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上学期第四次练考历史试卷.doc
4页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75分)1. 我国各地地形、气候、水文等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史前文化起源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元谋人、北京人等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古人类,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直接史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2、中国古代社会的构建方式是血缘而不是契约,血缘联结组成家族,家族成为政治的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扩张为政治关系,形成君父权威相得益彰的政治体系这说明古代中国( )A、分封制的影响深远 B、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C、家国同构格局明显 D、家族观念十分浓厚3、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下主张与其思想吻合的是( )A、克己复礼,民贵君轻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法不阿贵,以法治国4、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力图一匡天下,士人游走列国,提出自己的治国理政方案,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活跃这一社会巨变的根源是( ) A、铁力牛耕的出现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私学教育的普及 D、各国变法的推动5、秦代丞相统领百官,为文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但无统兵之权;太尉统兵,为武官之长,但无调兵权,调兵权控制在皇帝手中;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参与机要、监察百官。
秦朝这样安排的根本目的是( )A使官员相互配合 B、使官员相互牵制 C、保证皇权的独尊 D、调动官员的积极性6、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盛景据此可以推知( )A、当时人们的生活富裕安逸 B、作品具有现实主义创作风格C、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D、作者所处时代小农经济繁荣7、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兄弟的辅助下,平定叛乱,建立东晋政权当时政务由王导主持,军权由王敦控制东晋政治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这体现东晋政治的显著特点是( ) A、君权强化 B、士族专权 C、文官政治 D、藩镇割据8、据《史记》记载,西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而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C、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D、江南的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9、贞观年间群臣进谏,唐太宗纳谏涉事范围虽广,但很大一部分都涉及如何止徭役、慎刑法、劝农桑、息征战,如何做到“取信于民”等。
这表明贞观之治的核心思想是( )A、守法精神 B、用人唯才 C、兼收并蓄 D、以民为本10、在7世纪的中国,追求各种各样的外来奢侈品和奇珍异宝的风气从宫廷传播开来,广泛地流行于城市居民中如男子头戴貂皮帽,妇女穿波斯风格的窄袖紧身服,一些贵族甚至在城市里搭起了突厥人的帐篷这一现象( )A、得益于开明开放的政策 B、打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C、不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 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11、唐朝时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设有一批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先权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左右拾遗,“左”隶属门下省,“右”隶属中书省这一做法( )A、旨在加强专制皇权 B、提高了办事效率 C、利于防止决策失误 D、加强了中央集权12、有学者认为,魏晋时期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改变了汉代尚儒轻法的原则而走向尚儒重法,并逐渐趋向儒法并举的礼法之治治国理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对儒学地位的挑战 B、社会动荡的现实要求C、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D、北方游牧文化的冲击13、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
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学家称为“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 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C、不利于统一局面的形成 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14、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这反映了北宋( )A、兵士激增,国家负担重 B、专制集权得到了强化 C、中央官僚政治存在弊端 D、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15、钱穆在《国史大纲》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钱穆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了人民负担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 D、加强了社会管控二、材料题(第一问10分,第二问15分,共计25分)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
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被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此基础上设立都护府,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有八百多个后来宋代在西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10分)(2)简析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5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