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化学试卷)-983-河南省高三第三次大考化学试题.doc
7页河南省信阳高中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大考化 学 试 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Ba—137 C—12 O—16 H—1 S—32 N—14 Na—23 Cl—35.5 K—39 Cu—64 He—4 Mg—24 Al—27第Ⅰ卷(选择题 共 54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8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 合题意) 1. 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 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 及到的过程正确的有:①蛋白质的变性 ②蛋白质的盐析 ③胶体的聚沉 ④盐类水解 ⑤焰色反 应 ⑥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3.下列结合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 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 2Na+O2=Na2O2 B.向 AgC1 悬浊液中滴加 Na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 2AgC1+S2-=Ag2S↓+2C1-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 2Na2O2 +2CO2=2Na2CO3+O2 D.向 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4.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 N2和 C2H4 B.等温等密度的 CO 和 C2H4 C.等温等体积的 O2和 N2 D.等压等体积的 N2和 CO2 5.烧杯中盛有液态物质 A,加入少量固体物质 B,B 不溶解。
当通入气体 C 时发现 B 逐渐溶解直 至完全溶解则 A、B、C 依次为 A.H2O、BaSO4、O2 B.FeCl2溶液、Fe 粉、Cl2C.H2O、CaCO3、SO3气体 D.H2O、SiO2、HCl 气体6.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 4.6g NO2和 N2O4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0.3NAB.标准状况下,22.4L SO3的分子数为 NAC.将标准状况下 11.2L 的 Cl2通入足量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0.5NAD.电解 58.5 g 熔融的 NaCl,能产生 22.4 L 氯气(标准状况) 、23.0 g 金属钠 7.在下列给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w/c(H+)=0.lmol/L 的溶液中:K+、Fe2+、Cl—、NO3—B.水电离的 H+浓度为 1×10-12 mol/L 的溶液:K+、Ba2+、Cl—、Br—C.加入 NH4HCO3固体产生气泡的溶液中:Na+、Mg2+、ClO—、S2-D.加金属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Ca2+、NH+4、Cl—、HSO—3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含有 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 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 NaHCO3饱和溶液,又 有 CaCO3沉淀生成 B.向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 CO2与原 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C.等质量的 NaHCO3和 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 CO2体积相同 D.向 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 CO2有 NaHCO3结晶析出 9.在一密闭气缸内,用不漏气的可滑动的活塞隔成两室,左边充有氮气,右边充有氢气和氧气的 混合气体,如下图所示。
在室温下,将右边的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活塞最终静 止在气缸的中点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可能是 反应前: 反应后:1 1 3 1 1A.2:7 B.7:2 C.5: 4 D.8:1 10.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烧碱溶液溶解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 CO2生成 Al(OH)3 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 Al(OH)3 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①⑥⑤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 D.①③⑤③ 11.X、Y、Z、W 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 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 W 是单质铁,则 Z 溶液可能是 FeCl2溶液 B.若 W 是氢氧化钠,则 X 与 Z 可反应生成 Y C.若 X 是金属镁,则 W 可能是强氧化性的单质 D.若 W 为氧气,则 Z 与水作用(或溶于水)可能生成一种强酸 12.已知 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N2 H2和 O2N2 气体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 Cl2 + 6 FeI2 = 2FeCl3 + 4 FeI3 B.Cl2 + FeI2 = FeCl2 + I2 C.Co2O3 + 6 HCl = 2CoCl2 + Cl2↑+ 3H2O D.2Fe3+ + 2I— = 2Fe2+ + I213 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 10 ℃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 B.20 ℃,100 g 水中可溶解 34.2 g KCl,此时 K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4.2% 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D.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 g 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 14.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 1.4 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 40 mL 浓度为 1.0 mol/L 的 HCl 溶液中和,则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 B.Na2O2 C.Na2O 和 Na2O2 D.Na2O2和 NaO2 15.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 a g 铜,完全溶解后,又加入 b g 铁,充分反应后得到 c g 残余固体, 且 b<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不含有 Cu2+ B.残余固体一定全部是铜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 Cu2+ D.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 16.某无色溶液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2-3;⑥SO2-4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 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17.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 ,Cl-、Br-、I-的个数比为2∶3∶4,向该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 Cl-和 Br-的个数比为 3∶1,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 与溶液中剩余 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7∶4 B.7∶3 C.7∶2 D.7∶1 18.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②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仰视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A.①②⑤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6 分) 二、 (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6 分) 19. (12 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贯穿古今。
(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2)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 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如图表达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其中水为________剂 (3) “细菌冶金”是利用某些细菌的特殊代谢功能开采金属矿石,例如溶液中氧化亚铁硫杆菌能 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氧化为 Fe2(SO4)3,并使溶液酸性增强 ①该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可利用 Fe2(SO4)3作强氧化剂溶解铜矿石(Cu2S) ,然后加入铁屑进一步得到铜,该过 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如下,请补充完整并配平:________Cu2S+________Fe3++______H2O________Cu2++________Fe2++______= = = = =细菌__( )+________SO42- (4)羟胺(NH2OH)是一种还原剂,用 25.00 mL 0.049 mol/L 羟胺的酸性溶液跟足量的硫 酸铁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 Fe2+离子恰好与 24.5 mL 0.020 mol/L 的 KMnO4酸性溶 液反应。
则在上述反应中,羟胺的氧化产物是 20. (12 分)A—J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 A 是一种高熔点物质,D 是一种红棕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H 与 I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 与 D 在高温下的反应在冶金工业上称为 反应,引发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 ___ (3)写出 G→J 的化学方程式:___ 、 (4)A→H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 物质能用于净水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_21. (10 分)某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 NaHCO3溶液加入到 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
甲同学认 为沉淀是 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是 CuCO3和 Cu(OH)2的混合物,他们设计实验测定沉淀 中 CuCO3的质量分数 (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两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①在研究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依次为 、洗涤、干燥②装置 E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③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a.关闭 K1、K3,打开 K2、K4,充分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