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夹套管预制、安装工艺标.doc
12页夹套管预制、安装通用工艺1适用范围 本通用工艺适用于石油化工、化纤装置工艺夹套管的预制安装工程,夹套管的工作压力≤25MPa(表压),工作温度-20℃~350℃,型式有内管焊缝隐蔽型(图1.1)与内管焊逢外露型(见图1.2) 图1.1内管焊缝隐蔽型 2引用(依据)文件《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501-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夹套管施工及验收规范》 FJJ211-86《现场设备、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工业金属管道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4-943施工准备3.1材料检验3.1.1管子、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的检验、试验方法执行《SHA、高压工业管道预制通用工艺》和《中低压工业管道预制通用工艺》的规定执行3.1.2阀门(包括安全阀)的检验和试验按《阀门检、试验施工通用工艺》的有关规定进行。
主要施工设备、机具施工设备:弯管机、手提式磁力电钻、坡口机、电焊机、氩弧焊机、焊条烘干箱、恒温箱、吊车等施工机具:无齿锯、磨光机、氧乙炔切割炬、水平尺弯尺、卷尺等管道施工常用工具作业条件管线预制区域应设置组对焊接用预制平台安装现场的土建、设备已经安装结束,并已办理交接手续,符合管线安装条件管子、管件及阀门等已检验合格,符合有关规范要求4施工工艺施工程序见图材料、配件阀门检查、复验内、外管下料内管安装定位块、缓冲板在内管上套、装外管内管组对、焊接内管焊接检验内管强度试验与吹扫(焊逢隐蔽式)外管组对、焊接、检验内外管系统强度试验及吹扫 验收交工内、外管下料4.2.1内管下料前,应对施工图纸各部分尺寸,技术要求、选用材料配件认真校核,合理安排组对程序,制定内、外管分段切割计划,使焊逢减少到最低限度4.2.2内外管分段制作,以方便运输和安装尺寸调整为原则预留调整段以50~100mm为宜对坡度、垫片厚度、支吊架位置、焊逢布局、检测点开孔等综合考虑△见图,其偏差值不得大于表的规定图管子切口端面倾斜偏差△ 表4.2.3 管端面垂直度偏差值(mm)管子公称直径25~7080~100125~150>150偏差值△4.2.4 外管段下料时,应比相应的内管段短50~100 mm,以方便内管的各项检试验。
4.3内管定位块、缓冲板安装4.3.1所有定位块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设置,定位块的材质应与夹套管内管材质相同定位块的长度为40mm,其它尺寸如设计无规定时,可按照表4.3.2的规定选用表4.3.2 定位块 的尺寸规定(mm)公称直径热载体压力(MPa)厚 度内管外管4.0~15碳钢不锈钢定位块高度154088-43204055-432550776434080131310635080866637012513108638012518161363100150181610631502001613863200250161366325030014106634.3.3定位块安装以不影响外管介质的流动和管子的热位移为宜,可按下图所示进行装配水平配管时,其中两块定位块对地面夹角为120°,垂直配管时三块定位块120°均布内管热位移方向 (1)水平管段定位块的安装(2)垂直管段定位块的安装1.直管段定位块最大间距应符合表4.3.4-1的规定 表4.3.4-1 直管段定位块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管壁厚度(mm)定位块最大间距(m)工作温度150℃以下工作温度150℃~350℃液体管道气体管道液体管道气体管道20425404.050708010015020025030035012400450135002.弯管处定位块最大间距L(如下图所示)应符合表4.3.4-2的规定。
