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车高寒地区适应性试验方法》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pdf
24页ICS 32 020 T40 团 体 标 准 T CSAEXX 2020 整车高寒地区环境适应性 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Test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f of vehicle in cold areavehicle in cold area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 请将您知道的该标准所涉必要专利信息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0 XX XX 发布 2020 XX XX 实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布 III 目 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 1 路面附着系数 1 3 2 雪地压实度 1 4 试验条件 1 4 1 车辆条件 1 4 2 场地条件 2 5 试验项目及方法 5 5 1 汽车起动性能试验 5 5 2 采暖性能试验 5 5 3 除霜性能试验 5 5 4 积雪地面通过性试验 6 5 5 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及低温充电试验 7 5 6 雪侵入试验 扬雪试验 9 5 7 适应性行驶试验 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试验工况路线 11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试验记录表 14 T CT CSAESAE XX XX 20202020 IV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 T 1 1 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 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提出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测试技术分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 天津 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吉利汽车研究院 宁波 有限公司 长安福特 汽车有限公司 定远汽车试验场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中汽中心呼伦贝 尔冬季汽车试验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策 刘兵 崔晓川 张晓辉 端方勇 陈亮 孙建忠 陈 涌填 赵峰 唐天柱 王庆喜 刘卫昌 傅耀宇 吴波勇 吴旭 刘学松 何俊南 陈汉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T CT CS SA AE E XXXX 20202020 1 整车高寒地区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在高寒地区进行整车环境适应性道路试验的试验条件 试验项目及试 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高寒地区做环境适应性试验的各类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55 2009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 T 12535 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 GB T 12782 汽车采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T 13594 2003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GB T 28958 2012 乘用车低温性能试验方法 GB T 33829 2017 轿车轮胎雪地抓着性能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路面附着系数 指路面附着力与车轮法向 与路面垂直方向 压力的比值 介于 0 和 1 之间 注 测量结果为用 GB T 13594 2003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试验方法测得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附 着系数 k 3 2 雪地压实度 指用 GB T 33829 2017 轿车轮胎雪地抓着性能试验方法中雪地硬度测试仪 CTI 测得的 雪地压实指数 4 试验条件 4 1 车辆条件 试验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 保持车辆出厂时的外形结构和技术参数 机械运动零部件润滑油的粘度应符合制造商的规定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 按照制造商的规定 选择相应的冷却液 车辆轮胎及轮胎气压应符合车辆制造厂的规定 T CT CS SA AE E XXXX 20202020 2 4 2 场地条件 4 2 1 高寒地区试验场典型试验道路类型 应包括但不限于表 1 规定的 9 种试验道路类型 表 1 试验道路类型 序号 试验道路名称 测试路面基本特征描述 1 高速雪环道 扬雪路 压实雪面 新雪路面 2 雪动态广场 压实雪面 3 冰动态广场 冰面 4 ABS 对开道 冰面与铺装路面对开 5 冰 雪圆环道 冰面 压实雪面 6 操稳道 压实雪面 7 棋盘路 冰面与铺装路面棋盘错位 8 融雪池 自然降雪 人工造雪 9 对开坡道 冰面与铺装路面对开 4 2 2 典型路面技术要求 4 2 2 1 压实雪面 压实雪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表面均匀 平整度满足二级公路要求 b 压实雪面应满足 GB T 33829 2017 中 4 2 1 路面条件的相关要求 其雪地压实度平均 值在 75 85 之间 c 雪面附着系数 应在 0 2 0 3 之间 4 2 2 2 新雪路面 新雪路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基层路面为满足本标准 4 2 2 1 的压实雪面 b 表层为松散状新雪 不作压实度要求 为自然落雪堆积而成 也可由人工造雪铺成 扬雪试验时新雪厚度介于 10mm 30mm 之间 4 2 2 3 冰面 冰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表面均匀 平整度满足二级公路要求 b 冰面附着系数 应在 0 1 0 15 之间 4 2 2 4 高附路面 沥青或水泥 