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草栽培技术.docx
14页烟草栽培管理技术一、烟草的分类地位烟草属于茄科,烟属 (Nicotiana ),生产上主要有两种烟草:红花烟草,又称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它的茎部木质化,全株生 有粘性腺毛,茎圆形直立,一般高度约 1,200-2,300 毫米多叶型品种高达 3,000 毫米左右红花烟草有粗壮的主根,周围生有侧根叶片大,形状为披针至卵圆 形,呈螺旋状自下而上着生在茎上一般少叶型品种每株有叶18-25 片,中叶型 品种每株有叶 26-35 片,多叶型品种每株有叶 35 片以上红花烟草生长期长, 不甚耐寒,宜种植于较温暖的地带我国所栽培的烟草绝大部分属于红花种黄花烟草,又称堇烟草(Nicotiana rustica L.)烟茎为棱形,全株有粘性腺 毛,株高一般为400-600 毫米,根系入土较浅,叶片较小,叶面茸毛较厚,呈卵 圆形,颜色较深,有叶柄,每株叶约10-15 片黄花烟草生长期短,耐寒,适宜 在低温地区栽培,但产量低烟叶含烟碱量高,一般可高达4-9%,我国黑龙江、 甘肃、山西,新疆等省区有种植黄花烟草的习惯二、烟草的类型与分布 根据调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烟草划分为若干类型。
一) 烤烟 烤烟调制主要是以火管传热,叶片不直接与火接触,所以又称为火管烤烟火管安排在烤房内,用人工来调节温度和湿度,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而且可以 缩短调制时间二) 晾烟 晾烟实际是“自然调制法”,晾制时一般不直接放在阳光下,而是在 烟叶收获后,用线穿或绑在烟竿上放在通风的室内或室外适当场所,完成其自然 变化和干燥,是一个缓慢的调制过程根据品种、栽培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晾烟 分为以下几种1.普通晾烟2.白肋烟3.雪茄4.马里兰烟(三) 晒烟1.晒红烟2.晒黄烟3.香料烟4.黄花烟(四)熏烟 也称为明火烤烟,是美洲调制烟叶的古老方法之一三、烟区的划分烟区的划分,主要是从生态条件考虑的生态条件主要是以无霜期、温度、 雨量、日照、地势和土壤作为根据就无霜期而言,我国南方无霜期在300 天以 上,而西北和东北烟区的大部分地区只在 120 天左右烟草移栽于大田必须在断 霜之后,而收获应在早霜来临之前结束一般普通烟草要求最低温度是10〜12°C, 霜冻影响烟叶生长成熟后期或即将成熟的烟叶,受霜冻的侵袭,将降低产量和 品质1985 年,由青州烟草研究所主持的《全国烤烟种植区划研究报告》中,根据 烤烟适宜生长的生态条件,把我国烟区划分为七大烟区:(一) 北部西部烟区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向西惊大兴安岭,沿内蒙古高原南缘,经青藏高原东缘, 直至西南边陲横断山区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包括黑龙江西、北部,吉林西 部,内蒙古、甘肃大部,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全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
二) 东北部烟区西接大兴安岭,北接小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南辖辽东半岛和渤海沿岸平原,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大部分本区自然条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热量不 足由于纬度偏高,冬季漫长、寒冷,生长期短,北部生长期仅100〜120天,南 部可达140〜180天,多数地区210C的积温不足3000C左右,北部仅2000C左 右,作物生长季节常有低温寒冷侵袭大部分地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年降水 量 400〜800 毫米,东部、北部春季常出现干旱和风沙天气,年日照时数 2300〜3000 小时,日照百分率在 50%〜60%以上1. 