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初一语文秋学期第一单元试卷.pdf
5页1 初一语文第四周假日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积累和运用39 分)1、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答题(5 分)文学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quá n 释,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件大有bì益的事,潜移墨化的影响着人的成长1)根据拼音写汉字quá n 释bì益(2)给加点字注音憧.憬凝.聚(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改为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A、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我深深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B、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C、我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文章D、语言通顺,这是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编辑小李对稿件中的每句话都认真校对,这种锱铢必较....的精神值得学习B.、.战士们靠近边缘向下一看,头晕目眩,觉得眼前的大岩石来回晃动,自己的身体摇摇欲坠.....C、这不是危言耸听....的道理,稍稍注意这个问题的人,是不难发现若干真凭实据的D、虽然五一时天气很热,但是大街上人们还是熙来攘往....,商场更是人头攒动4、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与前面两句构成内容连贯、结构整齐、音节和谐的排比句。
4 分)找到一个解题的角度,知识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结识一个知心的朋友,友情会为你打开一扇门;,;,5、名句填空(12 分)(1)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 _ _,_________ ______2)_____ _____ 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3)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______ __ ______4)然而当初她的芽儿,,5)《次北固山下》中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6)东隅已逝, (7)差之毫厘,8)母爱是千百年来永恒的话题,请你写出两句歌颂母爱的古诗句:,6、你所在班级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4 分)【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探究结果:7、名著阅读(10 分)(1)《成功的话》出自现代诗人儿童文学家的诗集《》她的诗歌以、、为主题2)《汤姆索亚历险记》国作家的著名作品小说以为线索,歌颂了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是二、阅读理解41 分(一)读下列古诗,完成习题6 分)过华清宫绝句杜 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8、请赏析“次第”“红尘”两词的妙处3 分9、“ 一骑红尘 ” 与“ 妃子笑 ” 说明了什么深刻的含意?3 分(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习题(17 分)(甲)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乙)循表涉澭荆人( 1)欲袭宋,使人先表(2)澭水( 3)。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馀人,军惊而坏都舍向(4)其先表之时可导(5)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6)表而导之,3 此其所以( 7)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注释:( 1)荆人:楚人⑵表:做标记⑶澭水: 黄河 的支流4)向:从前(5)导:引导(6)循:按照(7)所以: ,, 的原因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 分)(1)遽.契其舟()(2)是.吾剑之所从坠()(3)军惊而坏.都舍()(4)荆人尚.犹循表()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宁信度,无自.信也B 、荆人欲.袭宋郑人有欲.买履者C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至之.市,而忘操之D 、、而.剑不行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求剑若此,不亦惑乎?(2)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13、用文中原句填空4 分甲乙两文中表明楚人荆人不知客观实际发生变化的语句分别是:;说明客观实际已经发生变化的语句分别是:;14、甲乙两则寓言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3 分)(三)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习题你瞧,我好看吗张军霞①梅子在报社工作。
那天,一位做生意的朋友打来,说在报纸上看到她写贫困学生的故事,自己很想帮助他们,因为能力有限,只能资助一个孩子,请梅子哪天方便时,给那几个孩子拍些照片,他想自己选择资助对象②凑巧,梅子回老家,正好路过那个小山村她来到村里的小学,按照校长提供的名单,准备为孩子们拍照片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土地贫瘠,吃水困难,时常停电,村民们的日子都很苦,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没见识过大山外面的世界,对梅子手中的数码照相机非常好奇③孩子们轮番出现在镜头里,他们身上的衣服、鞋子和书包,大都是破破烂烂的,任谁看了都会有几分心酸这时,一个叫朵朵的小女孩,本来已经站好了,却忽然冲着梅子轻轻摆手:“阿姨,请等我几分钟!”④话音刚落,小女孩飞奔着跑远了片刻工夫,她拿着什么东西跑回来,转身进了屋子等到朵4 朵再出来时,梅子禁不住眼前一亮:朵朵穿了一件红格子的衬衣,因为有些肥大,只好扎到裤子里;她的肩膀上,还挎着一个崭新的书包看到梅子还没开始按快门,朵朵又伸出手指,迅速理了理额前的头发,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悄声问旁边的女伴:“你瞧,我这样好看吗?”⑤也许是出于童真的妒忌,女伴撇藉小嘴说:“臭美!又把别人的衣服穿出来显摆了!”原来,那衬衣是朵朵从隔壁一户人家借来的,所以不合体。
至于那个书包,是两年前妈妈回家时,送给朵朵的生日礼物,她一直没舍得用⑥梅子怀着复杂的心情,为孩子们拍好了照片她有点担心的是,和别的孩子相比,朵朵这样 “光.鲜.”的形象,会不会第一个被淘汰?⑦出乎梅子意料的是,当她把这组冲洗好的照片,整整齐齐摆放在朋友的办公桌上时,他居然毫不犹豫地指着朵朵那张照片说:“我就资助她,每年为她提供学费和生活费,一直到大学毕业!”⑧梅子忍不住追问:“为什么选朵朵?”朋友意味深长地说:“你看,在那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朵朵爱笑又爱美,这是多么难得呀其实命运不会一直亏待谁,只要能够保持这种好心态,总有一天,生活也会对她笑,生活也会因为她而变得更美好摘自《读者》2014 年第 10 期)15、速读全文,根据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照好相,朵朵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写出三点)(3 分)(2)梅子的朋友最终选定朵朵作为资助对象的原因是什么?(2 分)16、第④段用了不少描写方法,试列举其中一种,并说说其作用4 分)17 、联系上下文,体会第⑥段中加点词“光鲜”的含义4 分)18 、有人认为朵朵为了漂亮,专门去借大人的衣服来照相,是爱摹虚荣的表现,完全没有必要, 对此,你怎么看?请你联系实际,写一段不少于80 字的文字表达你的观点。
5 分)三、作文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 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5 参考答案1、略2 A 3 A 4、抓住一个难得的机遇,事业会为你打开一扇门;乐观的帮助别人,爱心会为你打开一扇门5、略6、一、读书要有选择,二、应选择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来读7、略8、“次第”是“依次”的意思,山门被守门者早早地打开,等候运送荔枝的专使的到来,可见唐玄宗对运送荔枝一事的极端重视,从而表现唐的荒淫和杨的骄逸红尘”写出了专使运送荔枝的速度飞快,使的地面尘土飞扬,目的是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两个词语同时揭示主题,一“唱”一“和”,杜牧可谓炼字如神9、说明了百姓专使的劳苦辛酸,帝王贵妃的骄奢淫逸,这样鲜明而且强烈的对比,暗含唐皇朝统治的行将就 “ 墓 ” 10、( 1)立即,匆忙(2)这儿(3)倒塌( 4)还是11、B 12(1)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2)澭河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按照(原先做的)标志夜晚渡河13、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向( 4)其先表之时可导(5)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14、不懂得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是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的。
15(1)借一件新衣服,去拿了一个新书包,整理了一下头发(或露出笑容)2)身处恶劣环境,保留良好心态,爱笑又爱美16、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形象地展现了朵朵是个爱笑、爱美的女孩17、光鲜”,是鲜明、漂亮的意思朵朵穿上借来的大红格子衬衣,挎上妈妈送的珍藏两年没舍得用的书包,尤其是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脸上仍然露出甜美的笑,明显与众不同光鲜”在这里不仅指衣着的整洁,更是指精神的乐观18、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持赞成或反对态度均可给分,其中观点阐述2 分、语言表达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