、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表示一件欢乐的事情,大家要 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庆贺也作贬义词,含幸灾乐祸的 意思不明觉厉”意为“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但 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这些词,让我们的爷爷奶奶辈摸不着 头脑,云里雾里3. 不乏粗俗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注重礼仪规范;中国的语言文字 博大精深,讲究字斟句酌可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不断 创新的洪流中,语言的粗俗化也是确实成为了一帮人的低级趣 味如今的网络可以说充斥着粗俗、轻佻的语言,像“爆头 (打得脑袋开花)、SHIET (狗屎)、WBD (王八蛋)、NQS (你去死)”等随处可见。
尼玛”、席丝、逗比、叫兽“, 在20—年网络低俗词语的使用中位居前四名,甚至有很多粗 俗的网络语言简直不堪入目错别字、模糊词、低俗语言泛滥,是一种语言”雾霾“, 需要加强治理,让我们的语言环境重现”蓝天白云“.净化网 络语言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主要涉及到 三个层面:其一是我们的信息发布者,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提升自身的文明程度;其二是网络平台要加强监管,对一些低 俗热词进行屏蔽,对发布者进行处罚;其三是提高受众的文化 水平,引导他们自觉抵制低俗语言三、结语网络语言构成复杂,使用广泛,有利有弊,不能盲目随 流,要区分不同组成成分、不同应用场合,规范其使用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20_ —年3 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 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 出,到20―年,语言文字信息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监督监 测、测查认证等举措基本完善,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 用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基本 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网络交际中,我们一定要增强语言意识,加强语言资源 的保护、开发和使用,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促进语言 文字事业蓬勃发展。
注释:①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Networkinformation Center,简称 CNN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