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5北京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9510383
  • 上传时间:2017-1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8.0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东城区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2015.4语文本 试 卷 共 10 页 , 共 150 分 考 试 时 长 150 分 钟 考 生 务 必 将 答 案 写 在答 题 卡 上 , 在 试 卷 上 作 答 无 效 考 试 结 束 后 , 将 本 试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交 回 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 1-7 题 北京胡同的空间形态 王 彬现在的北京城是在古代都城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的元大都是北京城最早的 雏形,它的 设计既继承了《 考工记》中的营国思想,又根据 《易经》有所变 化   按照《 考工记》的思想,营建都城的 时候,在都城的内部要修筑九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与九条东西走向的道路南北走向的道路称“ 经”,东西走向的道路称“纬”,“九经九纬,经涂九轨一轨,是一辆 乘车的轴距九轨,是指九 辆乘车能够驰骋九辆乘车的道路,便是首都的干道大都基本遵循了这个原则 ,但是略有 变化今天北京旧城(二环路以内)的主要道路还是大都时代的延续,只是拓宽、延长了而已 干道之间,分布着微观道路系 统:纤细的火巷与胡同今天的东四、西四、南 锣鼓巷 【注】 一带(见附图),专家考证,基本是那时微观道路的遗存。

      按照当时设计者的规划,大都的道路分为四种状态,在宽度上依次 递减首先是大街,其次是小街,再次是火巷,最后是胡同这四种状态的道路,有三种称谓 保存下来,数量最多的 “火巷 ”则没有延续下来,被后世 统称为胡同 大街二十四步阔,折合今 36.96 米;小街十二步阔,折合 18.48 米那么,火巷与胡同呢?至今没有查考到文献记载明以后,胡同作为北京道路的特殊名称大量出现,并且成为主要称谓 发展到今天,一些纤细的道路,诸如巷、条、里、院、夹道、廊下等,虽然不叫胡同,但是,在北京人的观念里,还是被视为胡同甚至以“ 街”为称的道路,如果狭窄,也往往被看作胡同 那么,什么是胡同?或者说,胡同的空间形态是什么样子? 东西走向与南北平行北京的大街基本是笔直的、平坦的,南北、东西纵横交叉与其相比,北京的胡同也大都是笔直的、平坦的,而且绝大多数采取东西走向、南北平行的原则这样的胡同布局反映了北京特殊的地理环境 北京位于北纬 39 度 26 分至 41 度 03 分, 东经 115 度 25 分至 117 度 30 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北是蒙古高原北京冬季刮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刮东南风,燠热多雨;春季多风沙。

      冬至正午日照的最大角度是 27 度,夏至日照的最大角度是 76 度 2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北京的住宅以 为宜 这样朝向的住宅适宜采暖通 风住宅朝向决定胡同的走向,胡同自然以东西走向为宜,于是根据这个原则在南北干道与次干道之间开辟东西走向的胡同东西走向保障了住宅的朝向,南北平行则保障了每一所住宅都可以均匀地得到阳光的照射 □□干道之间, □□干道与次干道之间距离过大,不便于居民出行,□ 开拓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与主干道或者次干道之 间,依然按照 东西走向的原 则构筑胡同东西走向与南北平行的原则基本适用于北京旧城其他地区的胡同 长度与宽度的悬殊比例胡同是一种狭长的形态,长度超 过宽度以内城的 东四头条到九条 为例,其中, 头条长193 米,宽 5 米;二条长 386 米,宽 9 米;三条长 722 米,宽 8 米;四条长 726 米,宽 7 米;五条长 78l 米,宽 7 米;六条长 715 米,宽 9 米;七条长 724 米,宽 9 米;八条长 717 米,宽 8 米;九条长 718 米,宽 7 米东四头条与二条,之所以在长度上相对于三条等胡同短了许多,是由于后世在这两条胡同的东部修造了新的建筑物,把它 们截断了。

      如果不把这两条胡同计算在内,那么三条到九条的总长是 5103 米,平均 长度 729 米;总宽 55 米,平均宽度约 7.8 米长与宽的比例约为 93:1 外城的大栅栏地区,从廊房头 条到甘井胡同一带的胡同总长 是 2159 米,平均 长度 167.6米;总宽 41.6 米,平均宽度 3.2 米 长宽比例约为 52:1 高宽之比的美学原则胡同两侧基本是单层建筑物街道的立面高度一般在 3 米左右( 临街地平至建筑檐下),胡同的宽度一般在 3 米到 6 米之间,如果是 6 米,二者之 间 的比例是 2:1,如果是 3 米,二者的比例是 1:1 在外城的商业区,两侧的商业 性建筑往往采取传统的两层 木构架的形式,其檐口高度一般在 6 米左右,如果胡同的宽 度以 6 米计算,那么高与 宽的比例是 1:1,如果胡同的宽度是3 米,那么,二者的比例是 2:1 根据美学原理,当道路的空间 尺度,主要是高 宽比,在 1:1 至 2:1 时,道路的空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行人的视野可以覆盖 对面建筑物的全部,并会产生适当的围合感北京大多数胡同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 这里超 过这 个限度,胡同的聚合感与幽深感便会加强,过于强烈,便会产生一种压迫的、如同穿越峡谷的感觉。

