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乡空间的互动与土地利用的变化.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76678181
  • 上传时间:2023-04-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乡空间的互动与土地利用的变化摘要: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的大计城市不断的向农村扩张 使城市用地景观逐渐替代了农业用地但伴随着城乡空间在不断的改变,土地利用的变化,出现了许多社会和生态的问题关键词:城乡空间 土地利用变化 新农村社区 气候变化正文 :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也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化:城市的扩张,使城市用地景观逐渐代替了农业用地,自然用地为主的景观与此同时,快速的城市化也产生了许多社会和生态问题,为使城市的扩张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必须了解城市的扩张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城市扩张的重要驱动因素 城市与乡村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空间,然而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城市作为经济活动产值的高地等诸多宏观因素,关注城市和乡村空间的过分忽视,在理论层面表现出城乡规划研究的不对称以及农村社区规划的忽视城市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差异及其在各行业的分配不同,给城市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的建设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导致空间浪费与建设用地过度膨胀问题。

      城市空间呈现一种“强功能,多中心”的扩张状态而长期处于空心化问题农村演变表现出“弱功能,单中心”的萎缩状态我国对于城乡规划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建国初期的合作社,改革开放后,部分地区出现的个体经济模式以及城乡统筹理念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规划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农村地域以及农民日常生活行为所涉及的周、日循环为周期,且备工作(学习)、闲暇、通勤、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人居环境优良,田园风光突出,具有社会互动的社会服务和管理功能的社会地域,是一个生活空间复合单元与城市社区比较,(1) 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流动性小(2) 农民所从事的职业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想多元产业经济转变,但不会完全放弃农业生产,经济收入来源向多元化趋势演变,成交村民与城市的距离较近,出现了大量从事交通运输,服务业得农民预交村劳务输出明显3) 社会生活应具备的社区服务设施及基础资源不够完善(4) 社会成员邻里关系亲密,血缘关系浓厚。

      人地关系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基本的生产关系但在IPCC(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中,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人类“很可能”是气候的变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为满足全球60亿人口对食物,纤维,水和住所的需求,世界范围内僧林,农田,水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过去40年内,灌溉农田的面积增加了70%;由于人口、工业和农业用水,使得河流流经量迅速减少,水资源条件恶化因此土地利用变化问题由环境问题日益上升为生境问题乃至人类的生存问题目前我国学者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只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生态脆弱的地区,而对于中小城市化得驱动机制研究尚少,对资源型城市扩张的研究是少见报道总之,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城乡空间不断的变化城市不断地扩张,而许多农村存在着空心化的问题农村不能光在农村中找出路,城市也不能光在城市中找出路,必须联系城市发展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从农村发展上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也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注重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社会和生态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参考文献 1吴德文、毛汉英、张小雪、黄金川——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地理学报第66卷第8期 2董隽、臧淑英——大庆市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地理研究第30卷第6期 3秦鹏、陈健飞——香港与深圳土地集约利用对比研究·地理研究第30卷第6期4刘黎明——土地资源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5郑新奇——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北京出版社20046毛慧琴、延晓东、熊喆——土地第利用变化对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气候与环境研究 第16卷第4期7王立、刘明华、王义民——城市空间互动—整合演进中的新型农村社区·人文地理2011第4期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