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土地区渗沟的施工体会.docx
5页黄土地区渗沟的施工体会一、 工程概况平定高速公路是银武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公路主骨架“四纵四 横”的“一横”横穿甘、宁两省区本项目西连连霍公路国道主干线{GZ45}& 国家公路网中起承东启西的作用平定高速公路PD9合同段路线起点为(k227+000),位于静宁县风景川村, 路线终点(K243+000),静宁县堡子湾村,路线全长15.998258公里,全线按双 面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24.5m二、 地质概况平定九标段路线主体呈东西走向,属陇西黄土高原中西部,地貌划分为黄 土梁峁和河谷阶梯地貌,海拔高程为2100〜2200m,普遍遭受切割剥蚀,冲沟 发育,植被稀少,地表水沿黄土节理下渗,形成长流的地表径流本人结合 k236+588〜626段坝式路堤,k237+430〜530段陡坡路堤的渗沟施工,总结体会 如下K236+588〜626段、k237+410〜530段位于河谷阶地地段,盐渍土在沟谷中的 分布较广,沟底形成0.5〜50mm的盐渍表层土呈蓬松状分布于河谷和路基 之间,地下水溢出后形成细流设计排水设施采用020软式渗水管等将流水引 出路外。
因下游中线右侧9.05m有水渗出,长期浸泡后周围土已趋于饱和状态, 施工时将原地基下挖,夯实地基后铺设渗水管、主、支渗沟°k237+480地质概 况与k236+588〜626大致相同一)施工前期准备1、010、020软式渗水管:采用河北衡水三维公司生产2. 土工布反滤层采用强度高、防老化的产品,其技术指标为:单位面积质量680g/m,径向 断裂强力,180kN/m纬向断裂强力,160kN/m, CBR顶破强力20.5kN、撕破强 力,23kN/m:3 .结实的纤维袋4. 砂砾料选择高堡河沟内的砂砾,经现场检测,含泥量不大于5%;5. 碎石:采用三关口 20〜40cm较粗的粒料6. 机具:因地势无法选用压路机,选用平板振动夯二.渗沟的施工采用挖掘机将路基表土及淤泥开挖,K236+588〜626段、K237+480段在施 工过程中,原地基下挖3米以后,挖方面土体仍处于饱和状态,用挖掘机挖一 探坑,由于离沟道较近,故将铺设软式渗沟周围5米范围内采用挖1米直径的 砂桩呈梅花型布设间距为1.6米,直径为1.0米,深1.5米,以保证渗沟至于 地质较好的层面砂桩施工完毕后,已能在上面通过装载机,说明其承载力基 本能满足埋设渗沟的要求,通过地基找出渗沟的坡度,经测量,k236+588〜626 段最终坡度为5%,K237+480处最终坡度为2%,根据设计要求,在处理的地基 上铺设25cm的水泥隔离层,水泥掺量15%,在拌和时,应选择无腐殖,无杂草 的较好的黄土,水泥采用高抗硫水泥,水泥土一定要拌和均匀,经人工挂线分 两层摊铺,分层振动密实,在纤维袋装砂砾后,在水泥隔离层两侧开始码纤维 袋,纤维袋预留1m的间距,纤维袋要分层搭结高度为1m,用人工踩踏紧密, 使纤维袋之间无大的空隙,这样可以防止两侧的细粒土直接进入渗沟堵塞土工 布反滤层空隙,尽可能使渗水经过纤维袋的砂砾过滤,在纤维袋预留的间距内 铺设宽度不小于4.5m,铺展后将软式透水管放在土工布反滤层的中间,若透水 管长度不够时,渗水管接头一定要接好,再用人工将20〜40mm的碎石装进去, 在装料的过程中,不要将碎石与黄土混合,装满后,将土工布先后搭接,接头 搭接25cm,在碎石上分层码放装有砂砾的纤维袋两层,由于是软弱地基要换填 砂砾,将砂砾用人工在两侧填筑,用平板夯分层填筑至渗沟顶,再进行土方的 施工,在填土高度不超过2m施工时,尽量不要将压路机开振动。
