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缪 鼠疫 文学评论.docx
6页加缪 1913 年生于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蒙 多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他加入法国抵抗运动并 担任戴高乐派《战斗报》的编辑, 1960 年1 月 3 日, 因车祸身亡加缪一生中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 尤 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其影响最为深刻站在反法西 斯战争的立场上, 加缪始终脱离不了对人类命运的 探索, 生活在这充满暴力和血腥的年代, 他奋起为 和平、正义和自由呐喊二战爆发使人类直接面对 战争、死亡的威胁, 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反抗战争、争 取和平解放成为了每一位有良知的作家义不容辞 的责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加缪酝酿创作了世 界文学名著《鼠疫》《鼠疫》描述了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市所发生 的一场持续近一年的鼠疫之灾以及人们抗击鼠疫 的故事加缪在《鼠疫》中充分表现了在法西斯像鼠 疫病菌吞噬着成千上万生命的“恐怖时代”, 人们面 临战争大屠杀时的恐惧、痛苦、挣扎的生存惨况以 及不屈不挠反抗斗争的精神加缪在《手记》中写道: “我试图通 过鼠疫来表达我们所遭受的窒息以及我们所经历的 受威胁和流放的环境同时我还想把这种表达推广 到总的生存概念上《鼠疫》将描述那些在战争中经 历了思考、沉默和精神痛苦的人的形象。
[1]131- 132由 此可见, 《鼠疫》是一部象征寓言式小说, 用虚构的 故事影射着真实的历史一、景物象征———阳光与阴影 加缪是地中海的儿子, 从小就享受着大自然的 海水与阳光; 但他又是贫民窟里长大的孩子, 饱尝 过贫困、疾病的折磨和战争的磨难因此, “阳光”与 “阴影”成为加缪小说中常用的象征意象阳光给黑 暗带来了光明, 而阳光中的阴影则是加缪文学作品 中的荒诞象征元素罗歇•格勒尼埃著述的加缪传 记直接用《阳光与阴影》作为书名,因为它们最能“概 括他的思想和作品, 概括他理解生活的方式和他的 斗争的意义”[2]1《鼠疫》的故事发生在20 世纪 40 年代的阿尔 及利亚的奥兰市鼠疫笼罩着的奥兰城就是被德国 法西斯占领的法兰西的缩影加缪在小说的开头就 描写奥兰是一个既没有鸽子、树木和花园, 也没有 灵魂和生机的城市人们既看不到飞鸟在蓝天自由 飞翔, 也看不到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 夏天烈日炙 烤, 使房屋蒙上一层灰色的尘埃, 奥兰虽是海滨城 市, 但看不到夏日海滩人们在阳光下纵情戏水的动 人情景; 秋天大雨滂沱, 满城都是泥浆; 冬天寒风萧 瑟, 到处都是一片死气沉沉的阴暗景象在愁云密 布的天空下, 在死一般沉寂的十字街头, 被火光映 红的阴暗街道上, 只见许多黑影四处奔逃。
鼠疫爆 发后, 城门紧闭, 从晚上 11 点开始, 全城一片漆黑, 奥兰像“九泉之下的幽冥王国, 仿佛使人进入黑暗 阴森的墓窟一般”[3]169, 无庸置疑, 加缪在小说里使 用这一系列生动有力的意象象征人们生活在“战 争”、“囚禁”和“死亡”的阴影下, 失去“和平”与“自 由”, 暗示了恶的肆虐与美的毁灭 加缪不仅深刻地洞察到阳光背后的黑暗与阴 影, 而且深深地热爱着光明他用诗一样的笔触描 写阳光在黑暗的战争年代给绝望的人们带来的一 线希望暴雨过后, 天空也好似洗过一样, 看不到 一丝云彩, 晴空下, 雨后的路面闪闪发光每天早 晨, 一轮淡淡的太阳在寒冷的空气中把明亮的阳光 倾泻在这个城市上空[3]238 在人们度过黎明前的黑 暗的艰难岁月中, 阳光在渴望和平的人们心灵里留 下一个执着的希望, 它使人不至于自暴自弃, 走向死 亡, 而是坚强生活下去当人们取得战胜鼠疫的胜利 时候, “太阳驱散了从早晨开始一直在空中与它较量 的寒气, 阳光连续不断地照耀着这座城市[3]292 人 们跳舞狂欢, 城里钟声齐鸣, “铿锵之音在蔚蓝的天 空中、在金色的阳光下回荡[3]292 加缪通过“阳光” 的意象使作品中的人物从对现实的痛苦迷惘中汲 取精神力量。
