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主动防护系统而生]主动防护系统.docx
7页[因主动防护系统而生]主动防护系统 单兵火箭筒是步兵肩射武器,关键用于近距离摧毁坦克装甲车辆、碉堡、永备火力点、土木火力点、建筑物、地面或半地下掩体等坚固目标,是步兵近距离作战的关键攻坚武器从二战至今,单兵火箭筒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尽管当代多种高技术制导武器大量应用于战场,但并未将单兵火箭筒“挤”出战场,相反单兵火箭筒家族伴随技术进步还有愈来愈兴旺之势 在世界范围内五花八门的火箭筒品种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苏联/俄罗斯的RPG系列了从东南亚丛林到中东沙漠,从南亚高原到非洲雨林,无处不能看到RPG火箭筒的影子而且因为装备的普及程度很大,使用者们已经将RPG玩儿出花了――“黑鹰坠落”就是RPG新用途的经典战例 为了让RPG系列能够连续延续传奇,苏联/俄罗斯不停为该系列增加新组员,如RPG―18、RPG―22、RPG―26、RPG―27、RPG―29等现在,RPG系列又将增加一个新型号,那就是俄罗斯刚刚推出的RPG―30火箭筒 RPG―30新鲜出炉 俄罗斯研制新型RPG的最初动力是为了应对国际范围内日益发展的坦克装甲车辆主动防护系统我们知道,主动防护系统因为实现了“以弹打弹”的能力,所以可大幅减弱空心装药的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对坦克的威胁程度。
不过,早先只有俄罗斯自己研制了“窗帘”、“竞技场”等主动防护系统,因此其对研制反制武器的爱好并不大然而,多年来伴随反装甲武器威力的日渐增大,西方国家也陆续研制出了优秀的主动防护系统,如美国的“硬杀伤”系统、以色列的“战利品”系统、法国的“斯帕腾”系统和德国的“阿维斯”系统等假如这些主动防护系统大量装备的话,那么俄罗斯现有反装甲武器的作战效能将急剧降低,从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俄罗斯反坦克武器的出口为此,俄罗斯首先加紧改造现有反装甲武器,其次采取新思绪研制专用于对付主动防护系统的新型反坦克武器由此,RPG-30新鲜出炉了 从研制思绪上讲,RPG-30相当新奇,就是利用一个诱饵弹来吸引和干扰主动防护系统的注意力,而主火箭弹则趁机打击坦克装甲车辆这种武器成功的关键是要在主动防护系统再次反应过来的时间段里完成欺骗和打击过程,不然只是徒增系统的复杂程度和造价 RPG-30的研制任务仍由RPG系列的研制者――巴扎尔特企业负责据美国陆军训练和条令司令部情报支持机构TRISA的情报教授乔纳森・普鲁伊斯玛称,尽管俄罗斯在2021年11月19日公开对外展示了RPG-30火箭筒,并大力向国外用户进行推介,但其现在也只是完成了概念研制和初始测试,距离实际装备还有一段距离,估量要在2021年左右才能进入现役。
结构性能 RPG-30火箭筒是经典的单兵便携式反装甲武器,一次性使用,打完即扔 火箭筒:RPG-30火箭筒采取并联双筒结构,并大量采取了非金属材料和一次性成型工艺在发射筒中有80%以上的零件为塑料件,如上下发射筒的筒体均用平纹玻璃纤维布浸涂树酯卷制成型,上筒外部零件用ABS等塑料注塑、模压成型,一部分金属件采取压铸、冲压加工火箭弹的战斗部全部为冲压和压制件发动机的连接螺杆、燃烧室、带尾翼座的喷管均为铝合金热挤压成型全系统的机械加工件只有极少一部分因为大量采取非金属材料和一次性成型工艺,省工省料、质轻、价廉,提升了武器系统的性能,降低了造价 RPG-30的上发射筒外形和RPG-27火箭筒基础相同,筒壁厚5毫米发射筒两端和中部有铝制加强圈,发射筒中部前第一道加强圈上方焊有折叠式机械瞄准具和发射、击发机构,在中部第一道加强圈和后端加强圈之间有一根纵向加强筋,在中部第一道加强圈和后端加强圈左侧有背带环和背带组件出厂时,发射筒预先装好火箭破甲弹,两端用橡胶盖密封在勤务状态下,火箭弹发动机尾部的固弹器固定在内筒壁上,筒上的塑料导爆管一端和火箭弹上的点火具相连 发射、击发机构由按钮式扳机、扳机簧、击发杆、击发杆簧、导管、击针组件等组成。
平时后瞄准器n形板将扳机掩盖起来,和带拉环的横向保险销一起,作为贮存、运输和携行过程中的双保险装置,以确保使用安全发射时,扣住拉环,拨出保险销,竖起后瞄准器兀形板,则击发杆簧处于压缩状态,按压扳机,即可射击 RPG-30的下发射筒外形是一个比上发射筒细得多的长管,筒壁厚也为5毫米,在发射筒两端也有铝制加强圈和橡胶密封盖筒上的塑料导爆管一端和诱饵弹上的点火具相连 表面上看,RPG-30的结构比RPG-27复杂了很多,但其作战反应时间并没有什么改变,从携行状态到战斗状态的转换时间只需6秒,即使完全没有受过训练的人也能在很短时间内利用自如 瞄准装置:RPG―30采取和RPG-27相类似的简易折叠式机械瞄准具,由后瞄准器和表尺组成后瞄准器是个II形板,板上有觇孔,并装有简单的温度赔偿装置前表尺是个框形窗,内有三条横向分划板,分别对应50米、150米和200米射程 除机械瞄准具外,RPG-30火箭筒也可配用放大倍率倍、视场12度的光学瞄准具 弹药:从现有报道来看,RPG-30的上发射筒配用PG-30型105毫米口径火箭弹,由铝合金弹体、串联战斗部、压电引信、火箭发动机和折叠式稳定尾翼组成。
