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届高三物理上学期入学调研考试题(二).docx
15页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 2020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 体O放在两板间sin 53 =0.8 , cos 53 =0.6,重力加速度为g在使BP板由 水平位置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号场考-丄二H号证考准 密 不 订 装 只 注意事项: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 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 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可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前3 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 3 s 牛顿第一定律可用实验来验证 时间的单位一一小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 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t内位移为x,速度变为原来的 2 x 2x 2x 3x A.圧 B ?破 C ?正 D ? 2F 3 ?智能化电动扶梯如图所示,乘客站上扶梯,先缓慢加速,然后再匀速上升, 4 mg 平板BP受到的最小压力为 5 平板BP受到的最大压力为 mg 3 mg 平板AP受到的最小压力为 5 平板AP受到的最大压力为 mg 5?如图所示,倾角为 a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 k的轻质弹簧相连接。
现对 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 2、3 F mg 大小为 3 的恒力,使A、B在斜面上都保持静止,如果斜面和两个小球的 摩擦均忽略不计,此时弹簧的长度为 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L mg 弹簧的原长为 2k 斜面的倾角为 a=30 撤掉恒力F的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不变 撤掉恒力F的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为0 6.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从 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 M N三点,已知 PM=10 m, MN=20 m,且运动员经过 PM MN两段的时间相等,下 名姓 级班 卷 此 则() 乘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加速阶段乘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 v相同 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 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4.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板 AP与BP用铰链连接,平板 AP与水平面成 53角固定不动,平板 BP可绕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质量为 m的均匀圆柱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能求出OP间的距离 不能求出运动员经过 OP段所用的时间 不能求出运动员的加速度 不能求出运动员经过 P、M两点的速度之比 7. 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 _ 的v-1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b车在a车前方s0处, 在0?t1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
若s=2s0,则( ) a、b两车只会相遇一次,在 t1时刻相遇 a、b两车只会相遇一次,在 4时刻相遇 C. a、b两车可以相遇两次, 一次在 3时刻相遇, 另— ?次在 3时刻相遇 t1 31 D. a、b两车可以相遇两次, 一次在 2时刻相遇, 另— ?次在 2时刻相遇 &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 它的加速度大小为 a, 初速度大小为 v0,经过 D.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 1.05 s 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 x与斜面倾角0 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 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0,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0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 m s2 根据图象可求出( ) 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 ) 1 2 1 1 2 vt at vt at 2 B . C . 2 D . 2 9.如图所示,两斜面体 M N完全相同,两物体 P、Q也完全相同用一根不 可伸长的轻质细线通过两光滑的定滑轮将 P、Q两物体连接,细线与两侧斜面均保 持平行, 持平行,M N P、Q均处于静止状态,且物体 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体Q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物体Q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物体的初速率 v0 物体的初速率 v0=6 m s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卩=0.5 当0=30o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 将保持静止 取不同的倾角 0,物体在斜面上能达 90 6 巧 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 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 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地面对M的摩擦力与地面对 N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0.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I kg的物块受到水平拉力 F1、F2的作用,F1、F2随 =l0 m s2,则( ) A.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 B. 3 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3 N 2 4 fr j t C 4 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1 N _斗 D. 5 s末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3 m s2 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物块在前 2 s内以4 m 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取 g 13. (6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当地的 重力加速度,图中A、B是两个光电门,钢球自由下落过程中, 先后通过光电门 A、B,钢球通过光电门 A时与光电门相连的 光电计时器开始计时,通过光电门 B时就停止计时,得到钢 球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t,用刻度尺测出 A、B间的高度 h,保持钢球下落的位置不变,光电门 前面的实验,测出多组 h、t的值。
(1)根据测得的多组 B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 A的位置,重复 h、t的值,算出每组的 h h t t,作出t 图象,则图象应是 11.为了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 如图所示的原地纵跳摸高训练已知质量 m=50 kg的运动员原地 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10 m,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 重心下降0.5 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 2.90 m的高 度若运动员起跳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 g取 (2)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 ,要求出重力加速度,必须求出 10 m s2,则( ) A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B.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比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大 图线的 ,若求出的图线的这个量用 k表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C.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 960 N 14. (6分)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卩,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 s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 0.4 s 时木块的速度 v= 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 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 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 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
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 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 s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m s,木块加速度 a m s2; (2)现测得斜面倾角为 37, g取10 m s2,贝U卩= M的物块,另一端绕过 A固定于B小球固定在细线上 C点,B、C间的线长为3l 小球和物块都静止时, 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53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 为 g,取 sin 53 =0.8 , cos 53 =0.6 , cos 26.5 =0.89,求: 小球的质量; 钉子A所受压力FN的大小和方向 (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卩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现用该弹簧沿倾角为 30的斜面向上拉住质量为A 现用该弹簧沿倾角为 30的斜面向上拉住质量为 A点释放的时刻 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 3m的物体匀速向下运动时, 弹簧 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 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 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 (8分)用一轻弹簧竖直悬挂一质量为 的伸长量也为x,如图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求: 质量为3m的物体沿斜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当用该弹簧沿该斜面向上拉住质量为 3m的物体匀速向上运动时,弹簧的伸 长量为多少 (10分)如图甲所示,倾角为 0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运行现将一 质量m=2 kg的小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 A端,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关系如图乙所示,2 s末物体到达B端,取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 g=10 m s2 , 求:(1)小物体在传送带 A、B两端间运动的平均速度 v; (2)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卩 (8分)如图,钉子A、B相距51,处于同一高度细线的一端系有质量为 (14分)质量为m=0.5 kg、长L=1 m的平板车 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某时刻一质量 M=I kg的物体A(视为质点)以v0=4 m 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平板车 B的上表面,在 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已知 A与B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 s2试求: 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若F=5 N,物体A在平板车上运动时相对平板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A 2020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 物理(二)答 案 TOC \o "1-5" \h \z 一、选择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