高附路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表面均匀 平整度满足二级公路要求 b 高附路面附着系数 在冬季干燥路面情况下应介于 0 6 0 75 之间 T CT CS SA AE E XXXX 20202020 3 c 若高附路面为高附板拼接而成 则每块高附板的横向宽度应不小于测试车辆 1 5 倍 宽度 高附板块间横向段差应小于 10mm 高低段差应小于 3mm 4 2 3 典型试验道路规格要求 4 2 3 1 高速雪环道 扬雪路 高速雪环道道路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环形跑道长度不小于 3000m 宽度不小于 6m 弯道转弯半径 R 不小于 150m b 路面要求应满足 4 2 2 1 要求的压实雪面 在开展扬雪试验时 路面应满足本标准 4 2 2 2 的要求 c 设计最大车速应不低于 80km h 4 2 3 2 雪动态广场 雪动态广场道路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满足测试车辆 120km h 的加速 制动要求 长度不小于 800m 宽度不小于 50m b 路面为满足 4 2 2 1 要求的压实雪面 4 2 3 3 冰动态广场 冰动态广场道路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加速路面长度不小于 450m 宽度不小于 6m 且由满足本标准 4 2 2 1 要求的压实雪 面组成 b 冰广场为长度不小于 200m 宽度不小于 50m 且由满足本标准 4 2 2 3 要求的冰面 组成 c 在冰面两侧分别有一宽度不小于 15m 的缓冲区 冰面末端有长度不小于 100m 的缓 冲区 d 设有回车道至加速道起点 4 2 3 4 ABS 对开道 ABS 对开道道路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试验区由中间高附路面 左右两侧冰面组成 其中高附路面长度不小于 150m 宽 度不小于测试车辆车宽的 1 5 倍 冰面宽度不小于 1 5m b 试验区外围设有缓冲区 后端缓冲区不小于 30m 左右两侧缓冲区宽度各不低于 6m c 加速道长度不小于 450m 另设有回车道至加速道起点 d 高附路面与冰面间的高度差小于 3mm 4 2 3 5 冰 雪圆环道 冰 雪环道道路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冰 雪圆环道半径不小于 100m b 冰环道宽度不小于 6m 雪圆环道宽度不小于 10m c 冰圆环道外应设置宽度不小于 10m 的压实雪面作为缓冲区 冰圆环道外可直接设置 为雪圆环道 T CT CS SA AE E XXXX 20202020 4 4 2 3 6 操稳道 操稳道道路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操稳道应包含多种弯道类型 至少满足低速 20 40km h 中速 40 80km h 高 速 80 120km h 等不同车速需求 以及包含大角度急弯 如发卡弯 小角度缓弯 如 R 500m 长弧线 波浪弯等不同弯道类型 b 操稳道应为长度不小于 1000m 宽度为 6m 8m 的闭环跑道组成 c 路面为满足本标准 4 2 2 1 要求的压实雪面 4 2 3 7 棋盘路 棋盘路道路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试验区为两排紧挨的高附路面 冰面交替方格组成 型如国际象棋棋盘 其中至少 进行 3 次交替 即至少 4 块高附路面 4 块冰面 并排两块高附路面或冰面模块的长度不低 于车长 单个模块宽度不小于 1m b 试验区外围设有缓冲区 后端长度不小于 30m 左右两侧缓冲区宽度各不小于 6m c 加速道长度不小于 450m 另设有回车道至加速道起点 d 高附路面与冰面间的高度段差应小于 3mm 4 2 3 8 融雪池 融雪池道路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融雪池是可装盛雪水混合物的型如池子的铺装路面 上层为自然降雪或人工造雪堆 积而成 其下坡和上坡路面坡度应满足测试车辆接近角和离去角设计要求 底部为水平路面 长度不小于测试车辆 2 倍 宽度不小于测试车辆 2 倍 b 融雪池两侧设有挡水墙 墙高不低于 100mm c 设置有加速道与融雪池相接 4 2 3 9 对开坡道 对开坡道道路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对开坡面至少包含有 10 15 20 三种高低附对开坡面 b 坡道试验段长度应不小于 1 5 倍车长 高附坡面宽应不小于 1 5 倍车宽 两侧冰面宽 度不小于 1m 其中 15 及以下坡度至少有一侧冰面宽度不小于 1 5 倍车宽 坡面下部及上 部分别有不低于车辆轴距的同坡度驻车区与试验段相连 c 坡底平台 坡顶平台及连接路均为高附路面 4 2 4 试验道路安全防护雪墙防护措施 试验道路安全防护雪墙防护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雪墙应以自然雪堆积而成 不做压实处理 雪压实度不大于 50 若表层雪面结晶硬 壳时 需进行重新堆积 b 矮雪墙尺寸规格要求高度介于 0 15 0 35m 之间 宽度介于 1 3m 之间 c 高雪墙尺寸规格要求 高度介于 0 8 1m 之间 宽度介于 0 8 1 2m 之间 T CT CS SA AE E XXXX 20202020 5 d 高雪墙可不设外部缓冲区 矮雪墙外围设有 2 5m 宽的压实雪面或高度不大于 0 1m 的自然雪面作为缓冲区 5 试验项目及方法 5 1 汽车起动性能试验 试验车辆在做起动性能试验时在按照 GB T 12535 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的同时增加以 下表 2 的试验环境温度及相关条件 表 2 试验环境温度 发动机机油温度 大气压力 kpa 10 15 10 2 80 105 15 25 20 2 80 105 25 33 27 30 90 105 5 2 采暖性能试验 试验车辆按照 GB T 12782 汽车采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采暖性能试验 5 3 除霜性能试验 5 3 1 除外霜试验 试验车辆按照GB 11555 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进行除霜 性能试验的同时并做如下变动 试验除在低温实验室内进行外 也可以选择符合条件的室外进行 应在无雪无雾天气并 且不受光照影响的条件下进行 试验环境应满足试验要求规定 5 3 2 除内霜试验 5 3 2 1 试验前准备要求 试验环境要求温度 25 及以下 无光照条件影响 试验道路可选择公共道路上或者符 合本标准的 4 2 3 1 的雪环道上进行 试验前 对风窗玻璃的内 外表面用含甲醇的酒精或 类似去污剂彻底清除油污 干燥后 用 3 10 氨水擦拭 待干后再用干棉布擦拭 试验人 员数量 n 为车辆总座位数 5 3 2 2 除内霜试验方法 车辆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除内霜试验 a 车辆在环境温度下进行浸置 使机油 冷却液温度和环境温度一致 b 试验开始时 所有人员进入车内 关闭所有门窗 冷机启动车辆后怠速 2min 此时 关闭空调 2min 后拍照记录霜形成效果 c 开启空调 空调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