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e****34
  • 文档编号:614942507
  • 上传时间:2025-09-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4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大单元教学方案📋 一、单元整体框架项目内容说明​单元名称​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年级​二年级上册​核心内容​轴对称、平移、旋转现象的认识与简单应用​课时建议​约4课时(含综合实践活动)​单元主题​图形魔法师——发现变化中的不变之美​最终成果​举办“图形变化创意展”,制作《我的图形变化手册》🎯 二、单元教学目标目标维度具体内容​知识与技能​结合折纸、剪纸、游戏等活动,​初步感知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到对称轴;能描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进行简单的剪纸和图形变换操作​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模仿、体验、创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图形变化的美妙与趣味,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运动美,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轴对称、平移、旋转现象;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进行简单创作· ​难点​:理解旋转现象;能正确描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

      128214; 四、课时安排与核心内容本单元通常包含3个主要部分,核心内容如下:课时课题核心内容主要探究活动1​​《折一折,做一做》​​​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通过折、画、剪创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折纸验证对称;剪纸创作(小衣服、树叶等);寻找对称轴;欣赏对称美2​​《玩一玩,做一做》​​​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玩华容道游戏(感知平移);做陀螺、玩竹蜻蜓(感知旋转);用身体做平移和旋转动作3​综合与实践活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在创意设计中深化对图形变化的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设计对称图案;利用平移、旋转拼摆图形;举办小型“图形变化创意展”128269; 五、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折一折,做一做》(轴对称,建议1-2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折纸、剪纸等活动,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找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能利用轴对称的特点剪出简单的图形· 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欣赏对称美​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能找出对称轴· ​难点​:理解“完全重合”;能独立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各种轴对称图形图片(动植物、建筑、艺术品等)、剪纸作品、剪刀、彩纸· 学生:剪刀、彩纸、尺子、铅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5分钟)​​o 故事导入:“图形王国要举办化装舞会,每个图形都想把自己变得更漂亮你们看,蝴蝶扇动着翅膀飞来了,树叶摇曳着身姿飘来了…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o 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图形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形状、大小是一样的o 揭示课题:《折一折,做一做》——探索图形的变化2. ​探究新知,操作体验(20分钟)​​o ​活动一:折一折,认识“完全重合”​​ § 出示小衣服、树叶、蜻蜓等图片提问:“猜一猜,如果沿着中间这条线对折,会发生什么?”§ 学生动手操作:将图片(或相应形状的纸)对折,观察结果§ 交流发现: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教师讲解: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o ​活动二:剪一剪,创造对称美​ § 教师示范剪一件“小衣服”:​对折→画一半图案→小心剪下→展开强调画和剪都是在对折的纸上进行,且要连接折痕边§ 学生尝试剪一件小衣服§ 挑战升级:尝试剪“王”字、五角星、枫叶等更复杂的轴对称图形。

      § 展示与交流:展示作品,并指出其对称轴3. ​联系生活,拓展认知(5分钟)​​o 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自己的身体、教室门窗、交通工具、数字、字母等o 欣赏课件中呈现的古今中外具有对称美的建筑、艺术品、自然景观等,感受对称带来的稳定、和谐之美4. ​巩固练习,课堂小结(5分钟)​​o 完成教材相关练习,如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o 小结:今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知道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是对称轴还能用剪纸的方法创造出美丽的轴对称图形5. ​作业设计​o ​实践题​:回家与家人一起找一找家里的轴对称物品o ​创意题​:用剪纸的方法设计一个美丽的轴对称窗花第二课:《玩一玩,做一做》(平移和旋转,建议1-2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玩华容道、做陀螺和竹蜻蜓等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能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用手势或语言进行描述· 体验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难点​:描述旋转现象;区分平移和旋转​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华容道游戏板(或APP)、制作好的陀螺和竹蜻蜓· 学生:火柴棍(或牙签)、硬纸板、剪刀、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1.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o 播放华容道游戏视频或演示玩法提问:“棋子是怎么移动的?”(左右移动、上下移动)o 揭示课题:《玩一玩,做一做》——继续探索图形的变化2. ​探究新知,活动体验(20分钟)​​o ​活动一:玩华容道,感知平移​ § 介绍规则:棋子只能上下或左右移动,不能离开棋盘§ 学生分组尝试玩华容道(或简化版),在移动棋子中感受平移§ 交流发现:像棋子这样沿着直线移动​(左右、上下),且本身方向没有改变的运动就是平移§ 寻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推拉窗户、电梯运行、抽屉开关等o ​活动二:做陀螺竹蜻蜓,感知旋转​ § 制作陀螺:用牙签(火柴棍)和圆形(或其他形状)纸片制作陀螺§ 玩陀螺:观察陀螺转动时的情况提问:“陀螺是怎么样运动的?”“它绕着哪里转动?”§ 制作并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的翅膀是怎样运动的§ 交流发现:像陀螺、竹蜻蜓翅膀这样绕着一个点(或轴)转动的运动就是旋转§ 寻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风车转动、电扇叶片转动、钟面指针走动、方向盘转动等o ​对比与区分​ § 讨论:平移和旋转有什么不同?(平移沿直线运动,方向不变;旋转绕一个点转动,方向改变)§ 用身体做动作表示平移和旋转。

