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形天赋》读后感2000字.docx
3页《隐形天赋》读后感2000字前段时间,易烊千玺的弟弟易烊昱华上了热搜,这位年仅8岁的小朋友创造了最小年纪连续盲拧还原2个二阶魔方的世界纪录很多网友都惊呼,易烊妈妈到底有什么样的育儿大全,如果开班,第一时间就要报名易烊千玺的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会捏泥塑,会设计,会书法,会编舞,会架子鼓吉他贝斯,参加美术艺考统考轻轻松松就过了线,18岁生日前夕更是亲手设计完成了雕塑千禧龙,今年的电影《少年的你》又是拿下了多个分量的奖项我们在感叹这两位少年年纪轻轻就获得如此大成就的同时,也会小小声地问自己"为什么自己就没这样的天赋呢?难道真的是基因差异性导致的?"著名的比利时作家泰莎·基伯姆和卡特琳·芬德里克斯通过整理无数科学资料和数据统计,通过《隐形天赋》这一本书告诉我们——"天赋不是一个静态的数据,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个人并非天生就具有很好的天赋,因此环境在中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底需要怎样的环境,才能帮助一个普通人成为闪闪发亮的自己呢?《隐形天赋》的封面就已经说的明明白白了——"趁早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在细分领域做到无可替代"以下,我将重点分成三个部分,和你细细说明:看见差异,看见机遇玲玲今年刚上初一,她性格比较内向,也不怎么爱说话。
为了让她能够变得外向开朗一点,玲玲的妈妈不仅给她报了夏令营,还命令她多叫同学来家里玩对此,玲玲感到特别懊恼因为如果不听从妈妈的安排,就会惹她生气,每次只要听到妈妈说自己太安静,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的时候,她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我真的那么差吗?这个问题不断在玲玲的脑海里萦绕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虽然玲玲喜静,也不怎么爱和同学打闹,但是她特别爱看书她的语文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作文也写得特别好在语文方面,玲玲基本没怎么下苦功夫她还喜欢做手工,有一双巧手可是妈妈全部没有看到,因为在妈妈的看来——只有高情商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在这个成人社会上,很多人都试图在寻找——“怎样的人才能更容易获得成功?”的答案当人们看到傅园慧在游泳界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时,就会赞叹:真的是老天爷赏饭吃;当人们看到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一举斩获拿下冠军的时候,就会鼓掌:聪明的孩子实在太棒了!然后转身看看自家的孩子亦或者看看自己,叹了口气:人比人,真的是比死人拥有这样想法的人,实在是大错特错了每个人生来就不同,接纳自己的差异性,用放大镜将自己的优势加以汗水不断放大,你也会成为下一个傅园慧或者武亦姝的什么是隐性天赋?换言之就是接受自身差异性。
隐性天赋人群拥有四个特征,分别是:强烈的正义感、批判态度、高敏感度、树立高标准作文共同构成隐性天赋人群特质的四个特征,往往会导致他们的与众不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进入娱乐圈的人一开始都渴望成为男主女角,但却有人恰恰发现了自己的差异性,靠着出演配角,在影坛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获得一众人的赞赏和崇拜这个人就是香港演员惠英红如何将差异变成绝对优势隐性天赋人群根据个性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表现型、独立型和非独立型表现型的隐形天赋人群需要高成就来使自己变得美好他们喜欢给自己拟订各种目标,如果目标达成,就会使得他们心情变好除此之外,他们还喜欢得到赞美,每一次的赞美都能给予他们更多前进下去的动力但也正因为如此,表现型的隐性天赋人群容易遇到两方面的障碍一种是“害怕失败”,另一种是”完美主义”独立性天赋人群只做有意义的事在他们分析付出的努力是否有准确的把握获得成功后,他们才会积极的表现他们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总喜欢自己设定目标,自己决定什么事情是有意义的所以,这种类型的隐性天赋人群并不容易和别人相处非独立型天赋人群的特征是不愿意背负他人的期望,对自我表现有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这类型的人群非常依赖所处的环境,但周围的人可以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时,有助于他们表现得更好。
所以,这类型的人群抗压能力比较差;如果周围的环境是不安全、不理解的,他们就会变得自我怀疑;并且不轻易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如果你是以上的那种类型人群,我们都应该要明白,人人皆有天赋,但有天赋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了成功=天赋+汗水,这个公式在哪种类型的人群身上皆可适用获得成功的重点不是完成目标,是克服障碍爱迪生曾说过“我并没有失败过,只是成功地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凭借天赋获得成功的人,从来不觉得失败是阻碍自己获得成功的绊脚石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是无法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的事实上,许多的儿童和成人在面对失败时,会表现出过度的停滞和沮丧心理,并不知道如何去面对错误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把重点放在失败本身,而非放在由此产生的机会上此外,他们还常常把失败的原因推到与自己无关的因素上,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非常可惜,这是有了这样的想法,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塞洛格曼说“一个人面对错误的方式决定了他接下来的做法只有在每一次的失败后都认真去体会,寻找失败提供给自己的机会,想想如何去转换危机,才能将失败和沮丧转化成双赢《隐性天赋》正是告诉了我们,只有正视天赋,不逃避也不高估,才是充分发挥人的发展潜能的良好基础。
无论我们如今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明确自身与他人的不同接受自身差异,明确差异性当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我相信,无论是谁,都能在社会的不同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作者:梁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