阳光与阴影的交织反映了人们面对荒 诞的乐观与悲观、积极与消极的人生态度, 充分体 现了加缪在苦难中寻找快乐、在绝望中蕴含希望、 在黑暗中追求光明、在荒诞中追寻真理的人生哲学 思想二、鼠疫象征———战争与荒诞 《鼠疫》的构思, 酝酿于 1940 年当时, 法西斯 的铁蹄践踏着欧洲, 也蹂躏着巴黎, 千百万人惨遭 杀戮法国沦陷后, 完全处在德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因此, 在《鼠疫》中加缪借“老鼠”影射法西斯和一切 邪恶的势力, 鼠疫的灾祸象征“战祸”, 用“鼠疫恐 怖”象征“战争恐怖”, 用人们在抗击瘟疫中的表现 和感受, 反映人们在战争中的表现和感受他在小 说中写道: “世上有过鼠疫的次数和发生战争的次 数不相上下, 而在鼠疫和战争面前, 人们总是同样 的不知所措”毫无疑问, 战争确是太愚蠢了, 但却 也不会因此而很快结束[3]40 由此可见, 作者选择 “鼠疫”作为小说标题及故事题材的独具匠心和深 远的象征意义首先, 加缪通过对“老鼠”垂死挣扎和死亡惨象 的深刻描绘来象征法西斯丑陋肮脏的真实面目及 其必将灭亡的历史命运垂死的老鼠从一个、几个 到成群结队地出现开始, “一只全身湿漉漉的大老 鼠蹒跚地从过道的阴暗角落里走了出来 最后 半张着嘴, 口吐鲜血, 倒在地上。
[3]8 接着, 恶臭的垃 圾桶、下水道、阴沟、黑暗的屋角、地下室等处, 到处 都是成堆的死老鼠 死老鼠所到之处均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死亡从老鼠的 丑陋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加缪对法西斯、战争的无限 厌恶和痛恨从发现鼠疫先兆, 正式宣布鼠疫爆发, 发展到鼠疫高峰, 最终鼠疫被消灭, 作者通过对鼠 疫灾难全过程的描写揭示了战争及其发动者的荒 谬它象征着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 非但没有达到 称霸世界的目的, 反遭覆灭, 自掘坟墓, 这正是法西 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后果其次, 鼠疫的肆虐象征纳粹的猖獗, 作者通过 鼠疫的肆虐流行, 再现了人们在那个恐怖时代的灾 难生活, 揭示战争的残酷性和世界的荒谬性加缪 在《鼠疫》的开篇引用了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 话: “用另一种囚禁生活来描绘某一种囚禁生活、用虚构的故事来陈述真事, 两者都可取[3]2 这里所谓“某一种囚禁生活”, 象征着法西斯的集中营及在战 争年代人们被隔离流放的生活在《鼠役》的结尾, 加缪警诫人们: “鼠疫杆菌永远不死不灭, 它能沉睡在家具和衣服中历时几十 年, 它能在房间、地窖、皮箱、手帕和废纸堆中耐心地 潜伏守候, 也许有朝一日, 人们又遭厄运, 或是再来 上一次教训, 瘟神会再度发动它的鼠群, 驱使它们选 中某一座幸福的城市作为它们的葬身之地。
[3]307 古 往今来, 任何瘟疫和战争都是人类恐怖的杀手目 前, 鼠疫和战争并未完全销声匿迹, 历史悲剧仍在 人们心中留下难以消除的阴影, 它们告诫人类, 这 些不仅是天灾, 也是人祸正是那些愚昧无知的人 在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发动战争和恐怖袭击, 才 使人类自食其果正如加缪在《鼠疫》中曾说的: “天 灾是由不得人的, 所以有人认为它不是现实, 而是 一场即将消失的噩梦然而噩梦并不一定消失, 在 噩梦接连的过程里, 倒是人们自己消失了[3]40 加 缪以对人类前景的忧患意识和长远的眼光给我们 敲响了警钟, 这也赋予《鼠疫》发人深省的多层次象 征意义三、人物象征———死亡与反抗 加缪在《鼠疫》中描写了人如何经历死亡的痛 苦情景, 阐述了生存的荒谬性和人不得不面对死亡 的悲剧命运小说中人物的死亡与反抗具有多层象 征意义首先是无辜孩子死亡的象征加缪在“无辜的 病孩”的章节中深刻描述了法官奥东先生的儿子临 死前的挣扎: 在高烧的威胁下, 他退缩到床里, 发狂 似地摇晃着脑袋, 掀掉被子大颗大颗的眼泪从红 肿的眼皮底下涌出 [3]207 他小小的躯体已经完全 被瘟神的魔爪控制, 被折磨得筋疲力尽, 瘦骨嶙峋, 离开人世时脸上还残留着泪痕。