      3. ​巩固应用,课堂小结(5分钟)​​o 完成教材相关练习,如判断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o 小结:今天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叫平移;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转动叫旋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4. ​作业设计​o ​观察题​:观察回家路上或家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o ​实践题​:尝试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能旋转的小玩具第三课:综合与实践活动——“图形变化创意展”(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知识进行创意设计与拼摆· 在活动中深化对图形变化的理解,感受数学之美与应用之趣· 培养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准备:​​· 各种颜色的彩纸、剪刀、胶水、尺子、铅笔、橡皮泥、七巧板等​活动过程:​​1. ​活动启动(5分钟)​​o 宣布举办“图形变化创意展”,展示运用图形变化知识创作的作品o 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可选择个人或小组合作,运用轴对称(剪纸)、平移、旋转(图案拼摆、旋转设计)等方式进行创作2. ​创意制作(20分钟)​​o 学生分组选择主题进行创作: § ​对称剪纸坊​:创作更复杂、有创意的轴对称剪纸作品§ ​平移拼图屋​:利用基本图形平移拼贴出图案(如花边、队列等)。

      § ​旋转设计室​:利用图形旋转设计图案(如绘制风车、用七巧板拼摆旋转对称图形等)o 教师巡视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3. ​展示与交流(10分钟)​​o 各小组展示作品,并介绍用到了哪种图形变化的知识o 全班参观、投票评选“最美创意奖”、“最佳应用奖”等o 教师总结点评,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创作4. ​活动延伸​o 将优秀作品在班级橱窗或校园内展示o 鼓励学生思考:还能利用图形的变化设计什么?(如服装图案、墙纸、装饰画等)128161; 六、教学实施建议· ​安全第一​:使用剪刀、牙签等工具时,务必提前进行安全教育,并全程密切关注学生操作· ​充分体验​:本单元核心在于“感知”和“体验”,切忌过早抽象概念或进行机械练习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折、去剪、去玩、去做、去感受· ​语言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操作过程,如“对折后两边一样”、“沿着直线移动”、“绕着一个点转”等,逐步规范数学表达· ​联系生活​: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将课堂所学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和美感· ​鼓励创新在剪纸、拼图等活动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图案和设计,培养创新意识。

      · ​多元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合作精神、表达能力,以及是否能从数学角度观察和欣赏图形世界128221; 七、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资源​:展示丰富的生活中的轴对称、平移、旋转现象的图片、视频课件· ​实物教具​:经典的轴对称剪纸作品、华容道游戏板、陀螺、竹蜻蜓· ​操作材料​:各种颜色的彩纸、安全剪刀、胶水、牙签、火柴棍、硬纸板、七巧板、铅笔、彩笔等· ​环境创设​:教室可布置一个“图形变化探索角”,放置相关书籍、学具和学生作品⚠️ 八、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问题​:学生对“完全重合”理解困难 o ​策略​:多提供实物对比操作,如两个不完全一样的图形尝试对折,发现不能重合,与能重合的形成对比· ​问题​:容易混淆平移和旋转,特别是物体运动方向改变时 o ​策略​:强调运动方式的本质区别——平移是“直直地移动”,旋转是“绕点转动”可通过手势模仿、路径描画(平移画直线,旋转画弧线)来强化理解· ​问题​:剪纸时容易剪断连接处或画反方向 o ​策略​:教师示范时步骤清晰,语言强调关键点(“画一半”、“连接折痕边”)可先让学生在废纸上练习,再正式剪希望这份详尽的教案设计能助您打造一堂生动有趣、充满探索精神的数学课,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真正感受到图形变化的奇妙和数学的魅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1年幼儿园中班心理教育教案范文.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