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句法文言文基础知识.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18612875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2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编文言文语法第一节 文言词法一、实词的活用:在古汉语中,原属甲类的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时可以临时用 作乙词类,这就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有时也可活 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为动用法词类活用一. 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 在句中起修饰作用也就是说只要是处于主语谓语之间的名词一般是活用为状语1. 表比喻一般由具有具体形态、形状的名词充当,它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译为 “像……一样”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 “像狗一样”;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斗、蛇:像北斗一样,像蛇一样 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这种名词作状语类型的成语,如星罗棋布、龙腾虎跃、鲸吞蚕食、 风起云涌等2.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一般由方位名词和表示具体地点、场所的名词充当,译为“在 (从)……”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在朝廷上 “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指南录后序》 草、露:在杂草间、在露天下现代汉语中还保留这种语法特点的成语如:道听途说、风餐露宿、里应外合等。

      3. 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由方位名词如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等充当 译为“向(朝、往)……”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西:向西,往西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前:往前,朝前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如东倒西歪、东拉西扯、上窜下跳等都是这种语法类型的遗留4. 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或使用的材料这类名词一般由具有某种功用的事物名称或材 料名称的名词充当;译为“用……”、“乘坐……”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用箕畚;(译文:凿石掘土,用箕畚 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船:用船,乘船;(译文:贵州没有驴子,有个 多事的人就用船装载了驴子运到了贵州)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促织》 笼养:用笼子饲养5. 表示对人的礼节或待遇这类作状语的名词一般是表示人物身份、称谓、礼仪等方面的 名词,译为“像对待……一样”或“当作……一样”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东向坐,西向对,师.事之《韩信破赵之战》 师:像对待老师一样(译文:面向东坐, 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他)6.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频率。

      这类名词一般由不确指的时间名词如日、月、年、岁等充当,翻译时可在时间名词前加上“每一 ,每 ”,或者时间名词本身的重叠即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日:每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日:每天,天天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岁:每年(译文:开始,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日:每年、每月 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着这样的语法类型如成语日新月异、日积月累等7.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这类名词一般是指一年中某个具体的季节、月份或一天中某 个具体的时段,如春、夏、秋、冬、旦、夕、朝、暮等时间名词,可译为“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旦、暮:在黎明、在傍晚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朝、暮:在早上、在晚上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朝、夕:在早上、在晚上(译文:在早上听说了道理,在晚 上死去,意思是说只要在早上听说并懂得了道理、真理,那怕是在晚上死去也心满意足了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如春华秋实、朝思暮想、朝令夕改等都是时间名词作状语的活用情形二. 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 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1.两个名词连用,前面的一个名词常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名词+名词) 如:沛公军.霸上 军:驻军遂王天下 王:统治2.名词用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所+名词)如: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亲烧之 职:本是职务、职责的意思, 在这里是“掌管、负责”的意思译文:不是博士官收录的书籍,天下谁敢收藏《诗》《书》 和百家言论的,交由守尉加火烧死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本是名词,鱼网,这里是网着的或捕捉的(译文:放在别人所捕捉 的鱼的肚子里)3.名词用在“能”“欲”“可”等能愿动词之后,一般活用为动词能愿动词+名词) 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沛公欲王.关中 王:称王4.名词用在副词之后,活用为动词副词+名词)如: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衣:穿(译文:跟着十来个女徒弟,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大巫的背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 :称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过5.名词用在“之、我”等代词之前,活用为动词名词+代词)如:驴不胜怒,蹄.之 蹄:用蹄子踢(译文: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幼: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译文:在赡养孝敬自 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 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辈6.名词后用介宾短语作补充说明的,活用为动词名词+补语(介词结构))如: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建筑房屋 (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 居住)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风:是名词,后面带介宾结构“乎舞雩”, 活用作动词,“吹风”的意思,(译文:(我和)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 吹风,唱着歌走回家)7.前面是动词,后面是名词,中间用“而(以、且)”连接,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衣:穿(译文: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西:向西行军(译文:汉军击败楚军,楚军因此不能越过荥阳向西行军)8.名词后直接跟“者”,名词活用作动词如:赵王之子孙侯.者 侯:称侯(译文:赵王的子孙中称侯的人)三. 形容词用作动词1.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 或变化发展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②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2.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在“所”字之后,活用为动词公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先:形容词作动词,抢先 (译文:您如果不快去,恐怕被曹操抢先)四. 动词用作名词1. 文言文中,动词处在句子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 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① 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意思:他们的继承人有还存在的吗? “继”动词 活用为名词“继承人”②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的金玉珍珠2. 动词兼代中心词直接作为主语或宾语① 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伏:动词作名词,伏兵五. 形容词用作名词1.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 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① 登高.而招 高: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② 举贤.而任能. (《离骚》)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能:形容词用作名词,能人③ 老弱转乎沟壑(《孟子•梁惠王下》)老弱: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弱的百姓2. 文言文中,形容词处在句子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 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①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强:形容词用作名词,强大的势力② 白马之白,无异于白人之白(《孟子•告子上》)白:形容词用作名词,白色六. 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词语所表 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翻译时,可译为“使宾语怎么样”1.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使后面的宾语发出这个动作,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 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② 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 饮酒2. 形容词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用作使动时,它表示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 的性质或状态,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 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威服②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恼怒③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变绿”3. 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① 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译文: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②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做王(译文:首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就让他做关中王)七. 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 表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时,可译为“认 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做什么”1. 形容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用作意动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 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翻译时,可译为“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①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 认为……奇异② 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认为……为美2. 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①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②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 以……为老师八. 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为了宾语而发出这个动作动词(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 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即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内容含有“替”“为”或“对”宾语怎样的意义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为 而死②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 脉:给……切脉(译文:佗脉之:华佗给他切脉③ 父曰:“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履我:给我穿上(鞋子)为取履:替(他)取了鞋履之:替他穿上(鞋子)九. 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①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②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③ 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译文: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第二章文言句法句子中包含的词语顺序及相互配置关系不同,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句式由于古今汉语之 间有继承性,因此文言文中一般句式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古今汉语之间又有发展性,古汉语 中存在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即所谓文言特殊句式,这是我们应特 别关注的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 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但在古汉语里, “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他当做判断动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 断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 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 “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① 用“者……也”表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② 句末用“也”表判断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