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县委书记先进材料.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9858333
  • 上传时间:2018-1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18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县委书记先进材料  做灾区群众的贴心人  ——记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委书记蒋刚  他自愿放弃省级机关优越条件,主动申请到艰苦边远民族地区工作,先后在两个地震重灾县担任县委书记,一干就是8年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着新时期县委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坚定承诺,灾区百姓称他为“贴心人”,藏区干部赞他为“好书记”  他,就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蒋刚  心系百姓紧要关头显忠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入党那天起,对党忠诚老实、坚定理想信念就是我的毕生追求  XX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紧邻震中的理县受灾严重,作为县委书记的他不顾脚踝扭伤,坚持奋战在一线,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组建8个工作组和13个抢险分队,迅速投入一线抗震救灾他始终战斗在救灾第一线,一天一夜没吃饭,却把泡面让给了受灾群众;三天三夜没合眼,仍保持顽强的斗志一线指挥,确保了灾后“黄金72小时”救援期各项抢险救灾任务的有效调度和顺利进行  在理县的抗灾重建中,蒋刚“5+2”“白加黑”成为常态,连续五个春节没有与家人一起过年。

      XX年大年三十,蒋刚在高半山修溪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备战高考的女儿打来,他告诉女儿“爸爸和灾区老百姓在一起”,转身擦了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中  经过努力,理县率先抢通“生命线”、率先完成农房重建、率先竣工交付学校医院重建项目,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  重建完成,考验未止蒋刚到汶川工作后,又遇山洪泥石流灾害,草坡乡1154户群众需要异地迁建,他透支自己的身体、不顾医生的劝告,进省跑项目,现场抓督查,一年时间就让受灾群众全部搬进了新居  务实创新胸怀全局谋发展  昔日理县工业不发达、农业规模小、城市建设差,地震更是使其遭受重创既要抢抓重建机遇,又要着眼长远发展,怎么办?  蒋刚调研后提出“依托一条走廊,构建三大基地”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采取“以企引企、产业招商”等方式,成功引进长化宏光盐化工、泰升昊工业硅项目,确保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桃坪羌寨、甘堡藏寨等一大批民族风情浓郁的村寨相继被打造出来,独具魅力的藏羌文化走廊如今初步成形,乡村旅游发展形势喜人,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初具规模  初到汶川,蒋刚也遇到类似难题面临屡遭大灾产业培植难、扶贫攻坚群众增收难,一个月他跑遍辖区13个乡镇117个村,在全面审视县情的基础上,科学提出“发展生态经济庄园”的理念,大力推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以“振兴产业、群众增收”为目标,实施以灾后重建振兴、社会综合治理和改善民生帮扶的“三大攻坚行动”。

      XX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经济增速同比提高  个百分点,全县年度目标考核居全州第一  今年以来,蒋刚进一步提出了汶川“一园两区三基地八大工程”的县域发展思路,以高半山产业发展和精准帮扶为重点,共涉及135大项459小项工作,全面推进幸福汶川建设  目前,以汶川三江鹞子山养生堂、漩口核桃坪赵公福地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庄园初步成型,一条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党建综合提升、群众多元增收的新路子逐渐明晰  严格表率坚守底线不放松  蒋刚对事严、对人谦、对己俭,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人不可以把钱带进棺材,但钱可以把人带进棺材”,他时常用此来告诫干部和同事,以身示范引导全县干部增强廉洁从政、防微杜渐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醒大家“算清亲情账、政治账和经济账”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他对照“四风”问题,自己列出7大类14项事项并带头整改他积极适应新常态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贯彻  从严治党要求,紧扣“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提出并实施党建综合提升、干部软实力再提升、软乡弱村整治“三大工程”,建立健全65项规范资金、人事、权力运行制度  在选人用人上,他强调“赛场选马”,对任何人不开后门;在正风肃纪上,他绝不允许任何人插手工程项目建设,大力治理“庸懒散浮拖”和“中梗阻”;在日常生活中,他非常简朴,特别是下乡带头在食堂就餐并支付餐费。

        蒋刚坦言:“党员干部要管住自己,守住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思想上必须清醒,经济上必须清白,生活上必须清新,做到慎言、慎行、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切实筑起防线、抗拒诱惑  蒋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艺术,赢得了藏羌群众和党员干部的信任和支持  心中有民在路上  ——记甘肃省两当县委书记梁英  在贫困的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穿着运动鞋轻车简从下乡,是女县委书记梁英的工作常态主政两当四年间,每一个村组都留下她的脚印  “心中有民在路上”梁英说,她希望通过自己兢兢业业的努力,为群众办些实事,让甘肃省东南部这个贫困县可以走出一条“既能守住青山绿水,又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新路  道路:让群众串门脚上不沾泥  在检查云屏乡大坪村道路建设回程路上,梁英专门下车拍了一张照片,一条水泥路通向大山深处的村庄这让她感到欣慰,因为再过一两个月,全县118条村道就会全部打通  XX年9月担任两当县委书记后,梁英就开始长达两个月的调研一辆越野车,一个司机,一个县委办的工作人员,穿行在两当每个乡村调研中,行路难成为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  当时,两当县公路交通十分落后,全县除了过境的312国道之外,没有一条柏油路通乡公路基本是沙石铺设,通村公路大部分是土路,至于村组之间的道路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出行难成为农村发展的短板,梁英觉得面对群众的盼望,“做不好对不起群众”  但完成这个承诺并不容易一面山,一个坡,一组人这是两当乡村的如实描述,山大沟深、行路艰难,往往看起来很近,走起来很远梁英走遍了全县所有的村组,和男干部一样爬山过水,经常跟她下乡的干部告诉记者,“往往是紫色的运动鞋沾满了泥疙瘩变成了黑色  在梁英的协调主抓下,短短三年时间,两当路难行的面貌彻底改观:全县行政村通车率达到100%,通村公路硬化率超过了95%下一步,梁英计划让村组内的道路也能硬化,“让群众相互串门的时候,脚上不再沾上泥土  现在,让许多两当人津津乐道的还有火车在梁英的协调努力下,两当火车站今年3月完成升级改造,目前有5趟快速列车在此停靠,两当人可以在本县坐火车去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上大学的时候就可以从家门口出发,不用再到200公里外别的县城车站了  思路:宁愿慢一点,也要守住绿水青山  有两项指标,既让大城市人艳羡又让两当人骄傲:两当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4%,植被覆盖率83%  前不久的端午节,两当的云屏三峡风景区和红色文化革命景区迎来周边省区的众多游客,一时间让这个仅有五万多人口的小县变得热闹不已。

