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基因畅想》课文分析(pdf)(新版)语文版.pdf
2页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分析-19 基因畅想 基因畅想 基因畅想 这篇课文介绍了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 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象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科幻故 事,也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小品由于文章的内容多处叙述了自己实验的过程,读 来不仅真实可信,还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一般的科学小品容易因为名词术语较多,读起来难度较大但此文语言通俗 易懂,虽有一些名词术语,但并不影响阅读时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而且有些语 言极富文学性,仔细品味,很有意思例如,形容奖章上的小猪,用了“憨态可 掬” ;形容小猪不愿独处,作者用了“锐减” “无精打采” “闷闷不乐”和“郁郁 而终” 等词语,都很有文采除此以外,有些语句写得很俏皮,充满着生活气 息,十分耐读,这是一般科技小品不具备的例如,谈到猪十分干净时,文章写 道: “人们大都认为猪脏,这可真是太冤枉它们了 ” 这里不仅写出了作者对用 来实验的猪具有情感,而且赋予人们印象中的脏猪以人的特征再如,形容小猪 脾性时,文章写道: “猪还特别善解人意,它喜欢偎在你脚边,温厚恭良,从不 暴躁。
”如果陈述对象不标明小猪的话,还以为是在陈述一个依偎在父母身边的 乖巧的孩子又如,在谈到医学专家利用基因技术给病人治病时,文章却这样写 道: “更有趣的是,医学专家为病人量体裁衣的手法将胜过世界上最神奇的设计 师 ”真是妙语惊人,这要比形容医术高明的“妙手回春” “医术高超”等语言 俏皮得多了这些精妙的词语文章中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认 真理解 文章的结构采用倒叙的手法是十分巧妙的,作者从自己“获奖”写起,并用 “奖章上镌刻着一头憨态可掬的猪”巧妙地设下伏笔,由此引发对基因发展“猪 身人心”的畅想,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其实作者在第二段交代得很清楚: “在开 车回家的路上,我时不时如此想象 ”告诉读者这只是一种想象作者的“获奖” 正是对基因未来发展的想象,同时想说明这种成功已为时不远接下去作者从自 己的工作入手,写自己为什么要和猪打交道第四段是过渡段,自然地引出第五 段人体器官移植发展的历史,指出“猪身人心”出现的背景和必要性、紧迫 性以及存在的不足 作者认为 “猪身人心” 的出现是克隆羊之后 “又一惊世之作, 堪称 20 世纪最出神入化、最富前瞻性的创举” 同时也科学地、客观地指出存在 1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分析-19 基因畅想 2 的问题是 “某些猪病毒会因此传染给人” , 使得 “该计划被迫暂停” 。
在此基础上, 作者对基因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畅想,这就是第六段的内容作者是在科学研究 的基础上对基因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畅想作者以十分生动的语言、恰当 的修辞对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医学难题作了形象的描绘: “再过几年,心外科医师 就能像修理工为汽车或自行车换上新零件一样, 为晚期或先天性心脏病人换上簇 新的生物零件猪身人心 ”这里“生物零件”的比喻使用得真是形象极了 “医师们在病人换心后出院时,说不定会像极负盛誉的商家一样亲切地送客 : 您走好,不必心有余悸,我们的产品保质四十年 ”这里对成语“心有余悸 的使用也是既准确又富有新意,很是耐人寻味作者作为一个医学专家,能够把 一个为一般人很不熟悉的换心手术过程这样生动形象、 极富文学色彩而又深入浅 出地描写出来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这也说明了语言的基础作用是多么的重要文 章的结尾作者满怀信心地指出“实现上述大胆的设想肯定已为时不远” ,告诉读 者:作者对基因的畅想不是幻想更不是梦想,是能够很快实现的 课文的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应该依据实际情况, 或简要介绍, 或引导理解, 或留下作业分组讨论: 1对“基因”及其技术的了解,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
为了丰富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编选了一些资料供参考,见“有关资料” 2课文中所叙的一些实验、一些事例,有些是事实,有些是对未来的展望,应 引导学生把握 3基因技术未来能否改变人们的生活,虽然不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但为了丰富 学生知识,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关心科学,有必要进行一次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