松嫩三江平原晒烟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辽宁省以北,长白山以西,包 括松花江—嫩江平原和松花江下游的三江平原,即黑龙江、吉林省的中部松嫩 平原一般海拔在150〜200米之间,三江平原海拔高度小于50米2. 辽宁平原丘陵烤烟区:包括辽宁省中部平原,河西走廊和辽东半岛本区热量条件较好,绝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150〜200天,±10°C的积温3200〜3700°C, 年降水量 500~800 毫米以种植优良填充料烤烟为宜3. 长白山山地烤烟、晒烟区:位于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及辽宁东部的长 白山山地和它延伸的丘陵地带。
南北狭长,气温差异较大,北部无霜期较多为 110〜120天,南部为 150〜160 天,北部的牡丹江市年平均温度3.3 C ,而南部的 岫岩则达7.9C°±10°C的积温2300〜3300C,年降水量500~900毫米,多集中 在夏季三) 黄淮海烟区本区北界北票—赤城—固阳一线,南界秦岭淮河线,西以包头—华池—宝鸡 市一线为界,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河北、山西、山东全 部,陕西、河南大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及京、津两直辖市本区地域辽阔,各地热量差异较大北部如内蒙古和长城沿线,水热条件较 差,三10C的积温仅2500〜3200C,无霜期125~150天,年降水量350~400毫 米南部为暖温带,三10C的积温4000〜4500C,无霜期175~220天,年降水量 500〜800 毫米,降雨季节分配不匀,多集中夏季,多暴雨,常引起洪涝春季干 旱,秋旱也常见本区是我国最大烤烟产区,种植历史最久,分布于229 个县历史上,山东 “青州烟”,河南“许昌烟”以质量好闻名但是,近20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烤 烟质量有下降趋势豫西丘陵和鲁中丘陵山区却显示出生产优质烟的潜力四) 长江上中游烟区包括陕西南部、湖北西部、甘肃东南部和四川盆地,地形包括秦岭大巴山山 地、汉水谷地、四川盆地及川东、鄂西的中山山地,地貌类型多样。
跨暖温带、 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热量较充足,雨量充沛,三10C的积温4500〜5500C,年 降雨量800〜1500毫米,但部分地区日照条件较差五) 长江中下游烟区位于淮河—伏牛山一线以南,福州—梧州一线以北,鄂西山地—雪峰山以东 包括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湖南、福建等省大部,广东、广西等省(区)的 北部及河南南部全区丘陵山地约占 3/4,大部为低山缓丘六)西南部烟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大部,贵州全省,川南、湘西、鄂西南及桂西 南地处云贵高原及其斜坡地带,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2000 米滇西北、川 西南海拔 2800 米以上,滇东北海拔 1200~2500 米,冬季长而多霜雪,作物一年 一熟滇中、黔西高原海拔1200~2500 米,全区气候垂直差异比较明显,作物从 一年一熟到一年三熟大部分地区三10°C的积温在4500°C以上,云南高原 3400〜6000°C,贵州高原4000〜5000C,滇北、川西南谷地4000〜7000C大部 分地区年平均降水1000毫米左右,东部多于西部,夏季多雨云南高原干湿季 节明显,而贵州高原则多阴雨天气,但基本上是雨热同季,有利于烤烟生长全 区日照率西部多在 50%左右,东部不少地区低于 30%。
土壤多呈酸性或微酸性, 含盐、含氯量较低,排水良好,对烤烟生长较为适宜七)南部烟区包括福建东南部、台湾、广东南部、广西南部及云南南部地面呈波状起伏, 东部台、闽、粤、桂一带,部分为海拔500 米左右的丘陵西部滇南一带大部分 海拔为1000〜1500米的切割山原沿海陆岛数2000个左右,最大的有台湾和海 南岛本区北界大体上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分界线水热条件居全国之首, 高温多雨,年平均温度20C以上,±10°C的积温6500〜9500C,本区没有真正的 冬季,年无霜期300〜360天,作物可三熟四熟多数地区降水量1400〜2000毫米, 