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5Word版含答案(20201002020706).pdf
9页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练习 1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 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D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答案: D 2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解析:选 D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 响,最终由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形成了与等压线斜交的近 地面风 3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 B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C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 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 解析:选 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等压线越稠密,表明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根据下图回答45 题 4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答案: C 5B图( 北半球 ) 中 P地的风向为 (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答案: A 6读近地面风的形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________( 字母 ) ,该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2) 该图是 ________( 南、北 ) 半球的空气运动示意图,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 F2、 F3对风速有明显影响的是________, 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是________ (4) 实际大气中,角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在相同气压条件下,陆地表面 比海洋 ________( 大或小 ) 答案: (1)F1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垂直 (2) 北风向右偏(3)F 1、F3F2 (4) 减小大 一、选择题 1读下面两幅等压线图,A、B、C、D四地风力大的是( ) 解析:选 C影响风力大小的主导因素是气压梯度力从图中看出,两图比例尺相同, A、C两地等压线较密,可排除B、D两地,两图等压线间的差值乙图比甲图大,故风力最大 的为 C地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 风向和风速都是不 同的联系所学知识,回答23 题 2只影响风向而不 影响风速的力是( ) A只有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3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的是( 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实线箭头表示风向,度数表示经纬度) ( ) 解析:第 2 题,由于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故它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第3 题,由图中信息可知,B图所示为北半球近地面,在方向上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 并与等压线有一定交角 答案: 2.A 3.B 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 比例尺相同,单位:hPa),读图回答45 题 4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果此地为北半球,则地的风向为( ) A偏北风B偏南风 C偏东风D偏西风 解析:第 4 题,由于四幅图比例尺相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等压距不同,故等压距 越大,风力越大第5 题,先标出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画出风向,则为偏 北风 答案: 4.A 5.A 6图中等值线为北半球等压线,且abc,关于甲、乙两地的风向和风力,下列正确的是 ( ) 甲处盛行偏北风乙处盛行偏北风甲处盛行偏南风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甲处风力小于乙处 AB CD 解析:选 A甲和乙都位于高压脊的东侧,吹偏北风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同样疏密 的等压线 所表示的气压梯度小于乙图,所以甲处风力小于乙处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 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78 题 7N地风向为 (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8M 、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 A M 地B N地 CP地D Q地 解析:第 7 题,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 N地的 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 压 线,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 因而 N地风向为东北风。
第8 题,四地中, Q地等压线最密集 答案: 7.A 8.D 读图,回答910 题 9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式,则a 地与 b 地的气压 (P) 和气温 (T) 状况是 ( ) APaPb;TaTbB Pa 二、综合题 14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 A、 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 (2) 图中、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地比地________ (3) 图中、两处相比,气流上升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中 A、 C两处相比, 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 (1) 题,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即为当地风向第(2) 题地的气压值分别为998<<1000,1012< <1014,显然 <第 (3) 题,为低压 中心,气流上升第(4) 题, A、C两处相比, 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 力较大 答案: (1)C (2) 低(3) 近地面气压低时气温高,多上升气流(4)A 等压线密集,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15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 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有 M 、O 、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 (2) 图示地区位于 ________半球,说明判断依据 (3) 在图中箭头处画出气流所受的力 (4) 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气压与风向、风力、等压面的关系,以及三个力的特点由图可看 出水平气流流向M 、O处且向右偏,据此判断P为高压中心且位于北半球,由甲到乙沿线近 地面气压先减小,再增加,然后减小,高空的等压面相反 答案: (1)P (2) 北水平气流向右偏转 (3) 画图略4)D 以下内容请删除 一、文理交融,学法兼用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包括宇宙、 大气、 海洋、陆地等, 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 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 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 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 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 理下册和选修教材一)和区域地理 (选修教材二 ),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 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 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 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 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 使教材 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 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 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 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 解透彻, 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 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 类问题的又如,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 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 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 主要标志。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 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 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 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 绘图 ), “图不离手” (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 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 地图: “地球运动” , “大气分层” , “山河分布” , “洋流流向” , “国家位置”, “铁路干线” , “工 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 能会认为, 看图太费时间, 不如看书来得快 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 便于运用, 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 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 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 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 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三、知识联系,融会贯通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 “为什么 ?” “怎么办”的问 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 “有什么样的事物” “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 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 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 的影响, 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 应侧重于 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 握其成因, 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 是应用而非记忆2.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 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 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 物理、 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的高考大综合考试 意义尤其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