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交往的基础.docx
3页师生交往的根底 师生交往的根底 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使我们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人际关系沟通理论指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在学校教育中,同理心能帮助老师有效地实现师生沟通 同理心师生交往沟通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教学所起的关键作用近些年常听一些教育专家说:“教育,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更说明了教育是师生实现相互沟通的过程人际关系沟通理论指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在学校教育中,同理心能帮助老师有效地实现师生沟通 一、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使我们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 同理心有三个要求: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 二、案例分析 某班学生陈某,是家里的独生女,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强在美术课上,她让同学代其画画,并撒谎、欺骗美术老师。
老师发现后,批评了陈某并责令其抱歉,陈某非但没有抱歉,反而对老师说话时态度不好美术老师很生气,骂了一句“滚出去〞陈某非常委屈,她觉得从小到大父母都没有骂过自己,老师凭什么骂自己不管怎样,老师都不应该骂学生事后她找到了老师,师生先后进行了两次谈话,一次失败,一次成功,具体过程如下: 缺乏“同理心〞的师生沟通 生:美术老师凭什么骂人? 师:这件事情我会去了解的 生:老师,您不感到气愤吗?作为老师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学生? 师:你要想想,这件事情是你先错,才让老师生气而犯错的老师不是有意骂你,是在极其生气的情况下,没有控制好情绪 生:我就知道你们老师肯定帮老师说话这件事不能就这么完了! 师:那你想怎么样?要知道是你先错的 生:是我先错,可他也不该骂学生,他要向我抱歉 师:那不可能,你犯错老师要管,老师犯错有学校管,不是你说怎样就怎样 生:那好,我不和您说了,我去找校长 结果,师生第一次沟通以失败告终矛盾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发锋利 富有“同理心〞的师生沟通 师:怎么样?现在还那么生气吗? 生:还是很生气 师:想想,确实很让人生气,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生:就是,从小到大没人这样骂过我…… 师:其实我知道你并不想怎么样,只是觉得很委屈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假设你是美术老师,你能不能容忍一个学生的欺骗行为? 生:…… 接下来,我给她分析老师为什么会批评她,老师的这种做法是负责任的表现当然,老师让学生滚出去是不对的,而她的做法更是错误的 通过这次谈话,陈某认识到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错误,原谅了老师的错误在后来的美术课上,她根本上能做到认真画画,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且在课外见到美术老师也能主动问好 案例说明,缺乏同理心的情况下,老师很容易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意来处理学生的问题,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沟通失败在师生沟通中,老师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必然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 三、如何用“同理心〞实现师生有效沟通 “爱是‘同理’的别名〞,爱学生,才能“同理〞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期待的效果。
因此,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同理〞的效果 “了解学生〞是“同理心〞运用的根底 要想很好地运用“同理心〞原那么,使师生间相互接纳、尊重,形成双方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作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如聆听、善问、巧谈、善观等方法积极聆听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更加了解学生、理解学生,随之带来更好的沟通效果积极的聆听主要表现为专注的行为、言简意赅的复述等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学生的主要观点和对学生语言的理解、认同复述出来,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态度倾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接纳和信任 善问在工作中要善问,在接触一个新的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有困难,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 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从更全面地角度去了解学生,给学生一个自我和内省的启发 善观要有一双善于观察有慧眼,不仅要观察学生集体的变化,更需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本质,真正做到知微见著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 巧谈和学生谈话可以在正式场合,如课堂、办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如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宿舍、放学回家的路上等,不管在什么场合谈话,尤其在后二种场合,要谈得好、有收获,关键的是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解除顾虑,翻开心扉。
以文传情,拉近距离 情感是维系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纽带,教师一道道真诚的目光,一个个灿烂的微笑,一句句谆谆的教诲,一行行娟秀的隽语,都传递着信任和尊重,给学生以温暖、鼓励和力量,加深了双方的感情因此,在作业本上、试卷上都不能吝啬一个个的“优〞字、一句句衷心的评语 经常打 ,加深了解 互访是校内沟通的一种延伸和互补可以了解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困难;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交友情况;了解家教情况等建议学生在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建议在家开展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建议读些什么书等还可以在发现学生有了进步时及时告诉家长,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同理心这种理解和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过程,对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心态、一种感觉、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技巧、一种能力、一种修养 参考文献: 【1】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2】周红五.同理心:师生交往的能力和修养.人民教育,2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