且多集中在5〜10月本区是能种冬烤烟(11〜12月移栽, 3〜4月收烤)的地区, 但由于大田旺长期易受寒潮影响, 4月以后降水增多,雨天多,日照不足,对收 烤不利晒烟资源亦较丰富,广东鹤山、新会、廉江的晒红烟,广西武鸣晾烟都 是雪茄烟的优质原料本区应压缩粤西、桂南的冬烤烟,把闽南冬烟改为春烟, 避免施“鱼杂肥”等氯含量高的肥料,挖掘并发展晒烟生产,建立雪茄烟和优质 混合型卷烟原料基地四、烟草的栽培管理1、选地冬耕:凡是种植黄烟的地块一定要冬耕,深度为40-45厘米消灭部分 病原菌虫害;二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三是加大持水量,提高抗旱能力,水源较 差的地块更需做好此项工作。
来春解冻后,及时抢墒细耙2、整地、施肥、起垄、覆膜备好的地块、起垄时再次楼平细耙,起垄时的湿度不宜过大,相对湿度55% 最好,谷话讲,干硒瓜墩,扬尘烟意思是说如果湿度大,易造成板结,透气性差, 对生长发育不利垄底宽75-85 厘米,垄高25-30 厘米,行距95-100 厘米起垄 时间,移栽前15-20 天为宜垄底开两条 5-8厘米的沟,把备好的基肥一半施入沟同,垄起至 15 厘米再把 另一半施于中间,垄顶中间,垄顶宽25-40 厘米呈槽形,中间凹,有得前期保 温保墒,覆腊前,从垄顶中间开一条 5-8 厘米的沟 2500 倍 98%的天达恶霉娄喷 于沟内每亩两袋即可,然后平沟恢复原样,亩用 50%的乙草胺乳油 100 克,兑水 40 公斤,均匀喷布在垄心,然后盖膜压膜待栽膜用 0.006-0.007 毫米的银灰色 的驱蚜膜最好,对预防共叶型病有好处3、 育苗:烟草种子在催芽以前,应放在15—20°C的日光下晒2—3天,以提 高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要培育壮苗,一是采用双层薄膜纸筒育苗新技术,纸 筒直径不小于4厘米,高度为6—7厘米,每平方米育苗625棵, 10平方米1畦 的苗床可供 4 亩烟田栽植使用。
二是配制营养土,用 60%的大田土和 40%经过 腐熟的猪圈粪作为基质,每畦约需营养土 0.8—1 立方米,消毒后再拌入复合肥 3 —4 公斤三是适时早播,早移栽,可使产量提高 20%,品质提高 25%黄淮 烟区应在立春前后至2月中旬播种四是苗床管理,由于播种时气温较低,易受 低温危害,要按照烟苗生长对温湿度的要求,及时调控一般进行两次间苗,第 一次在“十字期”后进行,苗距1.5—2厘米,第二次间(定)苗在4—5 片真叶时 进行,苗距 6—8 厘米4、 移栽:适时早栽是生产优质烟的关键一环黄淮烟区的最佳移栽期应在 清明至谷雨前栽完栽植密度应控制在每亩1200—1300株采用地膜覆盖栽烟, 不仅可以起到增温保湿的作用,且能提高烟株抗旱防涝性能,并可以防止烟叶黑 暴移栽前若下透雨,可在雨后及时盖膜,保墒提温若无雨,要在栽烟时带足 底水,栽烟后将地膜盖严(若在清明前后栽烟,因气温较低,可先盖膜后露苗, 等气温稳定时再划开地膜,掏出烟苗并在根部封口压膜以防失水)5、 大田管理:烤烟生产最突出的问题是产、质矛盾一般是产量越高,品 质越差,但也不是产量越低,品质越好因此,管理上要在稳定产量,保证质量 上下功夫。
①适量施肥:以基肥为主,采用平衡施肥新技术移栽前每亩施纯氮 肥量,对低肥田,为 6 公斤,中肥田 5 公斤,高肥田 3—4 公斤,氮磷钾肥的比 例以1: 2: 3为宜中后期发现缺肥时,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追肥②及时灌排 水:在烟草需水关键期烟田干旱情况下,喷溉1—2次,可增产8.1—43.1%,提 高品质若烟田渍水1—2天,将减产47.8—65%低洼烟田或多雨季节要注意 清沟排水③注意中耕培土:干旱情况下及时中耕,对保墒蓄水具有重要意义 雨后及时中耕,可降低土壤湿度,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中耕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结合中耕适时培土,可促发新根,扩大吸收 水肥能力,有利于排水防涝,增强抗旱及防风抗倒能力④适时打顶除杈:打顶 除杈不仅可使产量提高 31—49%,还是提高烟质的主要途径打顶一般应根据 留叶数分两次打完,促进烟株整齐,生长落黄一致,而利于烘烤株杈要及时干 净⑤加强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药剂防治及人工捕杀相结合五、烟草生育期及各生育期管理要点烟草移栽后至收获可分为还苗期、伸根期、旺长期。