      来这里的游客说,到了两当,就进入了一个天然的森林公园  除此之外,两当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一些干部提出应该把这些矿产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不仅能直接带动当地就业,还能带来大量财政收入,让当地各项经济指标快速提高  但经过充分调研后,梁英和县委班子采取了“慢发展”的思路坚持不让“有污染的工业”进入两当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起来不开发,也是对群众的贡献  从XX年开始,两当县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两张牌”尽管过程中梁英也一度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但她说“发展思路从没有动摇过”  “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一个县委书记必须要有这样的定力梁英说,随着当地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两当,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两当XX年接待游客达到60万人次,旅游人数超过了前十年的总和,旅游产业正在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的新动力  心路:最大心愿是让群众脱贫奔小康  在显龙乡显龙村,73岁的回族老人马俊荣说,梁英每年都要来看望他两三回,逢年过节还给他送茶叶这个县委书记没架子,每次都问寒问暖,感觉亲切老人一辈子喜欢种菜,梁英专门帮助他建成了一个蔬菜大棚,干着自己擅长的蔬菜育苗,每年能多收入5000多元。

        53岁的苏静,是梁英帮扶脱贫的联系户苏静的里存着县委书记的,他说自己只打过一次,希望能帮解决养羊的资金问题梁英在里了解清楚后,很快帮他联系了相关的贴息贷款苏静一家四口的人均收入由XX年的2400元快速增加到XX年的8000元  不只是她的6个联系户,两当全县的贫困群众都装在梁英心里这几年,在她的协调带领下,两当县大力发展核桃、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全县贫困发生率从XX年65%下降到29%,全县农村安全用水实现了人口和区域全覆盖  梁英还在全县推广电商扶贫等新方式在金洞乡电商中心,一年多时间网销香菇金额就达8万多元,农民的土特产不仅卖了出去,还卖了高价格  除了到外地开会、衔接工作外,梁英大多数时间都往乡下跑,这让她顾了大家忘了小家她的老父亲80多岁了,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借着到陇南市开会的机会去看上一眼今年端午节前,40多天没见到梁英的老父亲,一见面就抱着她痛哭??  XX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事迹材料  在福建省东山县,到处传颂着老书记谷文昌的动人事迹他虽然去世22年了,但他的名字一直铭刻在人民心中,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泯灭,也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淡忘他和全县人民共同创造的业绩,至今在东山大地上闪耀着熠熠光辉。

      随着东山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  昔日东山,风沙肆虐,旱涝为害,一片荒凉谷文昌和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军民拼搏奋战了14个春秋,植树造林防治风沙,打水井、建水库抗旱排涝,修公路、筑海堤、建海港、造盐田......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旧貌,为今天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任接着一任干,历任都有新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东山县发展工业,调整农业,兴办第三产业,开发旅游,呈现出生机蓬勃、兴旺发达的景象一座水碧、沙白、林绿、礁奇的海岛,雄踞于万顷波涛之中农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已建立起芦笋种植、海洋捕捞、网箱养鱼、围垦养殖、水果开发五大高优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商品率达96%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71元,成为全省第一批农村小康县工业已经形成芦笋制罐、水产加工、建材开发、塑料包装、海盐生产等产业支柱旅游业从无到有,旅游收入达亿元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近几年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环境最佳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连续四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对于今天的发展和进步,东山人民很自然地把它同共产党、解放军和改革开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老书记谷文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称赞他是"东山翻身解放的带头人,幸福富裕的奠基人","共产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书记!"  不朽丰碑,一个铭刻在人民心中的共产党人  谷文昌,太行山的儿子,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

      1950年5月随军渡海解放东山岛,先后在这里担任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1964年调任省林业厅副厅长"文革"期间下放宁化县农村劳动,1972年后曾任龙溪行署林业局长、农办主任、副专员  谷文昌在病重弥留之际深情地说:"我喜欢东山的土地,东山的人民我在东山干了14年,有些事情还没有办好死后,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我要和东山的人民,东山的大树永远在一起!"1981年1月30日,癌细胞夺走了他的生命噩耗传到东山,东山的  树静静地默哀,东山的水呜咽悲鸣,东山的人民泣不成声:"谷书记,没有你哪有我们的今天!"  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1986年,县委为了弘扬谷文昌精神,满足广大群众的心愿,决定将谷文昌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法律援助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材料.docx 2025关于转型实践中汲取发展思考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教育系统党徽党旗及其制品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docx 熔铸忠诚之魂夯实平安之基 锻造政法铁军在县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县委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市关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共青团县委2025年全体团员干部会议上的党课讲稿:用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docx 在2025年片区农业产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市保险领域民事检察协同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县自然资源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县委办公室“病灶”清除行动警示教育暨作风建设深化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2篇.docx 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全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