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作业设计(含解析).doc
5页第三节 水资源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有( )A.兴建水库 B.引滦入津 C.南水北调 D.引黄入晋2.(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2021年我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为84.9%,水环境各项指标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下列行为有利于改善地表水水质的是( )A.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B.家庭过量使用清洁剂C.加大农药、化肥使用量 D.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湖读“河南省地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3—4题3.(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期末)针对河南省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特点,下列措施最为合理的是( )A.跨流域调水 B.人工降雨C.在东部平原兴建水库 D.在西部山区兴修水库4.(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期末)下列有关河南省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年降水量分布不均②年降水量大致由南向北递减③年降水量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④年降水量分布特点主要受冬季风的影响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5—6题。
5.(2022陕西宝鸡陇县期末)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中线引长江干流水补给长春等东北城市 B.西线路线短,工程难度小C.实施调水工程的目的是沟通五大水系 D.东线借助京杭运河河道调水6.(2022陕西宝鸡陇县期末)“南水”日均入京量达370万立方米南水”进京影响是( )A.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降低了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C.北京可大规模种植水稻 D.北京可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二、综合题7.(2022湖南岳阳中考改编)“引汉济渭”为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缓解渭河流域用水紧张的问题工程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以避开生态敏感区读该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列举该工程水源地的两个水库名称_________、_________2)该工程经过____(山脉),该山脉以北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_(干湿地区)3)受水区P地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地形区)4)请解释该工程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原因5)请你针对“引汉济渭”工程对渭河流域地区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8.(2021河南开封中考改编)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倍增,且水污染严重,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正式通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和“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比例图”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2)说出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自然、社会原因各两条)(3)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写出节水或防止水污染的措施(至少三条)答案全解全析1.答案 A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兴建水库,在河流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引滦入津、南水北调、引黄入晋都属于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的是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2.答案 A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有利于减轻水污染;家庭过量使用清洁剂,加大农药、化肥使用量,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湖,均会造成地表水污染3.答案 D 河南省地处东部季风区,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在时间上存在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针对这一时间分配不均的特点,最为合理的是在西部山区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人工降雨不是长久之计;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不适合兴建水库。
4.答案 D 由河南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出,河南省的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受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的影响,年降水量大致是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冬季风寒冷干燥,很少带来降水5.答案 D 读图可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引长江支流汉江水补给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西线工程短,但是工程难度大;实施调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东线借助京杭运河河道调水6.答案 A “南水”进京可以缓解北京的缺水问题,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减少北京地下水的开采,提升地下水位;北京的气候不适合种植水稻;北京缺水,不能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7.答案 (1)黄金峡水库 三河口水库 (2)秦岭 半湿润区 (3)渭河平原(4)避免破坏秦岭原生态环境,保护秦岭野生动物栖息地5)有利: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状况;保障流域内居民生活用水;改善渭河流域内生态环境;增大农田灌溉面积,利于农业生产;改善水质;等不利:破坏原有地貌;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占用土地资源;等解析 (1)读图可得,“引汉济渭” 工程水源地的两个水库是黄金峡水库、三河口水库2)“引汉济渭” 工程经过秦岭,该山脉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区,山脉以南是湿润区。
3)受水区P西安位于渭河平原4)“引汉济渭” 工程穿越秦岭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因为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隧道工程尽可能避开生态敏感区,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5)“引汉济渭” 工程有利于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有利于回补地下水;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增大农田灌溉面积,利于农业生产;改善水质;等但也会破坏原有地貌,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占用土地资源8.答案 (1)南多北少 (2)自然原因: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径流量小,且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河流少,河流水量较小社会原因: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3)随手关水龙头;循环用水、一水多用(淘米水洗菜);收集雨水浇绿化带;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解析 (1)根据材料二可以得知我国水资源南方占80%,北方占20%,南多北少2)根据材料一可得出华北地区缺水的社会原因,自然原因从降水、地表径流分析3)生活生产中节水、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随手关水龙头;循环用水、一水多用(淘米水洗菜);收集雨水浇绿化带;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