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梁沥青摊铺施工方案.docx
10页桥梁沥青摊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A、B匝道桥结构型式为(3X 18m) + (3X18m) + (3X18m)三联,上部结构为钢筋 砼等截面连续箱梁,箱梁设计为单箱单室结构,梁高为1.5m箱梁顶宽3.4m (两端各 20cm护轮带,净宽3.0m),底宽2.4m,两侧挑臂各50cm箱梁顶板厚22cm,跨中底板 厚22cm,支点处底板加厚至40cm,跨中直腹板厚30cm,支点处直腹板加厚至50cm,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A、B匝道桥面铺装为: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 +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 +5% SBS防水层箱梁横断面参照下图:24J.七图1: A、B匝道箱梁横断面尺寸图C段非机动车道桥结构型式为(22.36m+26m+26m) + (3X26m)两联,上部结构为预 应力砼等截面连续箱梁,箱梁设计为单箱单室结构,梁高为1.5m箱梁顶宽7.5m (两端 各20cm护轮带,净宽7.1m),底宽4.5m,两侧挑臂各150cm箱梁顶板厚25cm,跨中 底板厚25cm,支点处底板加厚至40cm,跨中直腹板厚35cm,支点处直腹板加厚至50cm,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C段非机动车道桥桥面铺装为: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 +5% SBS防水层。
箱梁横断面如下图图2: C段非机动车道桥箱梁横断面尺寸图二、沥青摊铺方法2.1沥青摊铺工艺流程图2.2.1根据设计横断面,合理布置摊铺机排列宽度平整度不良2.2.2根据质量要求验收砼桥面标高、平整度,避免因砼桥面的标高、 影响面层2.2.3根据对砼桥面的验收情况和沥青面层的设计要求计算各控制点的放样数据, 选定合适的抛高系数(抛高系数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摊铺厚度、材料级配、摊铺机振捣 行程、摊铺速度)2.2.4根据测量数据及现场施工条件,决定放样工具和放样基准线2.2.5根据材料级配和施工厚度确定摊铺机和压路机的振捣(动)频率和振幅2.2.6摊铺机定位后要预热熨平装置,避免拉毛施工面2.2.7安装自动找平装置后要检查其完好性能及操作灵活性,避免因仪器的失灵造 成动作失误2.2.8在冷横缝处起步时,根据不同松方系数,熨平装置底部垫好所需厚度木板2.3 A、B匝道沥青摊铺方法2.3.1 A、B匝道特点(1) 受原纬七路西延线桥梁影响,转换平台处(A、B匝道第三联)净高仅满足2.5m;(2) A、B匝道行车道净宽为3.0m;(3) A、B匝道为半径为R=27.5m的小半径圆曲线;(4) A、B匝道设计为非机动车人行桥。
2.3.2摊铺方案2.3.2.1机械选型考虑到A、B匝道桥施工的特点,摊铺沥青机械选择如下:(1) 8t小型摊铺机:用于桥面沥青摊铺;(2) 300型小型装载机(装料后8t):用于沥青从转换平台倒运沥青全摊铺机施工 位置;(3) 10t带震动压路机;用于沥青摊铺后的碾压;(4) 20t自卸汽车:用于装运沥青由沥青拌合站至转换平台2.3.2.2沥青摊铺(1) 沥青摊铺顺序:由A、B匝道的起点(夹江大桥人行道)向转换平台;(2) 摊铺最不利荷载:26t(8t+8t+10t=26t)动载(3) 防水层涂装完成后,先摊铺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再摊铺4cm细粒式 沥青砼(AC-13)2.3.3注意事项(1) 安排专人检查每次沥青摊铺时,最不利荷载重量;(2) 尽量避免摊铺机、装载机及压路机位于匝道桥的同一跨,避开集中力;(3)局部采用人工摊铺2.4 C段非机动车道桥沥青摊铺方法2.4.1 C匝道特点(1) 箱梁跨中顶板仅厚25cm;(2) 箱梁腹板中心距离4.15m;2.4.2摊铺方案3.4.2.1机械选型考虑到C段非机动车道桥施工的特点,摊铺沥青机械选择如下:(1) 13t中型摊铺机:用于桥面沥青摊铺;(2) 10t带震动压路机:用于沥青摊铺后的碾压;(3) 20t自卸汽车:用于装运沥青由沥青拌合站至C段桥。
2.4.2.2沥青摊铺(1) 沥青摊铺顺序:由转换平台向C16桥台;(2) 摊铺最不利荷载:43t(13t+10t+20t=43t)动载(3) 防水层涂装完成后,先摊铺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再摊铺4cm细粒式 沥青砼(AC-13)2.4.3注意事项(1) 安排专人检查每次沥青摊铺时,最不利荷载重量;(2) 尽量避免摊铺机、装载机及压路机位于匝道桥的同一跨,避开集中力;2.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 沥青混合料用20自卸汽车运全工地,车箱底板及周壁涂一薄层油水(柴油: 水为1: 3)混合液运输车辆上覆盖苫布,运至摊铺地点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30〜 150°C运输中避免急刹车,以减少混合料离析2) 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少于3辆连续摊铺过程中, 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能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 靠摊铺机推动前进3) 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合质量,不符合规范 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混合料不能使用2.6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碾压(1)摊铺时先检查摊铺机的熨平板宽度和高度是否适当,并调整好自动找平装置 摊铺时,沥青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30〜150°C,摊铺厚度为设计厚度乘以松铺系数,沥青 混合料的松铺系数通过试铺碾压确定。
摊铺后检查平整度及坡度,发现问题及时修整2) 在5C以上,摊铺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进行,做到快卸料、快摊铺、快整平、 快碾压,摊铺时的熨平板及其它接触沥青混合料的机具要经常加热在摊铺沥青混合料 前,对接茬处已被压实的沥青层进行预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在接茬处用热夯夯实, 热烙铁熨平,并使压路机沿接茬加强碾压3) 熨平板加热:每天开始施工前或停工后再工作时,对熨平板进行加热,不低 于65C但加热熨平板不可火力过猛,以防过热过热除了易使板本身变形和加速磨损 外,还会使铺层表面烫出沥青胶浆和拉沟因此,一旦发现此种现象立即停止加热在 连续摊铺过程中,当熨平板已充分受热时,暂停对其加热4) 接茬处理纵向接茬:两条摊铺带相接处,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证该处与其它部分具有相同 的厚度,搭接的前后一致热接茬施工是在使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时采用的,此时两 条毗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还处于压实前的热状态,所以纵向接茬易于处理,且连接强度 较好毗邻摊铺带的搭接宽度约5〜10cm摊铺带的边缘保持齐整,要求机械在直线上 和弯道上行驶始终保持正确位置为此,可沿摊铺带一侧敷设一根导线,并在机械上安 置一根带链条的悬杆,驾使员只要注视所悬链条对准导向线行驶即可。
