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制是良好品德.docx
2页节制是良好品德所谓节制,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对利益、欲望、情感等进行控制、调节,使之合理、得当一个 懂节制、能节制的人,必然是一个自觉遵纪守法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受 人欢迎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人节制作为一种良好品德,首先表现为对利益取舍的节制我国自古就重视义利之辨,强调人面对利益 时要以道义为指导和准则,作出正确取舍这便是先哲常说的“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取所当取、得所当 得,而不可苟取妄得对利思而后取,便是在利益问题上的节制节制其次表现为对欲望的合理调控我 国古人在重义利之辨的同时又重理欲之辨,强调人以社会准则和道德理性为指导,对欲望进行节制先哲 认为,只有以理导欲、以理节欲,才能使人的欲望得到正当、合理的满足,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这便是荀 子所说的“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中外历史上都不乏纵欲失德、纵欲败事、纵 欲亡身的事例节制还表现为对情感、情绪的合理调控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但必须使之'发而皆中节”, 恰当地表露、释放,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个喜怒无节、动辄失控的人,不仅难以处理好人际关 系,而且往往会误事、伤身此外,节制还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有节,生活、工作有序有节。
节制并不是遏制、束缚个性,相反,惟有懂节制、能节制,才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 正常、健康发展节制也不是提倡做一个生活枯燥乏味、刻板拘谨的人,更不是让人无所欲求、走向禁欲 节制要求人有节、有度,“从容中道”,恰到好处在这方面,孔子堪称楷模孔子是一个个性鲜明、兴趣 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生活丰富多彩的人,又是一个很有节制的人据《论语》记载,孔子不仅好饮,而 且饮酒不限量(“酒无量”),但他从未酒醉失态,更未曾因好酒而酗酒乱性(“不及乱”)他既能“从心所 欲”、高度自由,又能言行举止“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达到的最 高境界显然,节制与个性自由、愉悦生活并不对立节制的反面是任性、放纵、无度,它们是人失去理性约束、放松自我管控的表现和结果理性是人生 航船之舵人们一旦放松以至失去理性的引导、约束、管控,走向任性、放纵,就会遭致诸多危害从小 处说,许多慢性疾病往往是由饮食起居无节制引发的;从大处说,不同性质的犯罪行为大都由任性、放纵 发端一旦放纵到恣意妄为的程度,就会置社会准则于不顾,以至违法乱纪在人生中,理性只能不断增 进、强化,而不可削弱以至丢弃理性增强的外在表现,则是自觉的节制。
今天,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在这种大背景下, 拜金主义抬头,一些人越来越自我膨胀,甚至丧失理性、失去节制,表现为任性、放纵、乖戾这是值得 重视的社会问题社会舆论有责任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社会的文明和谐有赖于社会 有序,而社会有序则有赖于社会成员懂节制、能节制提倡节制、养成节制的品德,应是建设和谐社会、 文明国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节制作为一种美德,其全面养成需要有一个过程, 我们不妨先从上车排队、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暴饮暴食、不动辄发怒、友善待人等小事做起,逐渐养 成习惯,进而形成一种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