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泉景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doc
10页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泉景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 1.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汉语语系中的成语,是独有的语言特色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上浇油B.木已成舟C.聚沙成塔D.滴水成冰 (★★★) 2.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消毒杀菌B.铜丝做导线C.氮气常用作保护气D.天然气用作生活中的燃料 (★★) 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苹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 4.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称量氢氧化物C.氧气验满D.读取液体体积 (★★) 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用途广泛B.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可用来生产氮肥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因而用来做保护气D.空气污染指数中有害气体包括SO2、CO2、NO2以及臭氧等 (★★) 6.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李白《将进酒》中著名诗句,黄河是沿岸数亿人的水源地。
下列关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吸附的方法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还需要进行消毒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C.向黄河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可以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D.自然界的水可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纯水 (★★) 7. 下图分别为某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图2),结合图示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图1所示微观粒子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该粒子是阳离子B.该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C.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8. 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 (★★★) 9.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I;②I 2;③HIO;④X;⑤NaIO 4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 A.I2O4B.KIO3C.AgID.I2O5 (★★) 10.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该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二、多选题(★★★) 11.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3:2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从宏观角度看,物质丙属于混合物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三、选择题(★★★) 12.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则物质一定都是由及其微小的粒子构成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 13.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的是 A.电解水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制氧气 (★★★) 14. 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下图所示,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 不正确 是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B.试管内有固体析出C.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四、多选题(★★★) 15. 某同学发现张大爷家菜园中的蔬菜生长迟缓,便帮他购买施用了一包化肥,如图为该包化肥的外包装标签上的部分说明(其余成分中无氮元素),'请仔细阅读标签并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常常用质量分数来表示某物质的成分或纯度) A.硝酸铵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2B.根据标签可判断,该包化肥是混合物C.100kg该化肥中含氮元素28kgD.这包氮肥的纯度为80% 五、填空与简答(★★) 16. 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氦气 _________ ; ②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 ; ③某残缺标签如图: 该物质中的阴离子可能是 _________ ;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氯化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 ; ⑤n个硝酸根离子 _________ ; ⑥氧化铁 _________ (2)如图是网络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 6H 6)、六氯苯(化学式C 6Cl 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苯由 _________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有 ________ 个碳原子 ②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__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③六氯苯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________ (写元素符号) ④ ________ g六氯苯中含有氯元素21.3g 六、实验题(★★★) 17. 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三套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装置一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实验前测得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40mL,注射器中留有20mL的空气,实验结束后,理论上注射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_________ mL。
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你认为除了要保证氧气完全反应之外,还应注意的事项有 ________ (答1点即可) (2)装置二实验中夹紧弹簧夹,将锥形瓶底部加热,白磷很快被引燃(与红磷燃烧生成物相同),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实验中打开弹簧夹前,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_________ (3)三套装置都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共同的原理是 _________ 七、填空与简答(★★★) 18. 如图所示,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C是最常用的溶剂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Ⅲ较为剧烈,实验室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其目的是防止 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属于 ________ 反应类型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D物质作为新型能源最重要的优点: _________ 八、综合应用题(★★★) 19. 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 【O 2的发现】 (1)我国古代炼丹家发现加热火硝(主要成分为KNO 3)能产生“阴气”(即O 2),比欧洲发现氧气的时间早了1000多年。
①KNO 3受热分解的另一产物为亚硝酸钾(KNO 2)KNO 2由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 ②唐朝炼丹家马和在《平龙认》中指出:阴气(O 2)存在于青石、火硝中,用火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该观点 _______ (填“正确”或“错误”) 【实验制O 2】 (2)“追梦”项目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①指出标号仪器M的名称 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a.过氧化氢溶液分解;b.加热氯酸钾与MnO 2固体若用b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 (填序号),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是 _________ ③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___________ (从“C、D、E"”中选择)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该从 ______ 端通入(填“a或b”) ④空间站中水和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生活保障的重要措施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O 2,可选用右图装置中的 _______ (填序,下同号) (3)过氧化氢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О 2.其他条件相同时,按图2装置分别测定催化剂MnO 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测得锥形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
①实验室用催化剂MnO 2和5%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②用MnO 2作催化剂进行实验至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 【家庭制O 2】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用制氧机逐步走进千家万户 Ⅰ.认识制氧机 (4)新型分子筛制氧机以空气为原料,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图4所示,该获得O 2的过程属于 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化学药剂型家用制氧机如图5,可利用过碳酸钠(2Na 2CO 3·3H 2O 2,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分解为Na 2CO 3和H 2O 2,2 Na 2CO 3·3H 2O 2 4Na 2CO 3+6H 2O+3O 2↑)等试剂与水反应获取O 2加湿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填序号) A.使氧气具有一定湿度B.观察氧气产生速率C.加快氧气的生成Ⅱ.自制简易供氧器 (6)同学们利用饮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日常用品设计并制作了三套装置如图所示 右瓶中所装液体为水,向左侧瓶中加入制氧药品后,发现装置有缺陷的是 ________ 。
(★★★) 20. 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溶液 (1)物质的溶解 ①溶解就是在 ________ 的作用下,溶质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 ②将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中微观粒子存在情况如图1所示,如果将氯化钠改为氢氧化钠,则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是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填符号) ③除搅拌外,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用 ________ 的方式来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任写一种合理答案) (2)溶液组成的认识 写出下列溶液的溶质(用化学式表示):a.硫酸铜溶液 _______ ;b.稀盐酸 _______ (3)溶液的配制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 _______ g,水 ______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氯化钠应放在 ________ (填“左盘”或“右盘”)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