横向接茬:处理好横向接茬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要将第一条摊铺带的尽头边缘锯成 垂直面,并与纵向边缘成直角在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先撒一薄层砂带,再摊铺混合料, 待混合料稍冷却后用切割机将撒砂部分整齐切割后取走,用拖布吸走多余的冷却水,待 完全干燥后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就放置供压路机 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 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5)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压实程序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初压的目的是整平和稳定混合料,同时 为复压创造有利条件,是压实的基础,因此要注意压实的平整性;复压的目的是紧密衔 接;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为保证压实表面的平整.密实及外形规则,碾压作业按压 实程序的要求进行,并对未压实的边角辅以小型机具压实压实方式:碾压时压路机由两边向中间,始终保持压实后的材料作为支承边双轮 压路机每次重叠宜为30cm;碾压速度:初压时用1.5〜2.0 km/h碾压过程:在碾压过程中,为了保持正常的碾压温度范围,每完成一遍重叠碾压, 压路机就要向摊铺机靠近一些,变更碾压道时,在碾压区内较冷的一端,并在停止压路 机振动的情况下进行。
碾压中,确保压路机滚轮湿润,以免粘附沥青混合料,有时可采用间歇喷水,但要 防止用水量过大,以免使混合料表面冷却压路机不在新铺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和从碾压完毕的路 段进出碾压后的桥面在冷却前,任何机械不在桥面上停放,并防止矿料杂物.油料等 落在新铺桥面上桥面压实完成最少12小时后才能开放交通接茬处的碾压:横向碾压开始时,使压路机轮宽的10〜20 cm置于新铺的沥青混合 料上碾压,然后逐渐横移直到整个滚轮进入新铺层上,然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纵向 接茬碾压,热料层相接(梯队作业时)先压实离中心热接茬两边大约为20 cm以外的地 方,最后压实中间剩下来的一窄条混合料这样,材料就不可能从旁边挤出,并形成良 好的结合三、安全保证措施3.1安全组织机构3.2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 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文明工地3.3安全方针(1)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建立健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技术制度,配备相 应的专职安检机构和人员。
2) 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坚持“管 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同时计划、布置、检 查、总结和评比3) 重要的安全设施必须坚持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原则,即:同时设计、审批, 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4)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应急措施按照本项目工程特点,组织制定 本工程实施中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应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 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坚持“三不 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3.4安全保证措施(1) 施工前,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 操作人员应穿工作皮鞋及工作服3) 施工区域要有明显标志和封闭护栏4) 机械起步时要有专人注意周围环境5) 材料车进场要有专人指挥6)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品7) 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硬底易滑鞋进入施工现场8) 夜间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不允许乱拉灯线并在路口等位置设置一定量 的警示灯,提醒沿线车辆行车注意安全9) 电气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照相关规范、规程、条例进行操作。
10) 所有动力设备安装可靠的接地保护和防雷击措施,做到“一机、一箱、一闸、 一漏”,配电箱要防止雨淋11) 严格按有关规定安装线路及设备,用电设备都安装地线,不合格的电气器材 严禁使用库房严禁烟火,采取防护措施作到安全用电12) 建立经理部、作业队、班组三级防火责任制,明确职责;加强电源管理,防止 发生电器火灾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 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13) 加强安全教育与安全检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施工前作好安 全技术交底每天施工前做好班前安全教育及技术指南四、质量保证措施4.1质量组织机构4.2质量目标保证本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交通部规定的一次验收合格工程质量标准的质 量要求,分部工程一次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