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用科举知识框架_七年级下册历史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报告.docx

29页
  • 卖家[上传人]:日****
  • 文档编号:188781562
  • 上传时间:2021-08-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31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科举知识框架_七年级下册历史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 1. 你知道中国古代秀才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吗 明清科举考的是八股文,类似于现代的应试教育,有标准答案,以便于评审破题 承题 起讲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大结 此乃八股文 所考内容还是《四书五经》,得买有注解的书(主要还是靠背)明代的读书人得先考“童试”,考上了之后就是“生员”又叫做“秀才”,就可以到县里面去读书了,而只有获得“生员”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 衡水中学历史宋元时期的框架 第五单元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年~1368年) 【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基本线索】一、经济方面:(一)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耧锄;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1.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2.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三)宋元商业繁荣1.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开封和临安是当时著名的城市②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③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④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⑤海外贸易发达2.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打破市、坊界限,有早市、夜市);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3.元代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②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③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4.元代商业繁荣的原因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开辟了海运,二、政治方面:(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北宋:①目的:加强中央集权②措施:在军事上杯酒释兵权,同时抽掉各地精兵充实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的“道”设为“路”,在州县之上;财政上,地方税收大部由中央掌控。

      2.元朝:①内容: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②意义: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宋: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们任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为了进一步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2.元:元世祖健全了中央官制,在加强皇权制度方面有了新发展,在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和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同时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三)王安石变法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北宋中期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① 阶级矛盾尖锐北宋初年,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占有政府不断增加赋税,中小农户的赋税沉重在地租、高利贷和官府赋役重重盘剥下,农民生活困苦,社会阶级矛盾尖锐② 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国后,为加强专制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北宋中期,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首先: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了“积弱”局面其次,由于机构重叠,官职冗滥、军队数量急增,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三冗”问题,从而导致北宋财政日益入不敷出,逐渐形成了“积贫”局面。

      2)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等人进行改革,施行新政这次改革发生在庆历年间,故称“庆历新政”新政的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强烈反对新政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富国之法(1)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这样既能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2)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3)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相应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4)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就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6)均输法:要求发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2.强兵之法(1)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十户为一保保丁农闲时练兵 , 平时参与维持地方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还实行连坐法,同保人要互相监督、检举2)保马法: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

      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3)将兵法:在北方各路设100多“将”,每将置正将一人将”成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4)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武器质量3. 取士之法(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2)整顿太学,重新编篡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宫3)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使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3、王安石变法的结局王安石变法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一开始就遭到了守旧派的激烈反对他们采用各种办法阻止改革1085年,宋神宗去世,年幼的宋哲宗继位,由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她执政后,立即起用司马光等反对新法者在高氏的支持下,司马光等逐步废除了王安石的全部新法4、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积贫局面改善: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变法以后,可是,有些变法的措施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积弱局面的改善:王安石变法也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5、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及教训(1)败因:①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

      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②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③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2)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 然会充满阻力,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 才能成功;而且还要注意用人6、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评价)(1)局限性: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革,负担依然沉重2)进步性:①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③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三、文化方面(理学):(一)程朱理学1、理学特点: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儒学2、代表: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3、二程思想: ①核心思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③认识论上,提出“格物致知”,主张外在的探求4、朱熹(1)思想主张: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即三纲五常(2)朱熹的影响:①他是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孔孟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他的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朝以及欧洲在日朝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二)陆九渊的心学南宋的陆九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反省内心 3. 隋朝到明朝科举制的变化 框架图 急 隋文帝时科举制度萌芽,隋炀帝时正式设置科举制,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继唐太宗之后,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制,并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有才学的人 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时,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文体分为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也就是所谓的“八股取士”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钻研八股,不讲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衰落、消极,从专门选拔人才到专为统治者奴役人才,愚民! 4. 隋唐元明清的知识框架 经济 思想 政治 隋唐 (1)政治方面:①知人善任,虚怀纳谏.皇帝充分发挥臣僚作用,减少了政策的失误.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②革新政治.唐初部分沿用隋制,但又有改革,沿用的部分隋制是因为那些制度不仅适应隋朝,在隋朝发挥了一定作用,而且在唐朝也能适应,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鉴于隋亡,制度又有所革新.关于革新、完善制度,将在“隋唐制度的革新”一节里讲,这里不必重复.(2) 经济方面:①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隋炀帝无休止地征发徭役,迫使农民起义,唐朝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封建统治者立国的基础在农业,此项措施可以看做是“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基本的原因之一.②戒奢从简.这与上面的措施互为表里,一方面发展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大力提倡节俭,“贞观之治”的出现,与这种风气不无关系.(3)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唐朝的文化策略,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兴科举是继承隋制,以儒为师是继承汉制.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大办学校,就其规模、种类、数量和课目设置,都是前代无法比拟的. 元 元朝的行省制度 : 中央:①元废三省,设一省制 即中书省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

      ②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③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设行省制 如云南、辽阳、岭北等 ,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行省制度巩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奠定了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影响深远元代: 青花、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生产 明 政治: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经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繁荣,中期时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文化:文化专制束缚人们思想(许多士人企图冲破束缚,于是白话文和批判小说涌现) 清 (1)政治制度:清代中央政权机构多仿明制,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清改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宏文院)为内阁,作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清代内阁设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内阁的实际权力比明代小 清中央的执行机关是六部清代内阁名义上是最高行政机关,但它并不是真正的权力中心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后来的军机处,才是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2)经济:清朝人口大增,乾隆时期已达三亿,相对使粮食作物的产量需要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法律援助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材料.docx 2025关于转型实践中汲取发展思考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教育系统党徽党旗及其制品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docx 熔铸忠诚之魂夯实平安之基 锻造政法铁军在县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县委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市关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共青团县委2025年全体团员干部会议上的党课讲稿:用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docx 在2025年片区农业产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市保险领域民事检察协同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县自然资源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县委办公室“病灶”清除行动警示教育暨作风建设深化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2篇.docx 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全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