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白城市大安三中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
31页吉林省白城市大安三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公共场所要“轻声”说话,“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A.响度 B.频率 C.音调 D.音色2.在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16kg B.课桌的高度约是7.8cm 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7.5cm D.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4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 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 C.小孔成像 D.冰透镜向日取火5.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6.关于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和投影仪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一只瓶子能装2kg酒精(p=0.8x103kg/m3),如果用来装满水,那么瓶内水的质量()A.小于2kg B.大于2kg C.等于2kg D.无法判断8.用图象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图象是()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9.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倒立的像 B.在阳光照射的树荫下看到的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是树叶的影子围成的 C.光在同种介质中,也可以不是沿直线传播 D.能从不同的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1.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TFBOYS演唱的《我和2035有个约》成为深受网友们欢迎的歌曲类节目,小丽不用看电视就能听出来是组合中哪个成员在演唱,这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辨别的;歌声通过传入小丽的耳朵。
12.如图所示是中国跨海第一桥﹣﹣东海大桥的雄姿小颖和爸爸坐车通过大桥,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大桥的时间约为32min,则东海大桥全长约为km;汽车行驶过程中,小颖看到洋山深水港逐渐向他靠近,这是以为参照物的13.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会有“冰花”,“冰花”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附着在玻璃窗上1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近视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选填“前面”或“后面”),要用透镜(选填“凸”或“凹”)来矫正15.如图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16.冬天暴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很容易冻裂,这是因为在冬天气温低于0℃时,自来水管中的水要结冰,因为水结冰后质量,而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所以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就会把自来水管撑裂17.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她与像相距m,当她远离穿衣镜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像(填“变大”“变小”“不变”)。
18.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19.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播,医院里禁止大声喧哗,这是在减弱噪声20.如图,在一架放在水平面上、已经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两个天平盘里,分别放入A,B两个实心正方体(边长LA<LB),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可知mAmB,ρAρB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1.小明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只要条件允许,每天都坚持慢跑30min,若小明在学校运动场上以平时慢跑的速度跑完400m,用时100s,求:(1)小明慢跑的平均速度;(2)小明以上述速度跑30min,共跑了多少m22.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kg的水求:(1)该瓶子的容积;(ρ水=1.0103kg/m3,ρ油=0.9103kg/m3)(2)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6分)23.晾晒衣服时,为什么要把衣服撑开,放在阳光充足、通风好的地方?24.小张同学和小王同学都有在亮处,他们之间有屏风隔着,互相看不见,但小张能通过镜子看到小王的眼睛,想一想,小王能通过镜子看到小张的眼睛吗?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5.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小杰去森林公园玩,看见这样的告示:禁止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水瓶,以免引起火灾。
请根据光学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五、作图、实验和探究(26题每图2分,其它题每空1分,共24分)26.如图所示,光线射到一平面镜,请画出反射光线,在图中标出标出反射角27.在图中,完成光路图28.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甲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29.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2)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3)实验中当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B,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4)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3)若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且像将变(选填“大”或“小”)31.用天平和量筒测某品牌牛奶的密度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4)算出牛奶的密度为g/cm3;(5)若操作第(3)步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6)用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的杯子ρ水=1g/cm3)32.如图所示是小聪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的实验装置下表为它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温度/℃﹣300001.53(1)实验时,将固体粉末放入大试管中,然后用“水浴法”加热,并用搅拌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2)实验过程中还发现:加热到第2min时,固体开始熔化,到第5min全部熔化。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由此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在第3min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大安三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公共场所要“轻声”说话,“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A.响度 B.频率 C.音调 D.音色【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除了音调和响度之外声音的另一特征,频率是指振动的快慢,可以影响到音调的高低解答】解:公共场所要“轻声”说话,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即是声音特性中的响度故选:A点评】音调和响度的概念很容易混淆,但是却是考试的热点内容之一,所以一定要注意进行认真的区分2.在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16kg B.课桌的高度约是7.8cm 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7.5cm D.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40℃【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250g;故A错误;B、课桌的高度约是0.8m,故B错误;C、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7.5cm,符合实际;故C正确;D、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23℃,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解答】解:A、春天的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夏天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D、初冬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而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 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 C.小孔成像 D.冰透镜向日取火【分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如: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
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3)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平面镜成像等解答】解: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是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的结果,不符合题意;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合题意;D、冰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因此冰透镜向日取火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