三、 埋设渗水管后的效果k236+588〜626段的渗沟埋设一天后,就有地表渗水渗出,经观查,与原来 的流水量基本相符,达到了设计得要求,而K237+480处两天后流水才渗出, 渗水量与原沟道流水大致相同,达到了预期目的四、 后期观察出现的新情况在渗沟埋设完毕后,对两段的渗水情况不断地进行观察,最初十几天,没 有明显的变化,随着路基土方的施工,路基填土厚度增大,K236+588〜626段 的渗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而K237+480处当填筑到标高与设计的挡墙高出5 时,渗沟出口的流水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且渗水面随路基的填筑增高而增高 经过认真的分析,k236+588〜626段位于黄土 V型河沟内,渗沟流水坡度大, 两侧的渗水由于在渗沟范围内换填了 2m的天然砂砾,渗水通道畅通K237+480处位于陡坎上,原设计没有考虑砂砾换填,在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时, 纤维袋两侧的基坑用黄土夯填密实,这样就隔断了渗水通向渗沟的通道,这才 是渗水减少的原因所在由于此时填土高度已达13m以上,再进行大开挖方式 对其解决难度大,缺乏施工可操作性,经现场调查,采取的措施是在这一层面上再埋设一道渗沟不同的是渗沟要通过路基填方地段,原来设计的水泥隔离 土和土工材料已不能满足防渗的要求,改为10cm的砼作为隔离层,做成碟形, 土工布反滤层换成防水土工材料,其它材料和施工方法均与设计相同,只是在 沙袋围起来的范围先用片石挤淤的方法将无法彻底清除的淤泥挤出,用砂砾将 片石的棱角填埋住,以免划伤防水土工膜,在砂砾上铺一层土工布反滤层,以 达到防止砂砾污染的要求。
具体做法是:在埋设防水层时,必须将位于渗水面一侧的土工膜嵌入陡坎 土体宜控制在60cm以上,用黄土将所挖的嵌入点填塞,用工具捣密实,最好 将防水土工布埋设在嵌入位置,选择在渗水面以下至少20cm,其余两侧宜适当 地高于防水土工布的嵌入位置40cm,这样做的目的是所积聚的渗水不进入路基 填方范围,全部由渗沟排出,在防水土工布上用人工铺洒高于渗水面的粗砂砾, 再砂砾上铺设一层土工布反滤层,有效地防止了细粒土进入砂砾层,由于砼面 上铺设的是防水土工布,而且砼又做成碟形,使渗水无法进入填方路基,这就 为路基的稳定投了双保险,同时渗沟的出口(路基的边坡)位置设置了浆砌片 石排水沟,消除渗水对路基的冲刷在填方过程中,通过对k237+480处渗沟的观察,渗水面没有上升的迹象, 半天后渗水就从渗沟排出,渗水量通过观察没有明显的变化,原来的渗沟水不 间断渗出,形成了一个立体分层的排水设施结论:1、埋设渗沟的坡度宜控制在3%〜5%之间,这样有利于渗水流出后 能尽快排出路基超过7%可以做成阶梯状后施工,以防止路基填土失稳局部 滑坡2、在埋设纤维袋外侧各2米范围内均应换填较粗的砂砾其级配宜控制 在大于10mm以上的颗粒,且用土工布反滤层全部包裹起来,防止渗水携带细粒 土滞留,堵塞砂砾的渗水通道。
3、 对路基的渗水一旦堵塞后,就从最薄弱的部位渗出,宜采用“以排为主, 防堵结合”的原则较为合理4、 防水土工布不宜铺得过紧,要留有一定的伸缩量,以防止由于沉降等因 素将土工布拉破5、 在关键部位,一定要加大投入,精细施工否则因小失大,出现大的质 量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以上是我结合施工对黄土地区的渗沟施工的一点肤浅的认识和体会,不足 之处,请各位同事批评并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