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秋季北师版八(上)《数据的分析》考点清单(教师版).docx
13页数据的分析考点 1:平均数【知识网络】1. 算术平均数(1)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2) 算术平均数:对于 n 个数 x , x , x L x ,则 x1 + x2 + x3 +L+ xn 就叫做这 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1 2 3 n n(3)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2. 加权平均数(1) 加权平均数:若 n 个数 x , x , x L x的权分别是 w , w , w ,Lw,则 x1w1 + x2 w2 + x3w3 +Lxnwn 叫1 2 3 n1 2 3 nw + w + w +L+ w1 2 3 n做这 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2) 权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比的形式,如 4:3:2,另一种是百分比的形式,如创新占 50%,综合知识占30%,语言占 20%,权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果.(3) 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要突出某个数据,只需要给它较大的“权”,权的差异对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4) 对于一组不同权重的数据,加权平均数更能反映数据的真实信息.【经典例题】例 1.八年级某班五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5,7,6,x,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6,则 x 的值为( )A.7 B.6 C.5 D.4例 2.为提升学生的自理和自立能力,李老师调查了全班学生在一周内的做饭次数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一周做饭次数45678人数7612105那么一周内该班学生的平均做饭次数为( )A.4 B.5 C.6 D.7例 3.李明参加某单位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 86 分、80 分、90 分,若依次按照2:3:5 的比例确定成绩,则李明的成绩是( )A.256 分 B.86 分 C.86.2 分 D.88 分例 4.已知一组数据 x1,x2,…,xn 的平均数 x =2 ,则数据 3x1+2,3x2+2,…,3xn+2 的平均数是( )A.8考点 2:中位数与众数B.6C.4D.2【知识网络】1. 中位数(1)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 中位数代表了这组数据值大小的“中点”,不易受极端值影响,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3)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 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出现,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2. 众数(1)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2) 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 是这多个数据.(3) 众数不易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众数也是数据的一种代表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众数可作为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经典例题】例 1.某班七个学习小组的人数如下:2,3,3, x ,4,6,6,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4,则这个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4 B.4.5 C.5 D.6读书时间6 小时及以下7 小时8 小时9 小时10 小时及以上学生人数611887例 2.某校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的学生,对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了统计, 统计数据如下表,则该班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间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8,7 B.8,8 C.8.5,8 D.8.5,7例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B.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有可能相同C. 如果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5,那么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 5 D.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有时有两个数量/ 本15118432人数8651047例 4.“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对某学校青年教师 2019 年度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收集的数据统计如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该学校中青年教师 2019 年度看书数量的中位数为 4 本B. 该学校中青年教师 2019 年平均每人阅读 8 本书C. 该学校中参与调查的青年教师人数为 40 人D. 该学校中青年教师 2019 年度看书数量的众数为 4 本例 5.如果将一组数据 5、4、6、5、4、13、5 依次重复写 10 次,会得到 70 个数组成的一组新数据,关于这组新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 4 B.众数是 10C.中位数和众数都是 5 D.中位数平均数都是 5考点 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知识网络】1. 统计调查的方法有全面调查(即普查)和抽样调查.2.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①全面调查收集得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 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②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 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3. 如何选择调查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讲:通过普查可以直接得到较为全面、可靠的信息,但花费的时间较长,耗费大,且一些调查项目并不适合普查.其一,调查者能力有限,不能进行普查.如:个体调查者无法对全国中小学生身高情况进行普查.其二,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如:调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就只能采取抽样调查,而不能将整批灯泡全部用于实验.其三,有些被调查的对象无法进行普查.如:某一天,全国人均讲话的次数,便无法进行普查.【经典例题】例 1.下列调查中,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A.你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B.你们学校老师的年龄情况C.本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 D.本区期末统考的数学平均分例 2.下面的调查方式中,你认为合适的是( )A.调查市场上酸奶的质量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B.了解长沙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全面调查方式C.乘坐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D.某 LED 灯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2.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1) 定义①总体: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②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③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2) 关于样本容量:样本容量只是个数字,没有单位.【经典例题】例 3.为了解某市 2020 年参加中考的 34000 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其中 1800 名学生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34000 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B.样本容量是 34000C.1800 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本次调查是抽样调查例 4.今年某校有 2000 名学生参加线上学习,为了解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 100 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00 名学生是总体B.每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C.这 100 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100 名学生是样本容量3. 统计表统计表可以将大量数据的分类结果清晰,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经过整理,得到说明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按一定的顺序 排列在表格中,就形成“统计表”.统计表是表现数字资料整理结果的最常用的一种表格. 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4. 扇形统计图(1)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 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 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2) 扇形图的特点:从扇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3) 制作扇形图的步骤①根据有关数据先算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数,再算出各部分圆心角的度数,公式是各部分扇形圆 心角的度数=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60.②按比例取适当半径画一个圆;③按扇形圆心角的度数用量角器在圆内量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④在各扇形内写上相应的名称及百分数,并用不同的标记把各扇形区分开来.5. 条形统计图(1) 定义: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 这些直条排列起来.(2) 特点:从条形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3) 制作条形图的一般步骤:①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②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③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④按照数据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6. 折线统计图(1) 定义: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 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2) 特点: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3) 绘制折线图的步骤①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②先画纵轴,后画横轴,纵、横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③根据数 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7. 频数(率)分布表1、在统计数据时,经常把数据按照不同的范围分成几个组,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 差称为组距,称这样画出的统计图表为频数分布表.2、列频率分布表的步骤:(1) 计算极差,即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 决定组距与组数(组数与样本容量有关,一般来说样本容量越大,分组就越多,样本容量不超过100 时,按数据的多少,常分成 5~12 组).(3) 将数据分组.(4) 列频率分布表.8. 统计图的选择统计图的选择:即根据常用的几种统计图反映数据的不同特征结合实际来选择.(1)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①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②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2)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①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中的具体数目.②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3)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①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②显示数据变化趋势.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可以使数据变得清晰直观.不恰当的图不仅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有时 还会给人们以误导.因此要想准确地反映数据的不同特征,就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经典例题】例 5.某班级开展“好书伴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