无辜孩子之死, 是 生命脆弱的具体体现, 是一切苦难中最令人无法释 怀的痛它象征着在战争中成千上万无辜的生命惨 遭摧残践踏, 揭示了加缪对战争与暴力的谴责斯蒂芬•斯彭德(Stephen Spender)指出,奥东先生儿子之死是小说中所有人物死亡的核心, 因为作为完全 无辜的牺牲者,它向宗教提出了质疑, 并以最尖锐的 方式揭露社会邪恶的问题[4]160 其次是塔鲁之死富有同情心和人道精神的让•塔鲁组织志愿者参加卫生防疫队,照顾病人,防 止瘟疫扩散让•塔鲁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是建筑 在死刑的基础上, 因此他要同这个荒谬的社会作斗 争, 坚决反对世上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的杀戮行为 他把人分为 3 类: 施难者、受害者与真正的治疗者 即使无法成为拯救者, 他决定任何情况下都站在受 害者一边, 决不做杀人的凶手不幸的是, 塔鲁并未 能逃离死亡的厄运, 在胜利前夕, 他因为救护病人 而感染了鼠疫病毒, 临终前还对里厄医生说:“我不 愿死,我要斗争[3]280 塔鲁之死象征着无数反法西 斯战士在战争中为和平与正义而英勇献身加缪通 过塔鲁之死告诫人们不要忘却世上的残酷杀戮并 加以抵制他倡导的“地中海思想”, 以古希腊思想 中的适度、节制、中道和均衡为原则, 反对暴力, 崇 尚和平, 尊重人性, 追求自由民主思想。
最后是帕纳卢神甫之死的象征帕纳卢神甫将 鼠疫视为上苍对人类罪恶的集体惩罚, 人们受苦受 难是罪有应得当他病倒后, 坚持不叫医生看病, 临 死还紧握着手中的十字架神甫认为爱这个不完美 的世界是对神皈依的前提, 灾难降临到身上而仍坚 持皈依的人才是真正的信徒加缪通过帕纳卢神甫 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他对宗教的质疑和抨击上帝把我们置于面临绝壁、走投无路的境地, 我们都成 了鼠疫的阶下囚, 我们只得在死亡的阴影下去寻求 赐予我们的恩惠[3]217 因此, 加缪不相信上帝, 关注的是人类对自身的拯救与团结互助的力量在加缪 看来, 如果上帝不能消除不公正的恶与苦难, 那么 就应由人类来消除它们据存在主义之论, 上帝已 死, 因此什么都是可能的加缪认为:上帝死了, 永恒 的善与恶是不存在的, 但是人可以自己选择变得好 一点还是坏一点在这个意义上, 加缪举起了“反 抗”的旗帜荒诞中的反抗, 是他的精神抉择加缪在给罗兰•巴特的信中强调指出:“我希望人们从几种意义上来读《鼠疫》, 但它显而易见的内容是欧洲对纳粹主义的抵抗运动斗争[1]132 人们团结一致、共同抗击自然界的瘟疫象征着欧洲盟军与 法兰西人民齐心合力抗击法西斯邪恶势力的斗争。
作者不仅刻画了人类永无止境的苦役生活, 而且将 现代人惨遭流放的悲凉与奋力反抗的顽强描写得 淋漓尽致, 体现了人性中的悲壮之美与《局外人》 相比, 《鼠疫》的斗争意识已经从个体反抗意识的觉 醒上升到了集体反抗意识的觉醒医生贝尔纳•里厄是个贯穿故事始终的中心人物,他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历史的见证人 和参与者, 更是加缪小说人物象征的重要载体他自始 至终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战斗在抗击鼠疫的第一线, 每天工作 20 小时, 无法照顾生病的妻子, 最终独自 一人承受妻子病逝的痛苦他认为同鼠疫做斗争的 惟一办法就是实事求是, 做好本职工作他勇敢坦然 地接受人性的考验: “我对英雄主义和圣人之道都不 感兴趣我所感兴趣的是做一个真正的人[3]249 他 虽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无法彻底消灭鼠疫, 却仍为遭 受浩劫的人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里厄不同意 帕纳卢神甫对鼠疫的“天意根源”和“罪孽惩罚”之 说, 他不向上帝祈祷求救, 而是全力以赴地同邪恶 和死亡展开顽强不懈的斗争加缪通过里厄表明了 人应该正视恶、抵抗恶、战胜恶的人生哲理新闻记 者雷蒙•朗贝尔受巴黎的一家著名报纸委托来奥兰 调查阿拉伯人的生活情况, 因鼠疫的爆发被困在城 里。
起初, 他把个人的幸福和爱情视为高于一切, 千 方百计想逃离这座瘟疫横行的城市去与恋人团聚 当他亲眼目睹里厄医生不顾妻子病危与其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