表4.3.4-2 弯管处定位块最大间距 (mm)内管公称直径L内管公称直径L152508095020250100110025250150110040550200110050750250110070950--4.3.5夹套管缓冲板的材质应与主管相同,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4.3.6缓冲板应先卷制后切割,在与主管焊接前应整形,使之与主管贴合4.4内、外管坡口加工与组对4.4.1内、外管坡口加工与组对根据管道等级相应地执行《SHA级、高压工业管道预制施工通用工艺》和《中低压工业管道预制施工通用工艺》的规定,其质量不得低于标准的要求4.4.2内管焊接前,应将外管套接在内管上4.5.1夹套弯管一般采用整体弯制;内管整体弯管,外管半管弯管;或内管无逢长半经弯管,外管短半径弯管;套管与内管间采用管帽或夹套端板封焊三种形式4.5.2整体弯制时,一般可按下列顺序冷弯:2.一端装入定中环,与主、套管焊接后再装入盖板,焊接盖板封闭环状空间3.从另一端用沙子装填入环状空间,并不停地摇动管子4.环状空间用沙子装满、振实后,用棉纱或类似物质堵塞5.机械弯制,弯曲半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6.清理管子内部,并切割至需要长度要求:沙子选用筛过的中细沙子,沙子要干燥不能潮湿1.管子弯制后不应有裂纹、分层、起皱现象2.弯管壁厚减薄不得超过关壁厚的15%,高压管不得超过10%3.椭圆度:高压管椭圆度小于或等于5%;中压管、低压管椭圆度小于或等于8%±3 mm/m,当直管长度大于3 m时,其偏差最大不得超过±10mm4.6.1内管支管采取现场开孔的连接形式,如图4.6.1所示: 4.6.2外管在内管开孔处预留一段,预留长度一般大于支管管径200mm外管支管采取成型三通连接形式,三通有横切和纵切两种,如图4.6.2所示: 4.6.3支管安装程序为:1.内管支管与主管焊接;2.内管支管与主管焊缝检验;3.内管试验;4.外管三通预留处管段预制(此处的外管要切割成两半)5.外管三通预制段环缝和纵缝焊接;6.外管三通焊缝检验;(5)管法兰连接型式如图4.7所示:.图4.7 夹套法兰型式安装程序:1.夹套法兰与内管组对、焊接3.夹套法兰与外管组对、焊接 表4.7.3 法兰允许偏差值 (mm)法兰连接位置 不行度间隙偏差中心偏移一般转动设备≤≤≤高速转动设备≤≤≤一 般 容 器≤≤≤一 般 配 管≤≤≤4.7.4安装榫槽面或凸凹面法兰时,榫凸面与流体方向宜保持一致。
4.8.1夹套管安装应在有关配管的设备及支、吊架已就位、固定、找正后进行,且夹套管应先于邻近有关的单线图的安装4.8.2夹套管安装前,应按图纸认真核对实物、施工记录及技术要求等,确认正确无误,再对内管清理检查,经质量检查确认后,方可安装就位和封闭连接4.8.3夹套管安装时,不应使其重量作用于转动设备上,不得强行对口或用改变垫片厚度的办法来补偿安装误差安装工作如间断进行,须及时封闭敞开的管道和阀门口4.8.4设计有坡度的夹套管,应保证规定的坡度值;调整安装坡度用的垫板,不允许加在管道与管托之间,只能加在管托底板下面4.8.5夹套管穿越墙壁、平台、楼板处应装设套管挡水环,夹套管附属连接件(温度计、压力计接头等)应与夹套管制作同时完毕1由于夹套管的所有支吊架均固定在外管上,因此在内管安装过程中,管道系统的支撑是由临时支架进行固定的,直到内管的强度试验结束后,才能在外管上安装正式支架临时支架设置原则是:支撑点的位置合适、临时支撑不损伤内管、临时支架的位置尽量不影响外管的安装2其它事项按《工业管道支吊架预制安装通用工艺》的要求执行1夹套管安装基本结束后,保温工作之前,进行联络管安装,联络管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4.10.2套管上连通管水平管口应预先开出,套管应按各段编号进行组焊4.10.3连通管沿内管切线方向进出,进汽口处的内管外壁应焊以同材质的缓冲板,以减少蒸汽对内管的冲力,连通管的径向尺寸及轴向尺寸按设计要求执行4.10.4水平夹套管上连通管安装时,应注意管路排放流畅,防止积液,避免堵塞通路4.10.5夹套管水平和垂直安装时,不同介质连通管进出口可按图4.10.5所示的形式施工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汽相介质,实心箭头表示液相介质1)(1)(2)(2)(3)4.10.6连通管安装应便于操作与维修,尽量紧贴套管,达到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定位可靠4.10.7夹套管法兰上多余的连通管管口,应在系统清扫合格后、保温工作前封闭4.11.1管道焊缝无损探伤比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如设计无规定时,应按表4.11.1的规定进行 表4.11.1 管道焊缝无损探伤比例 类别设计压力( MPa)工作温度(℃)工作介质规定检查百分数内管Ⅰ高压管道10<P<25-20~350工艺介质100Ⅱ真空管道P<0-20~350工艺介质20Ⅱ中压管道<P<10-20~350工艺介质20Ⅲ低压管道0<P<-20~350工艺介质20外管Ⅰ中压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