PG-30的串联战斗部的二级战斗部采取紫铜药型罩,在第一级战斗部破坏坦克反应装甲后,可击穿65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假如用于攻击其它目标,则PG-30火箭弹可穿透米厚的钢筋混凝土、2米厚的砖墙和米厚的土木工事PG-30火箭弹的压电引信由头部压电机构和底部机构两部分组成,最大发怒角75度发动机燃烧室和喷管用高强度铝合金制成,高燃速推进剂采取毛刷式装药结构,药管由弹性胶粘结在固药板上,燃烧时间短 RPG-30的下发射筒所配诱饵弹性能不详,但因为其关键作用是欺骗敌主动防护系统,因此其结构要比主火箭弹简单,重量也要轻得多假如敌方坦克没有装备主动防护系统,则诱饵弹能够破坏爆炸反应装甲,为后续PG-30火箭弹扫清障碍 破甲之道 RPG-30是依靠两枚弹药共同作用来对付主战坦克的,由此两枚弹药之间的发射协调就显得格外主要考虑到射手两次扣压扳机的反应时间未必快过主动防护系统的再次拦截时间,所以诱饵弹和火箭弹的发射应该是一次扣压扳机完成的,只是在导爆时间上有极短暂的间隔时间,以确保诱饵弹先出筒,火箭弹后出筒从现有技术来讲,用延时方法来控制两枚弹的发射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里会引出一个大问题,就是两枚弹在出筒后的同时怎样达成。
因为射击、重量、外形、发动机等方面的区分,诱饵弹和火箭弹的速度肯定会有差异,怎样能够确保这个速度差所造成的抵达目标的时间差小于主动防护系统的再拦截时间,估量俄罗斯巴扎尔特企业在试验中没少费脑筋,可能没有想出最好的措施,于是采取了降低有效射程的措施,以降低诱饵弹和火箭弹的接敌时间,使两枚弹抵达目标的时间差尽可能地小于主动防护系统的再拦截时间尽管现在没有证据显示巴扎尔特企业就是这么想的,但笔者猜想可能如此,不然无从解释RPG-30的射程为何会小于RPG-27 再一个问题就是在对付爆炸反应装甲时,诱饵弹能够侵彻多大面积,又怎样确保后续的PG-30火箭弹恰好打击在反应装甲失效处的装甲上通常而言,体积和重量很小的诱饵弹是极难破坏掉大片的反应装甲的,而火箭弹本身的散布和敌方装甲目标的运动就更难以确保前后而至的两枚弹打在同一处引人瞩目标是,对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巴扎尔特企业也没有做任何解释所以笔者依据巴扎尔特企业一直强调“RPG-30关键是对付主动防护系统的”这一宣传点来大胆猜测,估量RPG-30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 另外,RPG-30尽管在装备方面不占编制,但千克的总重对单兵来说可不是个小负担,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单兵其它武器装备的携带能力。
所以在步兵班内,RPG-30还不能像RPG-26那样达成人手一具的程度 结语 就现在RPG-30的性能而言,也还不足以有效攻击主战坦克,比如其主用的PG-30火箭弹破甲厚度只达成650毫米,无法击穿各国改善型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前装甲加入敌主动防护系统能同时探测和打击多个方向袭来的多个打击武器,那么即使RPG-30的两枚弹配合再完美也难以突破对方的防御 所以,俄罗斯现在可能只是对RPG-30进行了部分简单的性能测试,更复杂的测试估量还未进行,不然也不可能让RPG-30拖到2021年才服役未来最可能的发展情况是,RPG-30将亲密关注世界主动防护系统的最新动态,并努力寻求两枚弹之间更完美的配合之道,不停完善RPG一3 0的技术性能,同时探讨RPG-30的使用战术 对世界上其它国家来说,且不管RPG-30的性能到底怎样,单其设计概念的出现就已经含有重大意义了,因为它标志着“甲弹之争”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对抗阶段同时,这种新奇的设计思想也提醒着各国的武器设计师们在研制武器时不要墨守陈规,而是要不停突破思维惯性,如此才能拿出出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