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wen****18
  • 文档编号:595871999
  • 上传时间:2024-1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52M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生命的起源1、原始大气的成分包括水蒸气、氢气、甲烷(沼气)、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但没有氧气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的核心: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3、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无机物→(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核苷酸)→(原始海洋)→有机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核酸)→(界膜)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第一阶段需要的条件是:高温、紫外线、闪电4、构建原始生命的原材料是原始大气,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5、米勒实验:(1)米勒实验中密闭装置内循环流动的气体模拟原始大气,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加热的烧瓶内的水模拟原始海洋,冷凝过程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降雨2)加热成的水蒸气推动气体在装置中循环流动3)米勒的模拟实验结果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即从无机物(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4)米勒实验的证据:通过实验合成了包括多种氨基酸在内的有机小分子物质6、 1965年和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等简单的有机物分别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有利地支持了生命化学进化过程中的第二阶段,即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可能性。

      ▲生物进化的证据1、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有:化石证据(最直接)、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者生活遗迹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3、化石分为已经石化的(骨骼、卵、粪便……)和没有石化的(冻土层中的猛犸象,琥珀中的昆虫)4、化石是自然形成的,活化石是现在留存在自然界中的少数古代生物,人工制作的称为生物标本5、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发掘出的生物化石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多;越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6、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原因就是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是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7、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8、分子生物学证据:(1)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越大2)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的差异越小的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反之越远▲生物进化的历程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列表比较不同植物类群的有关特征:植物类群形态结构生活环境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分化,没有输导组织一般生活中水中苔藓植物有茎、叶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 一般生活在阴湿处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有简单的输导组织一般生活在阴湿处种子植物根、茎、叶发达,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真正的陆生植物3、列表比较各类动物的心脏结构:动物类群心脏结构输送氧气的能力及体温鱼类一心房一心室最弱,变温动物两栖类两心房一心室较弱,变温动物爬行类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较弱,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两心房两心室,心脏左右两部分完全隔开最强,恒温动物4、能反映生物进化历程的示意图称为生物进化树,根据生物进化树可以大致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但是并不能反映所有生物的进化历程5、原始生命进化成原始植物或者原始动物是依靠营养方式的不同自养生物进化为原始植物,异养生物进化为原始动物6、植物的进化历程:7、动物的进化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动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8、研究生物起源与进化最重要的方法是比较法▲生物进化的原因1、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

      2、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过度繁殖(前提)、生存斗争(动力或手段)、遗传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生物的过度繁殖倾向导致了生物之间为争夺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的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必然导致不利变异(不能适应环境的、对生物自身生存不利的变异)的个体被淘汰,有利变异(能适应环境的对生物自身生存有利的变异)的个体不但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而且能通过生殖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3、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可遗传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前提,是内在因素,环境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外在因素4、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其结果是适者生存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5、人工选择: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人类的起源1、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被统称为类人猿2、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①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学等方法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的理论,人类起源于古猿②1871年达尔文在他的论著中也明确指出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③通过比较人和古猿化石的相似之处,以及血型的相似性和DNA分子的差异等都说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这就是森林古猿。

      ★④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最直接证据是化石3、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4、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能否直立行走5、人与猿的本质区别:能否制造工具▲人类的进化1、1929年12月2日,我国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事实)2、人类进化的历程: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 、能人 、 直立人 和 智人 四个阶段1)南方古猿脑容量450-530毫升,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是已发现的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如露西少女2)能人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3)直立人脑容量达1000毫升以上,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直立人 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如北京猿人和元谋人4)智人脑容量平均为1380毫升,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学会了人工取火3、制造工具和学会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4、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的脑容量变化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5、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属于同一个物种:智人 现代人可分为四个种族:蒙古利亚人、 高加索人、尼格罗人和 澳大利亚人。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3、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4、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1)同种生物之间主要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2)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种间关系含义曲线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的现象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为争夺有限的食物、空间或其他资源而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汲取其营养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互利关系5、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1、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而不是绝对适应)总之,适应是生物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生物影响环境:蚯蚓的疏松土壤、植物的地衣加速岩石的风化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增加降雨量、人们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的不良后果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无机)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1)生物成分分为: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自养型细菌,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部分)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腐食动物,如蚯蚓、蜣螂、秃鹫)(2)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4、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食物链和食物网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主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作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2、①通常所说的食物链是捕食链,捕食链中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生物成分②在一条食物链中,连接生物之间的箭头从左向右指向捕食者;3、消费者的级别越高,此消费者的数量越少。

      一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但也有例外,如一棵大树上有多只松毛虫4、生物富集: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消费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越高5、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食物网食物网中两生物之间可能有捕食关系或者竞争关系6、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2、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作一个营养级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源头(最终来源):太阳能生态系统中生物间能量传递的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若题目中有明确标注生产者种类或名称要写清)生态系统流经的总能量: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4、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生产者:太阳能; 消费者:上一营养级5、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①一部分通过捕食被下一营养级获取; ②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消耗;③一部分(排泄废物、尸体等,不包含粪便)在被分解者分解时消耗和散失注: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

      例如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兔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的,不属于上述三去向之一6、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7、通常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一部分(10%~20%)被下一营养级获取,因此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大多数的食物链只有3—4个营养级8、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9、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主要有: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等10、碳循环:①过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植物体形成有机物,其中的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存在)通过动物直接或间接的取食植物进入动物体内,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使一部分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空气,动植物的遗体或遗物中的碳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高二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山东济南章丘区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陕西学考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甘肃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福建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辽宁学考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黑龙江学考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广东阳江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广东惠州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陕西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铜梁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潼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人教版(2024)八上 Unit 8 Let’s Communicate 【语法专练+阅读专练+写作专练+单元提高】.pptx 课题2 水的组成 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docx 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