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79967412
  • 上传时间:2022-09-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8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cross-cultural)、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 际活动它是不同民族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因为有了翻译,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才得以沟 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识、促进文明进步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我国最著名和讨论最多的要数清代翻译家严复与1898年提出的 “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三字标准,它对后世翻译界产生了 深远影响信”即“忠实”,指译文要抓住原文要旨,不偏离原文思想、情感、观点和意图达”即“通顺”,指译文词句可以有所颠倒或增删,“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 覆盖,不斤斤于字比句次”雅”就是指译文要古雅,要采用汉代以前使用的古典文字严复之后,许多人对“雅”字颇有异议,于是提出了各自的翻译标准如林语堂提出了 “忠实、通顺、美"(faithfulness, smoothness, beauty),瞿秋白提出了 “忠实、精确”等翻译 标准当代翻译家刘重德提出了 “信、达、切"(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closeness),台 湾翻译理论家思果提出了 “信、达、贴"(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fitness),翻译理论 家金隗提出了 “信、达、神韵"((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charm)傅雷提出了 “神似 说”(transference of soul and spirit),钱钟书提出了 “化境说”(sublimed adaptation),等等。

      当代翻译理论家庄绎传先生对严复的“信、达、雅”三字标准做了这样的阐释:如果一篇译 文在内容上是忠实的,在语言上是通顺的,在风格上是得体的,那的确就是一篇很好的译文 了在西方,第一个对翻译原则进行探讨的翻译理论家为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47-1813)他认为:第一,翻译应该完全再现原作的思想I.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ion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第二,译文的写作风格和行文方式 应该同原文如出一辙(II. 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第三,译文读来应该同原作一样如行云流水(III.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中西翻译标准和翻译原则可谓不谋而合。

      我们在从事翻译或评判翻译时可以使用该翻译 标准和原则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活动翻译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口译(interpreting)和笔译(translation)口译分为连续翻译 (consecutive translation)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按照翻译材料划分,有科技 翻译、文学翻译、新闻翻译、政论文翻译、应用文翻译等按照具体的处理方式,翻译可分 为全译(full-text translation)> 摘译(abridged translation) 和编译(adapted translation) 等翻译按照所使用的方法划分,可分为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与意译(liberal/free translation)0直译和意译各有千秋,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没有优劣之分、高下之别一个 句子到底应该直译还是意译往往取决于上下文、语域、体裁、读者等因素,没有一成不变的 定理译者依据功能、审美、读者等要素,宜直译则直译,宜意译则意译,能神游于规矩之 内,亦能神游于规矩之外,能循规蹈矩,亦能叛道离经,方称得上翻译的行家里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运用直译和意译时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避免死译( rigid translation),死译是指不顾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而采用同原文的语言形式亦步亦趋的翻译方 法,采用死译的方法翻译出来的译文往往很难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直译不等于死译例如, 如果将"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nomical artificial heart is only a few transient failures away." 一句翻译成“发展一个经济的人工心脏只是几个短暂的失败就属于死译;如果将该句翻 译成“只消再经过几次失败,就能造出价格低廉的人工心脏了就属于直译二、避免过 度意译(unduly free or over-free translation)过度意译的具体表现是,要么附加过多的额外 信息,要么信息含量不能够等同原文的信息含量,要么改变或歪曲了原文的信息总之,在 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重中之重的翻译原则就是,以目的语的自然形式来通顺、地道地再现 源语所表达的意义译例点评:原文: Zhou came through to Kissinger as subtle, brilliant, and indirect, a politician of vision who refused to get bogged down in petty details.译文1:周恩来让基辛格感到自己很敏感、有才气、委婉。

      是一个拒绝过分关注细微末节的 有眼力的政治家信”做到了,但没有进入到语义的深层次,因而这种信只是表面层次 上的信,在语言上表达上,带有哦话欧化语言的味道,不是通顺的汉语译文2:在基辛格眼里,周恩来敏锐、聪慧而含蓄,是一位目光远大,不斤斤于细节的政治 家相对于译文1要略胜一筹,语言很通顺,取得了 “达”的效果,但在风韵和美学价值 上没有达到最佳境界,故仍有改进的余地译文3:基辛格感觉到,周恩来敏锐、聪慧、含蓄,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而不斤斤计较任 何细节完全达到了 “信、达、雅”三字标准,在语言的“雅”方面,达到了准确、精炼、 隽秀原文:我干了一天活,累得连床都上不去,浑身疼得要命,睡也睡不着译文1: I was so fatigued after a day's drudgery that I found it very hard to mount the bed. My whole frame aching acutely, I could not go to sleep, however hard I tried.译文2: I was so tired after a day's work that I could hardly get on to the bed. As my whole body acted like anything, I simply couldn't get to sleep even if I tried to.以上两种译文均很好地传达出了原文的意义,但风格迥异。

      译文1在用词方面精雕细琢, 使用 了诸如 fatigued, drudgery, mount, frame, acutely 以及 however hard 等之类的非常书面化 的语言译文2则使用常用词语,完全没有文绉绉的书面气译文1属于笔译,译文2术 语口译笔译与口译的区别可以通过用词来体现,也可以通过句法来体现这里是通过用词 两者之间的区别因此,翻译时,在选词过程中,把握词语的正式程度和语体非常重要原文: I am very glad to hear that the contract has been signed only after two rounds of discussions.译文1:欣闻只进行两轮谈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