      一些狭窄的小巷(比如夹道、廊下之类的胡同),会产生压迫感的原因就在这里 空间形态的变异北京的旧城格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区域: 长安街以北,是元大都遗存,在这个范围里的胡同基本是认 真规划的产物 前门东大街与前门西大街以南,是明代的外城,没有经过认真规划,而且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胡同多弯曲、偏斜的形态 3具体到某一个小的范围,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比如,受河流影响,那里胡同的走向也难以遵循人为的约束 ①随着 时代的 发展与人口的激增,使得许多胡同被挤占,导致胡同的宽度缩小②而新出现的胡同也难以遵循原来的规划 ③一些新建筑的出现 ,往往使原本 畅通的胡同变成死巷④这些胡同与元大都对于胡同空间的规划产生了颇大的偏差对此,北京人的做法是通 过形象的名称,表示对胡同空间形 态的态度:如“ 斜街”——不是正规的街道;“弯”——不是笔直的胡同;“耳朵眼”——形容胡同的窄小;“ 闷葫芦罐”——一种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器物,告诉行人这里是死胡同 (摘自《北京微观地理笔记》) 【注】南锣鼓巷: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 8 米,全长787 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这 一带是 中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的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

      附】南锣鼓巷一带道路示意图1.下列对《北京胡同的空间形态》一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 现在的北京城是在元代都城基础上进行规划的B. 元大都严格遵循了《考工记》中建造都城的原则 C. 内城的胡同宽于外城 , 外城胡同的长宽比更大 D. 北京大多数胡同的高宽比保持在 1:1 至 2:1,不会给人以压迫感E. 对异形胡同的形象称谓,体现了北京人对胡同空间形态的思考2.今天一个成年人迈出一步,大概是 0.75 米左右本文中却说“二十四步阔,折合今36.96 米” ,一步约合 1.5 米左右,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劝学》中相关的句子加以解释3 分)3.填入“东西走向与南北平行” 第三段横线上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坐东朝西 B.坐西朝东 C.坐南朝北 D.坐北朝南4.东四头条的“头”表示序数排列的“第一” 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没有这个意思的一项是(2 分)A.阿毛 B.初伏 C.元年 D. 正月5.依次填入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因为 所以 却 B.不是 而是 才 4C.即使 也要 还 D.如果 或者 则6.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句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3 分)7.南锣鼓巷一带的道路系统体现了北京胡同空间形态的哪些特征?请分条陈述5 分) 二、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31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5 题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翼而飞,毛而走,呿 ①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 ②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 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晋中兴书》:“ 陆纳为吴兴 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 俶遂陈盛馔,珍羞必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取材于唐·陆羽《茶经》)链接材料: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取材于宋·赵佶《大观茶论》)【注】①呿(qū):张口②蠲(juān ):驱出、祛除二)酒之作,尚矣仪狄作酒醪 ①,杜康秫酒,岂以善酿得名?盖抑始于此耶。

      酒味甘、辛,大热,有毒虽可忘忧,然能作疾,所 谓腐肠烂 胃、 溃髓蒸筋而刘词《养生论》:酒所以醉人者,麴糵 ②之气故 尔麴 糵气消,皆化为水昔先王言: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后世以酒为浆,不醉反耻, 岂知百药之长,黄帝所以治疾耶!大率晋人嗜酒嵇、阮之徒,尤不可一日无此要之,酣放自肆,托于麴糵以逃世网,未必真得酒中趣尔古之所谓得全于酒者,正不如此是知狂药自有妙理,岂特浇其礌磈 ③者耶!大哉,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上至缙绅,下逮 闾里,诗人墨客,渔夫樵妇,无一可以缺此投闲自放、攘襟露腹,便然酣卧于江湖之上嗜者至于濡首败性,失理 伤生,往往屏爵弃卮,终身不复知其味者,酒复何过邪?平居无事,污樽 ④斗酒,发狂荡之思,助江山之兴,亦未足以知麴糵之力、稻米之功至于流离放逐,秋声暮雨,御魑魅于烟岚,转炎荒为净土,酒之功力,其近于道耶!善乎,酒之移人也!惨舒阴阳,平治险阻, 刚愎者薫然而慈仁,濡弱者感慨而激烈与酒游者,死生惊惧交于前而不知 ,其视穷泰违顺,特戏事尔5(取材于宋·朱肱《酒经》)【注】①醪(láo):浊酒②麴糵(qū niè):酒曲,酿酒用的发酵剂③礌磈(lěi kuǐ):此指心中块垒或不平之气。

      ④污樽:凿地以代酒器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A. 伐而掇之 B. 岂以善酿得名翼而飞 善乎,酒之移人也C. 酒所以醉人者 D. 岂特浇其礌磈者耶黄帝所以治疾耶 特戏事尔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A.苦茶久食,益意思长期饮用苦茶,有助于提高思考的能力B.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你既然不能发扬我的品行,为什么还要浪费我平时的积蓄呢C.后世以酒为浆,不醉反耻后世的人们把酒当作“浆”来饮用,不喝醉反而感到羞耻D.托于麴糵以逃世网,未必真得酒中趣尔借酒逃避现实的束缚,未必真能体会到到酒中的意趣10.古代的文人雅士常常既爱酒,又爱茶下列诗句没有表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 分)A.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B.俗人多泛酒, 谁解助茶香C.看风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 D.泛酒煎茶俱惬当,满前腊雪化春风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 分)A.作者认为浆、酒、茶这三种不同性质的饮品,对人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B.饮茶需要冲淡平和的心境,在惊惧慌张、手足无措的时候是不能饮茶的C.“茶”字有三种写法,每种写法都表现出了“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