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章节2.2中国古代商业文化中.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91675630
  • 上传时间:2019-07-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7M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感受商业文化,,目录,1,中国古代商业文化,2,明清商业文化,3,现代商业文化,,★,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杰出商人与文化思想; ⊙了解中国 “重商”与“抑商”代表和主张; ⊙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特征; 学习重点 ⊙中国古代杰出商人与文化思想 ⊙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特征,课程回顾,一、杰出商人与文化思想 (一)王亥——商人始祖 (二)计然——商业哲学启蒙者 (三)范蠡——经营之神 (四)子贡——儒商始祖 (五)白圭——良商代表 (六)吕不韦——官商大家 (七)巴寡妇清——女商始祖,新课导入,中国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二、“重商”与“抑商”,(一)“重商”与“抑商”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商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但也是世界上商业发展最波澜起伏的国家其表现的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中国古代把社会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了,而在这一社会划分中,虽然商人阶层的经济力量是社会的中坚,可是他们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却是最低的,商人们往往在社会中是不享有良好的社会名声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封建中国奉行的是以农为本的“农本”统治理念和“重农轻商”的经济政策,一旦商人的力量有所发展时,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及其精英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此引起莫名的恐惧和担心,于是一旦社会中商人力量有所发展和充实,就开始遭到打击和迫害。

      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后来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等危机政权统治等问题,于是出现重农抑商思想到了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一已开始走上主流舞台,尤其是在秦国实现变法的商鞅手里,重农抑商主义达到了极致西汉初期,经过长期战乱,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颁布《贱商令》“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经济造成阻碍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及加重征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中唐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宋朝开创以来,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在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赵框胤就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太宗也曾下诏“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令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之道宋神宗则认为“尤先理财”,发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这些政策导向使商业大潮兴旺,商贸高速发展,钱庄业迅猛发展,促使宋朝在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和银行。

      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收入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但统治者认为商品交换不能够创造新的财富,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至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重商”与“抑商”的代表,李悝(约生于公元前450年,卒于公元前390年),濮阳人,法家的始祖,也是重农抑商的最早提出者李悝在魏国进行变法,推向“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等重农措施,使魏国变得富强起来在李悝看来,农业几乎是国家财富的唯一源泉,所以他说“农伤则国贫”接着他又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损害农业,会使民人饥寒,国家贫困商鞅是我国重农抑商思想的鼻祖,是把“抑商”和“重农”同时定为基本经济政策的第一人商鞅认为求利是人的本性,“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了,名利之所凑,则民道之”官爵是名利的几种体现,是人们追逐名利最集中的目标实行“粟爵粟任”,百姓只有为国家多贡献粮食,才能取得官爵,着就能刺激人们务农的积极性同时他还推行了一系列比较严厉的抑商措施WH020113S,,韩非继承了商鞅的变法思想,以农为“本”,工商为“末”,主张重本抑末他说“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而綦组、锦绣、刻画为末作者富” ,他主张“富国以农”,认为国家富强要依靠农业,因为作为财富主要标志的粮食是从农业生产出来的,所以统治者必须重视发展农业而抑止或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他还把工商之民同辩士、侠士、学士、近臣共同列为“五蠢”管仲管仲(公元前725-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WH020113S,,管仲可以说是第一个以执政者的身份,来认识商业,并且给了商业以“国家公民”待遇的第一人他明确提出,要想国家强大,提升国力,必须大力发展商业,优先发展商业若要富国,必先富民;若要富民,唯有重商、优商当然商业的无秩序状态也需要国家的执政者从政府的高度来加以控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宏观调控”管仲将商业上升到国家的根本和主导地位,从战略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商业的重要性管仲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经济学家他提出的“国富论”,比西方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了将近两千三百多年,堪称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的鼻祖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出生于洛阳,父亲为当地商人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人物,专长为财政,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财家桑弘羊理财思想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工商富国。

      桑弘羊重视商业却不忽视工农刘晏(716~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东南)人,唐中期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WH020115S,,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道学派、陆九渊的心学派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叶适虽不是大商人,也不是商人出身,但他确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声喊出反“抑商”的人WH020116S,,(1)直接否定重本抑末论 (2)反对打击富商大贾 (3)主张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中国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 与此同时,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农民,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此外,最新研究认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即“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谢谢大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